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送《中国古代教育史》一本

28 7.4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云南昆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桑兵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2-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桑兵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3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64404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9页
  • 字数 380千字
【内容简介】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大量报刊图书文献中爬梳史料,重现晚清国内学生群体活动的史实,展示这一新兴群体的思维和行为倾向。在注视学生参与爱国民主运动的群体表现的同时,着重考查他们的社会联系及其在社会变迁各方面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使得学术界对近代学生群体的认识增加了五四以前的重要一段,并拓展了研究的层面。
【作者简介】
桑兵,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孙中山研究所所长。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已出版《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等专著,编辑《戴季陶辛亥文集》,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目前主要关注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近代中日关系(以民间团体和学者为中心)等领域。尤其以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为重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旧世纪中的新时代:早期新式学堂与学生
1—1文化分层与西式学堂的引进
1—2学堂发展的曲折历程
1—3教育观与学生的局限
1—4早期学生的社会作用
第二章国内学生群的兴起与学潮初盛
2—1近代中国学生群的形成及其属性动向
2—2学潮的爆发与高涨
2—3以拒俄为中心的学潮高峰
2—4学潮缓退与学生运动的深入
2—5时代特征与发生原因
2—6影响与历史地位
第三章1905年后的兴学热潮与学生状况
3—1举国相应的兴学呼声
3—2急剧扩大的学生群及其结构形态
3—3不相适应的社会环境——以教育背景为中心
3—4群体趋向
第四章学堂风潮
4—1学堂风潮的时代新气息
4—2社会失调与心理失衡的激荡——个体心理行为分析
4—3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内在趋动意识——群体心态行为分析
4—4影响与局限
第五章爱国先锋与中坚——从“文明抵制”到“秩序革命”
5—1学生与抵制外货运动
5—2“文明抵制”的功过是非
5—3收回利权运动中的自我突破
5—4保路风云学生潮
第六章学生与清末社会民主化进程
6—1学生与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关系
6—2学生自治
6—3国会请愿中异军突起
6—4和平斗争的激进民主派
6—5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七章民主、爱国、尚武、革命的变响乐——国民会、国民捐与国民军
7—1溯源寻踪:1901—1903年的国民会
7—2学生与国民捐
7—3学生与国民会(军)
7—4相互吸引与双向互动
7—5帷幕后的革命预演
第八章学生与反清革命
8—1革命党的战略思想及其在学界的活动
8—2学界革命倾向的普遍化
8—3光复声中学生军
8—4中流击楫易水悲歌
第九章学生与清末社会变迁
9—1新型社会功能
9—2反弹与约束
9—3开风气之先
9—4近代社会变革思辨
附录一先锋与本体的冲突——壬寅浔溪公学第二次风潮述论
附录二征引书目举要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