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审判对象研究
  • 刑事审判对象研究
  • 刑事审判对象研究
  • 刑事审判对象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事审判对象研究

5 1.8折 28 八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杰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661

上书时间2023-06-25

仁云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污渍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杰辉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86602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0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宁波大学法学文丛
【内容简介】
近现代刑事诉讼由于实行诉审分离原则,法院的审判要受到“不告不理”、“诉审同一”的限制,因此在近现代刑事审判中,必然会面临一个控辩双方围绕什么展开对抗、法院针对什么做出裁判的问题,该问题在刑事诉讼理论上称为刑事审判对象。由于刑事审判对象关系到法院的审判、检察机关的指控以及被告人的防御,因此刑事审判对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刑事审判对象问题主要包括刑事审判对象的实体问题和刑事审判对象的程序问题,刑事审判对象的实体问题主要包括刑事审判对象的构成以及刑事审判对象的范围等问题;刑事审判对象的程序问题主要包括指刑事审判对象的形成、刑事审判对象的设定、刑事审判对象的变更等问题。影响刑事审判对象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刑事审判对象研究》正是要通过考察不同国家和地区刑事审判对象问题的具体做法,找出影响和决定刑事审判对象问题的关键因素,以此为标准,在分析我国刑事审判对象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刑事审判对象问题。
【作者简介】
杨杰辉,男,1978年生,江西高安人,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博士,宁波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刑法。在《政治与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诉讼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导言

第一章刑事审判对象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刑事审判对象的含义
一刑事审判对象含义考察
二刑事审判对象含义界定
第二节刑事审判对象的理论基础
一控审分离原则的含义
二确立控审分离原则的意义
三控审分离原则与刑事审判对象的关系
第三节刑事审判对象的性质
一刑事审判对象的单一性
二刑事审判对象的同一性

第二章刑事审判对象模式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英美法系的诉因模式
一诉因的含义
二诉因的约束力
第二节大陆法系的公诉事实模式
一大陆法系公诉事实模式的特征
二公诉事实同一性的判断
第三节日本公诉事实同一下的诉因模式
一日本公诉事实同一下的诉因模式的特征
二日本诉因变更制度的内容
第四节刑事审判对象模式之比较评析
一刑事审判对象模式之差异
二刑事审判对象模式之共性

第三章刑事审判对象的设定
第一节刑事审判对象设定的形式和基本要求
一刑事审判对象设定的形式
二刑事审判对象设定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刑事审判对象的设定模式
一英美法系刑事审判对象的设定模式
二大陆法系刑事审判对象的设定
三对两大法系刑事审判对象设定模式的评析

第四章刑事审判对象的变更与合并
第一节刑事审判对象的变更
一公诉的变更
二审判的变更
第二节刑事审判对象的合并
一合并审判的条件与意义
二合并审判的不利及救济

第五章刑事审判对象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刑事审判方式与刑事审判对象的关系
一刑事审判方式的类型与特征
二刑事审判方式与刑事审判对象的关系
第二节一事不再理原则与刑事审判对象的关系
——事不再理原则的发展和理论解说
二两大法系对于“一事”的界定
三两原则之间关系的评析
第三节犯罪构成要件与刑事审判对象的关系
一犯罪构成要件在刑事审判对象问题上具有指导形象功能
二犯罪构成要件与刑事审判对象的设定
三犯罪构成要件与刑事审判对象的确定
四犯罪构成要件与刑事审判对象的变更

第六章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刑事审判对象问题
第一节我国现行法关于刑事审判对象问题的规定及评析
一我国现行法关于刑事审判对象设定的规定
二我国现行法关于审判对象内容的规定
三我国现行法关于合并审判的规定
四我国对于审判对象问题态度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我国刑事审判对象模式的选择及具体设想
一我国刑事审判对象模式的选择
二我国刑事审判对象模式的具体设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污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