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 下册
  • 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 下册
  • 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 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 下册

15 3.6折 42 八品

仅1件

广西南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靖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13

墨文堂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35634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37页
  • 字数 6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北大名家名著文丛
【内容简介】
  一百年来,被誉为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始终紧密地连在一起,北大深厚的文化积淀、严谨的学术传统、宽松的治学环境,广泛的国际交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教授。他们坚守学术文化阵地,在各自从事的领域里作出了杰出在贡献,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中国学术史上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的著作。
  “北大名家名著文丛”精选北大知名学术者撰写的人文主科类的学术著作,旨在反映北大几代学者的学术成就,展现他们的治学风范。
【作者简介】
  赵靖,山东省济南市人,1922年9月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曾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常委等。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思想通史》(已出版1-4卷)、《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教程》(以上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讲话》、《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讲话》、《中国经济学志》(以上自著)等,并在《经济研究》、孔子研究》《国学研究》、《人民日报》、《北京大学学报》、《经济科学》、《经济学家》等报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目录】
(上册)
自序
上篇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第一章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中国经济思想遗产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宝库
第二节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探讨的中心问题
第四节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中的两种对立传统
第二章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滥觞
——孔丘和春秋末期的贤大夫
第一节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第二节地主阶级改革要求的反对派
第三节贵义贱利论的形成
第四节贵义贱利论是孔丘经济思想的核心
第三章早期小生产者利益和愿望的表现
——墨翟、许行
第一节战国前期小生产者的特点
第二节墨翟是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思想家
第三节节用论是墨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农家许行、陈相等的主要经济观点
第四章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两个阶层和两种
对立的经济思想
——商鞅和孟轲
第一节战国地主阶级的两个阶层和两种对立的政治主张
第二节商鞅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
第三节孟轲的经济思想的性质和特点
第四节商鞅和孟轲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一致性和分歧
第五章先秦没落社会势力的意识形态
——道家各派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道家经济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老聃环渊派道家的经济思想
第三节庄周派道家的经济观点
第四节道家经济思想对后代的影响
第六章东方法家的富国、富民论
——战国时代的管子之学
第一节管子东方法家的旗帜
第二节重视经济问题是东方法家的突出特点
第三节东方法家论富国、富民的主要途径
第七章统一的封建帝国建立前夕各种经济思
想的斗争和综合
荀况、韩非
第一节战国末期的时代形势对思想、理论所提出的要求
第二节荀况对先秦各家经济思想的综合和总结
第三节韩非的经济思想及其主要思想来源
第八章汉初为恢复经济、巩固统一封建政权
服务的经济思想
——陆贾、贾谊
第一节西汉前期“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及其思想基础
第二节“与民休息”政策的重要思想奠基人陆贾
第三节贾谊和西汉经济思想发展中的新趋向
第九章西汉经济思想从“无为”向“有为”的
转化
——轻重论
第一节轻重论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西汉轻重论的主要文献——《管子》“轻重”诸篇
第三节轻重论的出发点“轻重之势”
第四节轻重论的基本原理“轻重之学”
第五节轻重论的实施手段和方法
——“轻重之术
第六节西汉轻重论的成就和局限
第十章轻重论的主要反对者
——司马迁
第一节轻重论的各种反对派
第二节司马迁的“善因”论
第三节善因论和轻重论之间的分歧和对立
第四节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阶级基础和思想根源
第十一章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盐铁会议和《盐铁论》
第一节西汉时期关于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的
第二次大辩论
第二节关于轻重政策的功过利弊问题的辩论
第三节关于轻重政策的是非善恶问题的辩论
第四节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形成
第十二章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怪胎
王莽
第一节王莽和王莽改制
第二节王田制的性质,兼论禁奴
第三节封建政权垄断工、商、虞各业的“六管
第四节历史上最荒唐的货币改革
第五节王莽“不能无为”的秘密
第十三章大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早期批判者
——王符、荀悦、仲长统等
第一节东汉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反映
第二节“务本”论王符经济思想的基础和中心
第三节王符的“盗天”论、“浮侈”论和“爱日”论
第四节荀悦、仲长统等对豪强土地兼并的批判
第十四章魏晋社会大动乱在经济思想领域中
引起的反响
——鲍敬言、鲁褒等
第一节魏晋时期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傅玄要求恢复曹魏经济政策的主张和理论
第三节魏晋时期乌托邦思想的发达
第四节讥刺统治阶级贪婪腐朽面目的《钱神论》
第十五章古代少数民族在经济思想方面的
重要贡献
——北魏均田制所体现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中国封建时代田制思想的基本模式之一
第二节均田制所体现的主要经济思想
第三节均田制和均田思想对后代的影响
第十六章唐中叶后轻重思想的新的发展变化
——刘晏、白居易
第一节安史之乱后唐政权的财政经济状况和
刘晏的理财活动
第二节刘晏理财活动所体现的主要经济思想
