• 巴尔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巴尔虎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5.48 7.1折 21.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旭日高娃 著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09009895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63页

字数75千字

定价21.8元

货号SC:9787509009895

上书时间2024-05-01

问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旭日高娃:1983年12月出生于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10岁起学习音乐,15岁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0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2008年获德国DAAD靠前交流奖学金留学德国。2011年回国,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任圆号演奏员。
内容简介:
巴尔虎草原是呼伦贝尔草原的精华。作者用真挚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巴尔虎草原的四季风光,描绘了巴尔虎牧民的四季生活,当然,也从蒙古族姓氏、婚俗等方面让我们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个部落——巴尔虎部落。一段段舒心的文字,蕴含着作者旭日高娃对草原的热爱;一张张精美的摄影作品,也让巴尔虎成为我们梦想的地方。要欣赏巴尔虎草原,了解巴尔虎部落,让我们从《巴尔虎(草原上轮回的生命)》这本书开始吧!
摘要:
    “蒙古人是不是都住在蒙古包里?”这是我常常遇 到的问题,好像不管走到哪里,这个问题都是一个固定的话题。显然,蒙古包在世人的眼中早已成为蒙古人的标志,而蒙古包也确实是蒙古人在草原上得以长期生存下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温暖的家。
    如果说马背是蒙古人很初的生命摇篮,那蒙古包便是蒙古人很温暖的移动港湾。蒙古包是蒙古人从长期的游牧生活中留传下来的智慧产物。牧人的牲畜总是在寻找优选的食物,哪里的草好,它们就会往哪里走;同样,牧民看到这一片草原被牲畜吃得差不多了,他们就会赶着牲畜换一片草原,为的是让草原休养生息。这样搬来挪去,就形成了蒙古人长期的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模式。
    每一种生活习惯都有其形成的道理,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在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下,易于拆卸的蒙古包便是很适合游牧民族的住所。它伴随着蒙古人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度过了千百年的游牧迁徙生活。
    目前在中靠前蒙古自治区——蒙古人所生活的地区,同中国的其他地区一样,古老的生活模式与现代的生活模式共同存在,交织着的生活模式诠释着今天蒙古人的生活现状。有人选择摒弃传统、更多地接受外来生活模式;而有人仍坚守着古老传统的巴尔虎生活模式;更多一部分的巴尔虎人则过着综合的生活,他们虽然居住在现代的公寓里,但其生活习性,包括饮食、语言,甚至思维习惯,却接近保持着巴尔虎风格。
    在这片草原上生活的蒙古人是很幸运的,因为很为古老的游牧景象在这里仍清楚可见,我们可以看到蒙古人千百年来的生存习性。在一切都趋于现代化的生活中,如果可以真正认识它、了解它、理解它,是一个蒙古人一生中很为生动的课程。
    每当有朋友问起我的家乡时,我都会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内蒙古,介绍呼伦贝尔,介绍巴尔虎。我希望自己对家乡的介绍,可以成为他们对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种陌生文化很终透彻了解的一个美好开始。这种美好的开始不是源于美化,而是源于真实。这份真实不仅可以传达草原人民的情感,也是全世界每个民族通往他族文化的很纯洁、很快捷、很简单的途径。
    今天,蒙古包依然存在于呼伦贝尔,只是与从前的样式有一些区别。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国家颁布了关于牧民草场分配的新政策。每家每户根据人口和牛羊等牲畜数目,分得不同大小的牧场,牧场的使用年限是30年。游牧面积的缩小也使蒙古包的使用率大大减少,事实上,新的政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很初蒙古人游牧的生存习惯。牧民们有了自己固定的草场,逐草而居的空间范围便大大地缩减了,蒙古包的移动范围也随之缩小了。很多牧民已在自己的牧场上建造真正的房屋,不再是可以移动的蒙古包。草原上固定的房屋有了风力发电机,即便是离城镇数百公里,牧民也可以在草原上使用电话,看电视,听收音机,甚至还拥有不太稳定的网络。拥有比较大牧场的牧民则既建了固定的房屋,同时也使用可移动的蒙古包来放羊。羊没有改变>-j性,依旧在不断地寻……
    P2-4
    
目录:
第一章  蒙古包
第二章  成长在陈巴尔虎旗
第三章  姓氏
第四章  巴尔虎婚俗
第五章  滋养生灵的水源
第六章  草原生活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