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
  •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
  •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
  •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
  •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
  •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
  •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
  •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
  •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

2 1.3折 15 九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佐藤学 著;李季湄 译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

上书时间2024-05-17

恋竹花的小摊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日]佐藤学 著;李季湄 译
  •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644829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1页
  • 字数 10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实践新课程教学参考·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从刑法解释面临的困境切入,引出刑法论证问题,第一张探讨了刑法论证方法的基础问题,以便为其后各章提供理论分析工具。第二至四章,分别就“视角切换”论证方法及刑法体系分析论证法、刑法的合宪性论证方法、刑法国际化论证方法、程序性论证方法及民刑关联论证方法,罪与刑之要素关联论证法、罪之要素关联论证法及刑之要素关联论证法等进行了梳理、归纳及评析。第五章则就刑法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是实践新课程教学参考。本书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

【作者简介】

  佐藤学,教育学博士,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美国教育科学院外国院士,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著有《美国课程改造史研究——单元学习的创造》等。李季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组负责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专家。合著有《幼儿园教育》。

【目录】

译者序
作者序(中文版)
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
Ⅰ 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
一、教室里的风景——关于“主体性”神话
二、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三、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超越“主体性”神话
四、“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倾听学生的发言
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
六、每个学生相互作用——交响乐团的教学
七、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息息相通
Ⅱ 改变教学——学校改变
一、为了让学校从内部开始变化
二、相互发放教室——改革的第一步
三、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
四、学校组织的简化——为了能让教研活动成为核心
五、召开公开研讨会
六、学校向社区开放——校外人士参与学习的挑战
Ⅲ 设计课程
一、什么是课程?
二、以“学的课程”为中心
三、“综合学习”为什么会混乱?
四、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
五、综合学习诞生的时候
六、综合学习的乐趣
七、创造综合学习的教师
八、公民教育和学习“学习”方法
九、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
十、从现实出发发进行学习
十一、虚假的“自主性、主体性”
十二、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
十三、在活动中得合作学习
十四、组织合作的探究
十五、通过对话深化学习
十六、校本课程建设
十七、从综合学习到课程的创造
十八、向学细共同体的学校发展
Ⅳ 学习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
一、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二、向学校的未来挑战
三、迈向相互探究、创造、表现得共同体
四、由对话创造出得学习文化
五、“学习共同体”的实验学校
结束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