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辞兰韵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楚辞兰韵

10 3.3折 30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富光 编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9-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富光 编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35596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2页
  • 字数 1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
【内容简介】
《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作为“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是力图将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一代昆曲艺术家、理论家的艺术生涯和他们的经验总结、研究撰述,进行集中呈现,把昆曲艺术与那些附着在“人”身上的非物质形态的遗产,能够真实而鲜活地结合起来。这部丛书,汇集了来自全国七个昆曲院团的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他们之中,有的积数十年炉火纯青的舞台经验而有独到的心得体会,有的殚毕生精力而在音乐、表演、文学等领域提炼出深入浅出的理论结晶;他们之中,有的至今仍奉献在艺术舞台和教学的第一线,有的则未及深入整理自己的表演经验和学术观点就遗憾地离开我们。但是,正是从这些文字记录中,令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昆曲——这一民族戏曲艺术的最高典范,在半个世纪中继绝学而续慧命的历程。我想,昆曲艺术今后的传承和发展,也能够从这些文字中得到很好的可以汲取的艺术营养。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介绍的是昆曲艺术家李楚池的人生经历。
【作者简介】
李楚池先生和另一位李沥青先生,被昆曲界誉为“湘昆二李”。这不仅是他们先后担任过湘昆的领导,更重要的是他们使行将消亡、几成绝响的湘昆艺术起死回生了!
建国初期,湘昆在总体上已经消亡,只有少数艺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到嘉禾县祁剧团搭班演出。时为县文教科科长不久又任文教副县长的沥青先生,偶然从老艺人何民翠那里得知他们还会昆曲,他的学识使他认识到昆曲艺术美的价值,他的睿智使敏感到在新中国,湘昆艺术必将重新崛起。他慧眼识英才,将小学音乐教员楚池先生,调到祁剧团,向萧剑昆、匡升平、彭升兰、李升豪、萧云峰、何民翠等昆曲老艺人发掘湘昆艺术,这是一个开创性的起点。
楚池先生从这个开创性的起点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他心目中向往的昆曲艺术殿堂。五十多年来,不论生活如何清苦、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他矢志不渝,他执著、坚韧、奋发、好学的精神,一词一曲地记录着老艺人的口述并加以整理;在嘉禾县昆曲演员训练班里,他既是领导,又是严师,更是慈父,还继续肩负着发掘昆曲传统的重任;从郴州地区昆剧团到省昆剧团,他既是作曲家又是剧作家,同时还扮演着领导和教师的角色。直到他年近八旬,缠绵病榻之际,还在为《荆钗记》参加全国第七届戏剧节而呕心沥血。可以这样说,楚池先生为了湖南昆曲的开掘、复苏、发展,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湘昆的作为,不是一般的成绩,而是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目录】

生平简介
创作篇
《义侠记·武松杀嫂》
《荆钗记·见娘》
《虎囊弹·醉打山门》(选曲)
《一天太守》(选曲)
新编历史剧《雾失楼台》(选曲)
《清华参军》
研究篇
破传统旧套式立革命新声腔——从移植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
选场“常青指路”谈湘昆音乐改革
湘昆角色行当体制
湘昆简史
湘昆《莲塘曲》音乐创作中的几点体会
浅谈昆腔与高腔的渊源关系
弥深的思念——回忆田老对湘昆剧团的深切关怀
追忆篇
从“音乐才子”到昆曲训练班班主任
词山曲海情深意厚——忆李楚池
追求一生奉献一生
怀念恩师
恩师情难忘
湘昆痛失编曲人——缅怀昆剧作曲家李楚池老师
李楚池结缘湘昆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