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俗语
  • 上海俗语
  • 上海俗语
  • 上海俗语
  • 上海俗语
  • 上海俗语
  • 上海俗语
  • 上海俗语
  • 上海俗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俗语

6 1.9折 32 九品

仅1件

河北邢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乃荣 编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青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钱乃荣 编
  •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7404453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4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我国是一个多个民族的人口大国,因而是一个有多种语言和多种方言的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与作用已深入人心,目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已达53.06%。沟通和谐社会的语言生活,要处理好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的关系,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所处地域的特点,选择使用方言或其他语言。

  上海是我国迅速崛起的地处东南沿海的移民城市,原住民仅占15%左右,而80%以上的人口是来自国内各地的移民,主要来自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外国移民定居申城,来上海工作、旅游的也为数不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上海这个特大城市的人口构成,较之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有多元性、包容性和流动性,说普通话的同时也讲上海话,说中国各地方言、世界多国语言者大有人在。在上海,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南腔北调、洋腔洋调。极具地方特色的上海语言,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研究。

  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先生,致力于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数十年,同时潜心研究海派文化,对上海地方戏曲如沪剧、滑稽戏、越剧等的研究有独到见解,特别是对上海方言、俗语的调查研究成果累累,就我所知已经出版专著如《海派文化的十大经典流变》、《上海语言发展史》、《上海话大词典》、《当代吴语研究》等,广受好评。不久前出版的第一批海派文化系列丛书中,就有钱教授的《上海方言》引人注目,备受欢迎。时隔不久,钱教授又将推出新作《上海俗语》,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钱乃荣,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任中文系主任和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上海语文学会副主任,上海民俗学会理事,上海诗词学会理事。语言学方面的学术成果载于中国语言学会编写的《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专著有《当代吴语研究》、《上海话语法》、《沪语盘
【目录】
脚碰脚

飞机浪吊大闸蟹——悬空

八只脚

门槛精

活络

上台面

拼死吃河豚

勿识相要吃辣货酱

各人头浪一爿天

螺蛳壳里做道场

小八腊子

小乐惠

轧闹猛

十三点

退招势

有腔调

拗造型

做人家

做小手脚

好人勿生肚皮眼

天晓得

吃空心汤团

小儿科

下只角

嘧唏嘧唏炒咸菜

老克拉

老法师

嗲妹妹



垃圾股

牵丝扳藤牛皮糖

适意

派头

花露水



打朋

摇到外婆桥

司到扑

拿摩温

花花绿绿

挨腔挨调

(五颜六色

九腔十八调

一只鼎

行情行市

老套头

露马脚

万宝全书缺只角

马赛克

稀奇勿煞,卖样勿煞

饭碗头

耳朵打八折

好户头

讲斤头

搭架子

夹忙头里膀牵筋

帮帮忙

根号3

淘浆糊

通路子

隑牌头

溚溚渧

人来疯

一抹色

吃豆腐

吃价

吃酸

吃瘪

霉头触到哈尔滨

煞根

服帖

粢饭糕

洋泾浜

戳壁脚

揩油

跟屁虫

瞎猫碰着死老虫

好记性勿如烂笔头

心要热,头要冷

天有好生之德,人有互

助之情

嗲(代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