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
  • 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
  • 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

5.1 2.0折 26 七五品

库存4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友祥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314

上书时间2024-05-15

仁云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有锯口瑕疵均有不同品相如实物图随机发货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友祥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92153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4页
  • 字数 188千字
【内容简介】
《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农业保险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区域的视角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区域形成机理和区域发展模式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在实践上为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注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区域间的运作策略和实施模式的探讨,以期提高区域农业保险的运转效率,实现农业保险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张友祥,男,汉族。1971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曾任中共烟台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烟台市优秀教师。 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十八年来,曾主讲过《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专业基础课程,获山东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学奖2项、山东省委讲师团优秀教学奖1项。在《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当代经济研究》、《中国劳动》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经济研究参考》、ISTP/ISSHP 等权威杂志或机构全文转载或索引;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与他人合作)2部;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10余项;获吉林省优秀调研项目一等奖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2项,获山东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课题)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课题)二等奖2项。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理论综述
第一节农业保险动因理论
一农业经济基础理论
二农业弱质性理论
三农业风险理论
四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第二节农业保险基本理论
一农业保险的基本内涵
二农业保险的本质属性
三农业保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四农业保险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区域划分与农业保险区划
一区域及其划分
二农业保险区划的理论分析
三国内学者关于农业保险区域化的研究

第二章区域农业保险的形成机理分析
第一节农业保险的形成机理分析
一农业保险的需求分析
二农业保险的供给分析
三农业保险的形成机制
第二节农业保险的区域形成机理分析
一农业保险的区域需求分析
二农业保险的区域供给分析
三区域农业保险的形成机制

第三章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症结分析
第一节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总体状况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考察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
二是政策性经营还是商业性经营
三是集中统一经营还是区域经营

第四章我国农业保险供求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
第一节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划分
一决定农业生产区划的要素分析
二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与农业生产区划
第二节我国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一各区域农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差异
二各区域农业发展的差异性表现
第三节农业?险市场供求的区域差异分析
一农业保险需求的区域差异分析
二农业保险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三影响农业保险供求的市场外部力量的区域差异分析

第五章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第一节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种典型模式评介
……

第六章统一制度框架下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锯口瑕疵均有不同品相如实物图随机发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