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曾离去978750574806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9.33
1.9折
¥
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朱利安·费罗斯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48064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9598206
上书时间2025-01-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朱利安·费罗斯(Julian Fellowes),1949年8月17日出生于埃及开罗,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有名作家、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2010年被女王册封为“终身贵族”。 2002年朱利安·费罗斯凭借《高斯福庄园》获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很好原创剧本奖、美国作家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及全国影评人协会很好剧本奖。 2011年朱利安·费罗斯担任编剧的英剧《唐顿庄园》,获第63届美国电视艾美奖很好编剧等奖项,亦创下优选收视纪录,超过一亿人观看。
目录
第一章 宿敌的来信
第二章 塞琳娜之年
第三章 名单
第四章 通往回忆之路的旅程
第五章 化装舞会
第六章 来自巴尔干半岛的公主
第七章 父亲的遗嘱
第八章 重回格雷沙姆庄园
第九章 英国皇家爱斯科赛马会
第十章 被诅咒的男人
第十一章 蜡像馆一夜
第十二章 特丽·维特科夫的秘密
第十三章 格雷沙姆庄园的元媛舞会
第十四章 真相
第十五章 葡萄牙旅行
第十六章 后来
内容摘要
章 宿敌的来信 我曾经觉得,达米安·巴克斯特是我臆想出来的一个人,尽管这种想法只会凸显出我的幼稚。 对我来说,伦敦现在成了一座鬼影幢幢的城市,而那个时时作祟的阴魂正是我自己。当我平时出门的时候,每一条街,每一座广场,每一条大道,似乎都化作从前的一段段过往,在我耳边轻声呓语。哪怕只是去切尔西或者肯辛顿这样短暂的路途,都会带我经过当年那一道道为我敞开的大门。可如今,对每道门而言,我仿佛就只是个陌生人。我能看到自己再一次变成了年轻时候的样子,那时的我会为参加那些莫名其妙的狂欢聚会,穿着像巴尔干半岛战乱国家的民族服装招摇过市。那些摆动着的喇叭裤,带着足球运动服衣领的花边裙子—天啊,我们当时到底在想什么?而当我在一旁看着这个年轻的、比现在瘦多了的自己时,仿佛也看到了周围其他人熟悉的幻影—我的父母、姨妈、外婆、叔父和堂兄弟们,还有我的朋友和情人,他们不是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就是早已和我失去联系。人们说,当你感觉过去比现在更真实的时候,意味着你正在变老。而我早已感到这逝去的几十年光阴,仿佛一双细长的手,将我的思绪越攥越紧,使我对眼前事物的印象反而变得暗淡了。 所以当我从桌上日复一日堆积成山的账单、感谢卡、募捐信中,发现了一封来自达米安·巴克斯特的来信时,你就完够理解我是多么的惊讶和困惑。我接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封信。自从很后一次分别后,我和他大概已经有四十年没有见面,中间也没有任何联系。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我们的确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英国怎么看都不能算一个面积很大的国家,但也足以大到让我和他的人生轨迹再无半点儿交集。不过,这封信之所以出乎我的意料,确实有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原因。 我恨他。 尽管我只瞄了一眼就知道这封信是他亲笔写的。信封上的字迹虽然有所变化,但是依然眼熟。就像一个你很偏爱的孩子长大之后,无论无情的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怎样无情的痕迹,你都能一眼就认出来。尽管如此,在那天早上之前,就算我想起达米安·巴克斯特,我也保证想不出这世界上能有什么事情会让他主动联系我,或者我联系他。我必须得说,这封突如其来的信并没有让我生气,一点儿也没有。收到来自老朋友的消息永远都是那么让人愉快,但是到了我这个岁数,比收到一个朋友的消息更耐人寻味的,就是收到宿敌的消息了。敌人和朋友不同,敌人会告诉你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事情。达米安严格来说,不算我的敌人,但是他终究是一位与我断交的朋友,这比敌人更糟糕。当年我们大吵一架,盛怒之下,谁都无法控制住自己,直至所有情谊和怨怼都被怒火吞噬,从此我们一刀两断,分道扬镳,谁也没有试图去修复这种关系。 我必须说,这是一封真诚的信。我们英国人一向遵循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尽量避免面对那种因回忆往事而使双方陷入尴尬的场面。通常在谈及不愉快的经历时,大家都会用模棱两可的口吻轻松带过 :“你还记得乔斯林那次可怕的晚餐吗?我们都是怎么撑下来的啊。”或者如果实在没法轻描淡写地敷衍过去,我们就佯装这事从未发生过。以“我们真是太久没见面了”作为开场白,通常的潜台词就是,“要我说,就别再记着以前那些恩怨了。就让这些陈年旧事过去吧,怎么样?”如果对方也心领神会,就会以同样的腔调回应 :“是啊,我们碰个面吧。从拉扎德公司离开之后你都在忙什么?”就这样,无须多说,双方之间的龃龉从此烟消云散,可以继续正常来往了。 然而达米安没有遵循这一惯例。事实上,他就像个拉丁美洲人一样真诚直接。“我敢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以后,你一定再也不想听到我的消息了。