第三节白居易对轻重问题的新见解
第十七章北宋时期批判土地兼并的卓越思想家
——李觏
第一节北宋财政经济危机在经济思想领域中的反映
第二节“富国”论——李觏经济思想的中心和主体
第三节“平土”论和李觏对土地兼并的批判
第四节“轻重”论和李觏对商人的态度
第五节从“去冗”论看李觏的人口思想
第十八章变法派和变法反对派之间的经济思
想斗争
——王安石、司马光等
第一节王安石及其新法
第二节关于理财问题的两种对立观点
第三节关于摧抑兼并问题的论战
第四节在赋役制度改革方面的主要分歧
第十九章南宋时期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重要批判者
叶适
第一节南宋经济思想领域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第二节叶适“保富”论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叶适的“理财”论“保富”论的运用和发挥
第四节叶适在经济思想方面的成就和局限
第二十章元代大规模民族征服时期的经济思想
 ——耶律楚材、卢世荣、邓牧等
第一节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民族大征服
及其在经济思想领域的反映
第二节耶律楚材、卢世荣等的财政经济改革
所体现的经济思想
第三节邓牧的经济观点和社会理想
(下册)
第二十一章十五世纪中国经济思想中的曙光
丘浚
第一节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要求的较早反映
第二节“各得分愿”论——丘浚经济主张的总纲
第三节丘浚田制论的特点
第四节丘浚在工商业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第五节丘浚论货币和价值问题
第二十二章明清之际启蒙主义者的经济思想
黄宗义、唐甄
第一节明清之际卓越的启蒙主义者
第二节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一市民的利益和
要求的典型表现
第三节唐甄富民思想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十三章清初反对土地兼并的激进思想家
——王源
第一节王源和颜、李学派
第二节“耕者有其田”思想的先声
第三节王源的币制改革方案及其矛盾
第四节重本而不轻末论
第二十四章清初的治生之学·
张履祥、张英
第一节所谓“治生之学”
第二节张履祥的“治生唯稼穑”论
第三节张英的“保恒产”论
第四节封建制度更加腐朽的反映
第二十五章清代闭关政策的早期反对者
——蓝鼎元
第一节康熙晚年对封关禁海政策的实施
第二节蓝鼎元对封关禁海论的驳斥
第三节蓝鼎元论对外贸易的利益
第四节蓝鼎元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预见
第二十六章清代乾嘉之际的人口思想
——洪亮吉、恽敬、包世臣等
第一节乾嘉之际甚嚣尘上的人口思想
第二节洪亮吉的绝对人口过剩论
第三节乾嘉之际的其他人口观点
下篇中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先驱
第二十七章中国昨天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思想的出现
第二节新的经济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条件
第三节新的经济思想在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
第四节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阶段
第二十八章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思想前驱
——论林则徐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林则徐是近代初期的伟大爱国者和先进思想家
第二节林则徐的主要经济观点
第三节林则徐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二十九章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承先启后的人物
——论魏源及其经济思想
第一节近代初期影响最大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
第二节“缓本急标”论魏源的基本经济观点
第三节“师夷制夷”论及其历史意义
第三十章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文献中的光辉篇章
——《天朝田亩制度》经济思想述评
第一节洪秀全和《天朝田亩制度》
第二节《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土地纲领和社会理想
第三节《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第三十一章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早方案
——论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第一节挽救太平天国危机的方案
第二节《资政新篇》中所包含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纲领
第三节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认识
第四节中国农民起义文献中的独特篇章
第三十二章中国近代最先传到国外的货币文献
——论王茂荫的货币改革方案
第一节王茂荫是什么人
第二节王茂荫的货币改革方案
第三节王茂荫货币改革方案的理论基础
第三十三章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学说
——评郑观应的“商战论”
第一节早期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
第二节郑观应论“兵战”和“商战”
第三节以商为中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第四节“商战”的前提问题
第三十四章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唐吉河德式
人物
——论刘锡鸿及其经济思想
第一节中国近代的地主阶级顽固派
第二节刘锡鸿——地主阶级顽固派经济思想的典型代表
第三节刘锡鸿的主要经济观点
第三十五章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论康有为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和康有为
第二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康有为的大同理想
第四节康有为后期的经济思想
第三十六章政治经济学方面向西方寻找真理的
标本
———从《原富》按语看严复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从严复翻译《原富》说起
第二节严复为什么大力宣扬经济自由主义?
第三节对本末论和奢俭论的改造
第四节摆脱资本主义矛盾的幻想
第三十七章封建主义的激烈批判者·
——论谭嗣同及其经济思想
第一节十九世纪末期的伟大启蒙思想家
第二节“人我通”和“中外通”谭嗣同经济思想的
主要内容
第三节谭嗣同的其他经济观点
第三十八章洋务派经济思想的典型表现
——论张之洞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张之洞——洋务派经济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二节利权分离论
第三节张之洞的买办观点
第三十九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工业化方案
——论张謇的棉铁主义
第一节张謇一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
典型代表人物
第二节棉铁主义
第三节张謇在农业方面的思想
第四节张謇的实业救国论的破产
第四十章中国近代最重要的经济思想遗产
——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第一节孙中山和他的民生主义
第二节平均地权:理论和措施
第三节节制资本和孙中山的大同理想
第四节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宏伟方案——《实业计划》
第五节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
结束语
附录
初版自序一
初版自序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