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睿 草样年华(4盛开的青春) 9787535452832 长江文艺 2011-08-01 普通图书/文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孙睿 草样年华(4盛开的青春) 9787535452832 长江文艺 2011-08-01 普通图书/文学

正版库存书籍,

8.1 2.9折 28 全新

仅1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睿

出版社长江文艺

ISBN9787535452832

出版时间2011-08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178866

上书时间2024-05-17

铭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本《草样年华(4盛开的青春)》是孙睿的最新力作。和前三部的主人公邱飞一样,邹飞的大学生活也充斥着厌学、迷惘、偶尔热血、初恋兴奋等各种情绪。
迷茫青春,似水流年,幽默诙诣,沉重感伤。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大学,入校必读!

作者简介
孙睿,男,北京人。
1980年中国发生了两件事儿:一、全国各地普遍实行计划生育;二、我出生了。
两件事儿并不矛盾。
1997年中国又发生了两件事儿:一、香港回归;二、我上大学了。
两件事儿都振奋人心。
2002年中国也发生了两件事儿:一、中国队冲进世界杯,一球没进,被射成筛子;二、我大学毕业了没找到工作。
两件事儿都让人垂头丧气。
2004年自己身上发生了两件事儿:一、1月份出版长篇小说《草样年华》;二、8月份出版长篇小说《活不明白》。
两本书都卖得挺好的。
2005年发生了两件事儿:一、出版长篇小说《草样年华2》;二、开始考虑是否写《草样年华3》。 

目录
代序
楔子
第一章  开始
第二章  后来
第三章  结束
第四章  还没结束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本《草样年华(4盛开的青春)》由孙睿所著,故事从大一新生邹飞入学这一天开始。和前三部的主人公邱飞一样,邹飞的大学生活也充斥着厌学、迷惘、偶尔热血、初恋兴奋等各种情绪。他的女友佟玥,几位室友:球迷罗西、游戏迷范文强、书痴尚清华、把“我有病”挂在嘴边上如哲人一般的老谢,还有新老同学:想当作家的魏巍、一心钻营班干部事业的班长陈志国等等,他们不羁的草样青春不仅构成了大学时代的放大镜,也成为80后、90后们生活的一面哈哈镜。
《草样年华(4盛开的青春)》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精彩内容
 2010年冬天,中国南方,暴雪。
首都机场候机厅装满了因航班取消或延误而出行受阻的人,各地发布了不同程度的寒潮警报和赤橙黄绿青蓝紫颜色不等的预警信号。一些机场关闭了,一些机场又开了,一些机场开了会儿又关了。人群中不时响起因哪趟航班可以起飞或将继续延误下去而发出的欢呼或叹息声。
邹飞坐在候机大厅,整理着自己的相机,准备去湖南凤凰,给一家地理杂志做一期“春节除了在家还能在哪儿过”的专题,他负责拍照。
跟他同行的是杂志的文字编辑,本来编辑可以老老实实在办公室坐着的,但该编辑主动申请出差,想借采访之机,去另一座城市看望旧情人。刚才机场广播说去长沙的飞机可能会取消,而编辑此时已经到了旧情人所在的城市。在他刚刚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时候,那边也开始下雪了,听说会取消起程航班,不知道如果现任女友问起他晚上回不回家吃饭,他该如何交代。
邹飞的工作是给各旅游杂志和网站写旅游约稿并提供照片,按单拿钱,不用坐班,没有领导,想多挣了,就多跑几个地方,不太缺钱,就可以在家休息。他对目前的这种工作,没有厌倦,也没喜欢到可以认定将其视作终生
的职业,先干着再说。
已经等了三个小时,邹飞饿了。出门前他没吃午饭,以为上了飞机就可以吃上空姐送来的饭了,但是三个小时过去了,空姐没看见,光看见地勤在用对讲机听着调度站的安排,迟迟不开放登机口。
邹飞进了一家面馆,里面快被滞留的旅客坐满,没有几个可供选择的座位了。他就近坐下,要了一碗面一杯饮料。邹飞到哪儿都爱观察有意思的人和物,把餐厅扫视了一圈,没什么发现,只看见门口的位子坐着一个看书的女人——中性的衣服,脑袋上裹着头巾,看不出头发长短,眉宇舒展,面容祥和,一副与世无争、超然于物外的安静状,面前放着一杯红茶,细节处毫无性别体现,只有从整体才能看出这不是一个男人。
这个女人让邹飞有种亲近感,不知道是哪处细节让他觉得似曾相识。面上来了,邹飞没多想,吃了起来。
面刚吃完,广播说去长沙的飞机可以登机了。邹飞结账,服务员送来账单的同时还递上一张纸条:“刚才坐在门口的那位女士让交给您的。”“就是裹着头巾那人?”邹飞掏出钱问。
“对。”服务员指了一下那个位子,椅子已空。
邹飞展开纸条,上面写着:“佟玥已经回国,想见她,我可以帮你约。
”再下面是那个人留下的手机号。
邹飞把这个号码输入手机,是个陌生号,拨打,已经关机。
邹飞又把刚刚那个人的相貌回忆了一下,并根据留言把辨认范围锁定在大学里,突然脑子像过了电,想起她是谁。瞬间,那时候的人与事一同涌现出来。
这时候一个跟着家长一同出游的女生,背着书包穿着一眼便能辨认出其学生身份的衣服从邹飞面前经过,阳光、清爽、充满朝气,看上去如此美好,让邹飞想起了十年前。那时候的生活,像这个女生一样美好。
那个时候学校周边的房子,三干一平米,现在三万了。当初他们谁也没想着买一套,并非因为没钱,真想买可以管家里要,而是他们不知道宿舍的生活会结束,然后以个人空间的方式开始新生活。就像五十年前的人们,不知道人民公社和大食堂会消失一样,踊跃地砸锅卖铁,以示对共产集体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不仅他们如此,他们的父辈也没想到十年后中国会变成这样,否则,无论是股票还是房子,他们都会尽己所能,能买多少买多少。
当然,那时候股票和房子还没进入他们的概念,他们只想有辆车,哪怕是夏利,并非为了提高生活速度——他们的生活无须提速,只想带着心爱的女孩,去看大海。他们并没意识到还得花钱加油,看到大海的感觉,比加油这种实际问题更深入他们内心,让他们在意。后来他们开始买车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买夏利,此时买车的性质对他们来说已经变了,因为他们也变了。
那时候商业还没像现在这么淋漓地渗透到生活中,可供选择的车、饭馆、娱乐场所都不多,人们可以拥有一些商业以外的、只为了自己内心的选择;谈恋爱的成本很低或者说基本为零,两个人在一起,只有一个理由便足够
了,那就是彼此喜欢。
那时候就以为封建社会才有奴隶,不知道社会主义也有——当时房奴、
车奴、卡奴、孩奴闻所未闻,人可以很高贵地活着,也可以为理想而活。总之,人可以主动而有质量地活着,不必为了什么非得怎么样。
那时候,他们十八岁。
他们的故事,在1998年开始了。P006-00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