但如果你能来看我一次,我将感激不尽, ”他的字迹尖锐,仿佛还带着一丝愠怒,“如果你不愿意,我完理解,毕竟上一次见面并不愉快。我也不想搞得像自导自演一样,但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你就把探望一个垂死之人当作行善吧。 ”至少,我没法指责他回避实情。我假装考虑了一会儿,好像在举棋不定,其实心里早就决定要去了。我必须得安抚我的好奇心,才能从容不迫地重温年轻岁月里的那段时光。自从1970年的夏天不欢而散之后,我和达米安就没有任何联系了。他在我神志尚清醒时重新出现,提醒了我,这些年来我的世界,和其他人一样,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忆往事并不是没有风险。但我不得不悲哀地意识到 :我成长岁月的社会环境似乎比现在要令人愉快。如今的年轻人,出于对自己这个时代的维护,通常在我们缅怀那段黄金岁月的时候不以为然,这一点我能理解。在那个黄金年代,客人永远是对的,汽车协会的成员会对你汽车上的徽章致敬,警察打招呼敬礼时手指真的会碰到头盔。年轻人会说,谢天谢地,那种繁文缛节总算结束了。但那样的讲究正是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的一部分,回想起来至少会让人感到温馨,甚至感到一种善意。 我想我很怀念的,就是半个世纪以前英国社会的那份温文尔雅。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缅怀的到底是那份温文尔雅,还是我自己的青春呢? “我搞不懂这个达米安·巴克斯特到底是谁,为什么他这么重要?” 那天晚点儿的时候,布里吉特说道。我们当时正在家里吃饭,盘子里的鱼是我从老布朗普顿路上的那家亲切热情的意大利店里外带回来的。鱼的价格过分高昂,煎得却稍欠火候。 “我从没听你提起过他。”当达米安寄来他的信时,我还住在威瑟比花园的一间底层公寓里。那间公寓很舒适,各个方面都很方便,对那几年沉沦于外卖不能自拔的我们来说简直再便利不过了。从各种角度来说,这间公寓位于一个黄金地段,我肯定是负担不起的—我父母很多年前搬离伦敦时,把它转让给了我。我父亲本来是反对的,但我母亲坚持认为我“需要一个起点”,他只好举手投降。因此,我得益于他们的慷慨馈赠,心里很好明白,这间屋子不仅是我的起点,也将是我的终点。事实上接手之后我大致维持了屋子的原状,屋内仍然到处放满了我母亲的东西。我们说话时正坐在我母亲那张靠窗的早餐小圆桌旁。公寓里那些典雅的摄政时代的家具和壁炉上方画像里的卷发男孩—我的某位祖先—让整个公寓都显得很女性化。我不想再强调我的男子气概,因为我对重新装潢、归置家具这一类事情毫无兴趣。
主编推荐
1、《往事不曾离去》是现象级作家、《唐顿庄园》编剧朱利安·费罗斯长篇小说代表作,入选英国理查与朱蒂读书俱乐部夏季书目,书作家、主持人蔡康永倾情!
2、《往事不曾离去》出版后,即横扫欧、美、亚各大榜单,20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书评》《每日邮报》《出版人周刊》《波士顿环球报》《华尔街日报》等数十家媒体一致!
3、《往事不曾离去》被誉为英伦版《了不起的盖茨比》!所谓的公平就是,白手起家的人更容易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励志人生 浪漫往事 英伦上流社会,热血、犀利,这是一幅英伦上流社会百态图,是一段跨越阶级与时代的爱情,更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的平民大学生白手起家的故事。
【精彩语录】
1)我当时选择结婚只是因为我到了那个年纪,如果不结婚会显得很奇怪。我当时大概三十六岁还是三十七岁,周围的人已经开始对我还没结婚这件事窃窃私语了。当然了,我是个傻瓜。如果我再坚持五年,等到我的朋友们都开始离婚,我就不会成为马戏团里*的怪胎了。
2)如今我近乎无耻地仰慕那些白手起家的人,以及那些不惧怕冲破宿命的枷锁,努力奋斗为自己建立一个更好生活的人。白手起家者比大多数人更有机会过上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为此,我对他们,以及他们光辉灿烂的人生致以敬意。
3)仅仅因为你在起跑点上帮助了一个人,不代表他开跑之后你还能控制他,你也无法假装你有权控制对方。
4)别人怕触犯的常规,他无所畏惧。他建立了自己的帝国,而这一点值得所有人尊敬。我想他是的,这是许多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可成功的人却屈指可数。
5)别取笑那个有了年纪还在爱情小说里找乐子的姑娘,帮她守住那颗依然柔情似水的少女心吧。
6)“这是我应得的人生。”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嬉皮笑脸讲这种话的人很多,真正相信的人却少之又少。但是,对达米安而言,时间终将证实他的信念。
精彩内容
“我”的老友兼宿敌达米安快要死了。
四十年前,“我”将平民出身的剑桥大学生达米安带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圈,他却背叛了“我”。“我”和他大吵一架,从此再未见面。四十年后,弥留之际的达米安却委托“我”我帮忙查找他的一个私生子,作为他巨额遗产的继承人。他同时给出了一封神秘的来信,和由六个女人名字组成的名单。
“我”本以为包括自己在内的那个圈子的人都恨透了达米安,可当“我”重拾过往时,却发现了一个迥然不同的达米安,和一段隐秘的爱情……
四十年前一场舞会结束了,而“我”却仿佛从未离开那里。
媒体评论
讽词犀利,俱细靡遗,机智幽默,时而感人肺腑,自始至终饶富趣味的一出上流社会百态。
——《波士顿环球报》
作者展现过人的文采﹐精密刻划了人情世故与阶级泾渭……堪与伍尔夫相提并论。
—— 《出版人周刊》
从卧房到舞宴大厅﹐作者带读者回溯记忆之巷﹐故事中不断提及一场轰轰烈烈的晚宴——那是一场事关破碎的碗盘与破灭的幻梦之宴——直到故事尾声才现出全貌。在全书的铺陈与伏笔之后,夜宴过程总算揭晓﹐是的悬疑期待,令人拍案叫绝。
—— 《华尔街日报》
洞察人性之作﹐经历过当年情景者肯定会惊叹,的一册。
——《每日邮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