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越学(第六辑)
  • 中国越学(第六辑)
  • 中国越学(第六辑)
  • 中国越学(第六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越学(第六辑)

9.6 1.4折 69 七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一彪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631

上书时间2024-05-24

仁云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有锯口破损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谢一彪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47405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1页
  • 字数 43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越学(第六辑)》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定期出版物。主要研究领域是江南及两浙文化、越地文化。
  《中国越学(第六辑)》大致由中国戏曲史视野中的江南暨越地戏曲研究、越地先贤研究、越地文化史研究三个板块构成,对越文化进行了深入探究。
【目录】
中国戏曲史视野中的江南暨越地戏曲研究
“江南暨越地戏曲研讨会”综述
《明史乐志》纂修考略
明清谐谑讽刺戏曲中的荒诞性
论梁辰鱼《浣纱记》的忠义主题
“借其异迹,吐我奇气”:《四声猿》创作主旨论
明末清初曲家邹式金、邹兑金兄弟家世考
孟称舜与越中乡贤交游考
无锡天韵社的昆曲传承与传播
越剧文本的传统文化精神寻绎
试论越剧舞台上的女性视角
堕民与绍兴地方戏剧
绍兴地方曲艺的起源与民俗
迎神赛会中民间艺术的表演传统——以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为例
论甬剧《半把剪刀》等三部悲剧的甬剧史意义
樊粹庭剧本创作的美学思想
越地先贤研究
阳明学派的“狂禅”意义
阳明洞天考
董圮年谱
刘大白革命的曲折
“有力之美”:鲁迅的审美个性与艺术特征及其文化渊源
越地文化史研究
试论汉宋越窑区位演变的历史原因
试论浙东唐诗之路的形成原因——以越州段为例
时代、环境、人口:影响明朝绍兴文化史的三因素
论清末“以匪治匪”的治理海盗政策——以浙江招降布兴有部为例
富春江诗歌的发展演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锯口破损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