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 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 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60 八品

仅1件

广西南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光斌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16

墨文堂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光斌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98554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字数 28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政治与法律思想论丛(第2辑)
【内容简介】
国家兴衰一直是学术界,尤其是历史学和经济学的热门话题。有观点认为是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国际关系史上霸权的轮替。但我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水平曾遥遥领先于世界,为什么现代化进程却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萌而不发?为什么拥有先进的航天和军事技术的前苏联却最终解体?
其实,国家兴衰在根本上是一个政治学命题。作为一部文集性质的作品,本书的三个部分密切关联:以政治学视野来建构有关的制度理论;并以之来解读现代化过程中有关国家的成败得失;通过对中国政治关系变迁的宏观考察和微观的动态分析,以及基于对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现场进入式观察,重新理解决定我国现代化命运的关键性历史时刻和重大事件。本书在回答了前述问题的同时,验证了国家竞争力的制度基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该国制度安排的市场化程序。
【作者简介】
杨光斌,政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1993年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英美研究院进修,1997-1998年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做富布莱特教授,2003年在美国丹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作为客座教授讲学。近年来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2003)、《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2003)。主要研究领域有:主要研究领域有:政治学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关系与对外政策。
【目录】
第一部分制度理论
第一章以制度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观——现代化研究的新视野
现代化研究的若干方法
制度很重要
制度范式
第二章国家兴衰的集体行动理论解析——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的贡献与误区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利益集团
以集体行动理论否定并取代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
经不起逻辑推敲和历史检验的国家兴衰论
利益集团:政治体系中的次体系
第三章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问题与整合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运用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争论与拓展
结语

第二部分比较政治制度与政治的发展
第四章大国的兴衰——制度变迁的视野
东方帝国的衰落
西方世界的兴起和英国霸权的形成
追赶英格兰
群雄并存的时代
两极时代
中国的崛起
结语:制度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
第五章政治的形式与现代化的成败——几个前现代化国家的经验比较
中国明清时代的资本主义萌芽何以引而未发
法国与西班牙何以发展缓慢
英国何以成功
结语
第六章文化重于制度?——评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兰德斯的《国富国穷》
第七章全球化时代的政党适应性转型

第三部分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第八章功败垂成的自强运动
第九章政治上的“丛林规则”与经济上的宪政规则——北洋政府时期资本主义工业勃兴的制度分析
第十章统治者利益最大化与农业产出最小化——南京国民政府失败的制度分析
第十一章计划经济的停滞与市场经济的增长——中国国家权力结构与运行的制度分析
第十二章经济转型时期国家经济行为的政治学分析——以股票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为例
第十三章制度化等于现代化?——制度化权利的制度成本
第十四章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制度成本研究——以公司组建与上市为例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