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
  • 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
  • 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
  • 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

4 1.5折 27 七五品

库存35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申振东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314

上书时间2024-05-15

仁云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有锯口瑕疵均有不同品相如实物图随机发货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申振东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70656
  • 定价 2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3页
  • 字数 27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是200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批准号04xjy001)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在区域社会(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能源经济发展问题。
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因素。在21世纪,能源不仅成为全球性、战略性的问题,对于国家基本经济单元:省(区)而言,也是关系其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问题。贵州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具有良好的能源资源禀赋,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能源开发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能源产业应成为其主导型支柱产业,能源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区域能源资源禀赋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成为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传统的能源开发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的需要,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现实的必然选择。此外,以牺牲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将对能源资源禀赋产生巨大的和毁灭性的破坏,已经不能满足与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此,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区域能源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就贵州省而言,把贵州建设成为我国能源大省和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使其潜在的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建立能源支柱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长远的历史意义。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可行的。
《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根据研究的需要,紧扣贵州能源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管理学、数理与应用统计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研究工具对贵州能源经济进行了研究。
《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能源经济的一般理论进行概括,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外能源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是对贵州能源资源与能源产业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贵州能源发展评价,第五部分是建立贵州能源需求模型并进行应用研究,第六部分是制定贵州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如下:
(1)提出能源循环经济的理论观点。基于资源结构、资源作用、资源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在跨越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传统的能源经济发展“范式”,提出了能源循环经济的理论,树立科学的能源观。
(2)建立了贵州能源需求模型。针对贵州经济发展中能源的供需与经济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通过对各种能源变量的选择和分析,最终确定了在能源需求量、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的变化、能源价格等变量的基础上,建立了贵州能源需求模型,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了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并预测贵州能源与经济互动的趋势和走向。这尤其为省(市、区)能源与经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不仅为制定贵州能源经济发展对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也丰富了我国能源需求模型的内容。
(3)按照国家标准修正贵州能源弹性系数。针对未按照国家标准计算贵州能源生产(消费)弹性系数,从而造成弹性系数产生较大差异,影响数据对比有效性的问题,《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重新计算,对贵州能源生产(消费)弹性系数进行了修正。使贵州能源生产(消费)弹性系数与国家和各省的相应系数具有可比性,还保证了判断能源经济质量的准确性。
(4)构建贵州能源评价体系。针对我国国家层面能源评价体系不完全适用于贵州能源评价的问题,《区域能源经济发展研究》建立了遵循3E理念、体现广义能源安全、由五个因子构成的贵州能源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了作为我国能源大省:贵州的能源发展评价问题,并且丰富了我国省(市、区)尤其是能源资源禀赋省(Hs、区)的能源评价体系。
(5)制定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对策。针对贵州能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能源开发规划与能源基地建设、发展能源循环经济、能源科技进步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贵州能源经济的对策。
【作者简介】
申振东,山东省阳谷县人,现任贵阳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曾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领导工作,在地方党委、政府从事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党务工作。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课题一项和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课题多项。多次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成果奖。主要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学、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能源经济研究
二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三省(区)能源研究状况
四能源经济模型
五能源经济研究方法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来源
四技术路线
五研究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能源经济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经济增长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最优耗竭理论

第三节能源价格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价格理论
二现代西方的价格理论

第四节能源需求理论
一基于经济学理论的能源需求理论
二基于工程技术理论的能源需求理论

第五节社会再生产理论
一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
二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理论
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理论
第六节能源生态价值理论
第七节能源系统工程理论
第八节能源安全理论

第三章国内外能源经济发展的实践
第一节国内能源经济发展的实践
一我国的能源储备及区域能源消费结构
二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历程
三东部地区能源发展战略实践
四西部地区能源发展战略实践

第二节国外能源经济发展的实践
一美国的能源经济发展战略
二日本的能源经济发展战略
三俄罗斯的能源经济发展战略
四美、日、俄三国能源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

第三节国外能源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节能优先
二结构多元化
三清洁能源
四能源市场化
五能源安全

第四章贵州能源资源与能源产业
第一节贵州能源基本结构
一贵州煤炭资源
二贵州水能资源

第二节贵州煤炭产业概况
一煤炭生产能力
二煤炭安全生产状况
三技术装备状况

第三节贵州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一机遇
二制约和影响因素

第四节贵州电力产业
一贵州电力产业概况
二电网输电能力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贵州能源发展评价
第一节评价的必要性
第二节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国内外几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启示
二贵州能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贵州能源发展评价
一能源与经济
二能源供需
三能源结构
四能源与环境
五能源效率
六总体评价
第四节小结

第六章贵州能源需求的协整模型
第一节协整分析的背景
第二节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一单整
二协整及其检验
三伊格尔-格兰杰两步检验法
四乔纳森极大似然法
五误差修正模型

第三节贵州能源需求的协整模型
一变量的选择与数据问题
二序列检验分析
三能源需求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四能源需求的短期行为分析:误差修正模型(ECM)
五模型的预测检验
六模型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七贵州省“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经济发展规划对能源的需求预测
第四节小结

第七章贵州能源发展对策
第一节能源开发规划与能源基地建设
一对煤炭企业进行产业重组,实施大煤炭集团战略
二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三围绕“西电东送”建设动力煤和化工煤基地
四开发水能资源,建设水电能源基地

第二节发展能源循环经济
一转变经济发展“范式”,发展能源循环经济
二奠定发展能源循环经济的基础
三延长能源产业链
四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

第三节能源科技进步
一科技进步对于贵州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紧迫性
二能源技术进步的基本原则
三采用的先进能源技术
四建立支撑能源循环经济的技术保证体系
五实现能源产业信息化
六健全政策法规,形成良好制度环境
第四节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贵州能源问题研究现状述评
基于我国基本经济地域单元的省区能源问题
研究现状述评
对能源开发促进贵州新型工业化解析
培育民族地区能源支柱产业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能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锯口瑕疵均有不同品相如实物图随机发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