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同研究978756829266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同研究978756829266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5.55 1.9折 80 全新

库存2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雄彬,傅贻忙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8292665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0元

货号10819715

上书时间2025-01-1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曹雄彬,男,1971年出生,湖南临武人,管理学教授、硕士,湖南省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现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物流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先后牵头主笔并组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国家双高校建设方案、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申报方案等重点项目,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规划课题2项、省“十一五”重点项目2项、省情课题1项,主持市厅课题6项,获株洲市哲学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撰写并公开发表专业论文20篇(其中CSSCI核心库1篇、北核6篇、SCI检索1篇、EI检索2篇、人大复印2篇),专著1本,主持完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主编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    傅贻忙,男,汉族,1982年9月生,湖南汝城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株洲市智库专家。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吉首大学产业经济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湘潭大学统计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等省级课题8项,市厅级课题5项,参与省级课题10余项;在《经济经纬》《财经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人大复印转载2篇。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城乡耦合协同的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的理论基础
  2.1  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
    2.1.1  乡村振兴战略理论
    2.1.2  城乡等值化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多功能乡村理论
    2.1.5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2.2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2.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2  城市化理论
    2.2.3  城乡二元经济理论
    2.2.4  非均衡增长理论
    2.2.5  系统化理论
  2.3  耦合协同的理论基础
    2.3.1  耦合理论
    2.3.2  协同理论
    2.3.3  空间黏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的内涵研究
  3.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的演化规律研究
    3.1.1  第一阶段:1949—1978年
    3.1.2  第二阶段:1978—2003年
    3.1.3  第三阶段:2004—2016年
    3.1.4  第四阶段:2017年至今
  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的科学内涵研究
    3.2.1  乡村振兴战略
    3.2.2  城镇化
    3.2.3  新型城镇化
    3.2.4  耦合协同模式
  3.3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的构成要素研究
    3.3.1  适应与和谐:城乡生态空间耦合协同发展
    3.3.2  集聚与高效:城乡产业空间耦合协同发展
    3.3.3  衔接与契合:城乡交通空间耦合协同发展
    3.3.4  连接与紧凑:城乡空间结构耦合协同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
  4.1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差距分析
    4.1.1  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现状分析
    4.1.2  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1.3  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4.2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教育就业差距分析
    4.2.1  城镇教育就业现状分析
    4.2.2  农村教育就业现状分析
  4.3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医疗社保差距分析
    4.3.1  医疗卫生城乡差距分析
    4.3.2  社会保险城乡差距分析
  4.4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差距分析
    4.4.1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分析
    4.4.2  基本社会服务城乡差距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机制研究
  5.1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城乡产业结构融合协同机制研究
    5.1.1  城乡产业结构融合互动机制
    5.1.2  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
    5.1.3  城乡公共产品均衡配置机制
    5.1.4  城市群形成培育协同发展机制
    5.1.5  城乡户籍制度一元化推动机制
    5.1.6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5.2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城乡要素市场深化合作机制研究
    5.2.1  城乡劳动要素充分对流双向机制
    5.2.2  城乡资本要素自由流动开放机制
    5.2.3  城乡土地要素平等交换公平机制
    5.2.4  城乡技术要素自由扩散共享机制
    5.2.5  城乡管理要素统筹协调共建机制
    5.2.6  城乡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互动机制
  5。2.7  城乡金融要素支持补充协作机制
  5.3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发展机制研究
    5.3.1  公共服务的分工协作机制
    5.3.2  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
    5.3.3  便利的民众需求表达机制
    5.3.4  多元化城乡公共服务机制
  5.4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研究
    5.4.1  基础设施融资机制
    5.4.2  城乡规划互动机制
    5.4.3  教育培训补充机制
    5.4.4  项目成本控制机制
    5.4.5  竞争性过程管理机制
    5.4.6  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5.5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机制研究
    5.5.1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机制
    5.5.2  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
    5.5.3  生态文明建设决策与协调机制
    5.5.4  生态文明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
    5.5.5  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保障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模式研究
  6.1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城乡多元主体耦合协同模式研究
    6.1.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土地整合模式
    6.1.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模式
    6.1.3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人才培养模式
    6.1.4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生态保护模式
  6.2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城乡各级资源耦合协同模式研究
    6.2.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社会保障模式
    6.2.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模式
    6.2.3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产业集群模式
    6.2.4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城乡交通模式
  6.3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综合利益耦合协同模式研究
    6.3.1  以特色农业产业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6.3.2  以新制造业为支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6.3.3  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实现城乡联动
    6.3.4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纽带实现产城共融
  6.4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网络信息耦合协同模式研究
    6.4.1  建立信息资源发布共享平台
    6.4.2  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系统
    6.4.3  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控制系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对策研究
  7.1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政府对策研究
    7.1.1  构建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
    7.1.2  构建城乡统筹教育发展政策
    7.1.3  推进城乡统筹的法治建设
  7.2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社会对策研究
    7.2.1  统筹城乡农村经济
    7.2.2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7.2.3  统筹城乡医疗服务
  7.3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产业对策研究
    7.3.1  推进农业供给改革,创新农村农业发展模式
    7.3.2  促进城乡垂直分工,加强城乡产业合作体系
    7.3.3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促进城乡资金合理配置
    7.3.4  发挥城镇纽带作用,扶持特色小(城)镇发展
  7.4  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生态对策研究
    7.4.1  城乡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和谐城乡空间体系
    7.4.2  建设城乡统筹生态工程,提高农村生态保护意识
    7.4.3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监测,完善生态评价考核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18-2022年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湖南省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从国际角度看,乡村振兴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接近60%,将进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时期。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对粮食及重要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互联网+农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支撑。与国外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动力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乡村发展将进入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各省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实际发展情况.围绕乡村振兴提供经验与管理方式,为推进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经验。从省内看,湖南自然环境优越,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技术经验和农业品种资源丰富,“一带一部”战略优势愈加明显。在政府引导和市场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城乡发展实现要素双向流动,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人民群众对农产业和乡村发展的迫切需求及质量与效率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主题。

当前,湖南省农村农业发展滞后,“三农”问题依旧是农村经济发展短板的现状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现阶段,湖南省现代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依旧是农业农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层次和深度不够;缺乏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区域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村级集体经济整体薄弱.乡村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1111农业发展效率低.产业结构失调

产业是乡村最重要的经济基础,直接关系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湖南省农村产业发展效率较低、成效慢,农村产业收入占全省GDP比重相对较低。湖南省产业发展效率较低的原因有:农村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相对较少;产品种类相对单一,资金投入较低,农村品牌的社会效应低;乡村产业缺乏技术与资源;劳动力不断流失,人口老龄化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农村小农户较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产业集群分散.相互合作程度不高;乡村土地经营集中程度低,未形成规模化模式;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产品质量不均衡,市场竞争混乱。

乡村生态建设是湖南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低排、低耗工业是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湖南生态产业发展贡献率偏低的原因有: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环境条件较差、污染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生态建设;由于湖南无特色生态产业。致使市场缺乏活力;产业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管理技术与科学技术人才:乡村生态产业与市场一体化未能有机结合,政府缺乏科学管理经验,市场调节能力与设施不完善。

乡村产业结构能够很大程度反映乡村经济发展状况.乡村产业结构最基础的产业是农业,非农业主要为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服务。湖南乡村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第一产业占据主要地位,农村工业与服务业发展较慢:粮食与经济作物比例失调,相比农业,林牧渔业的产值较低;自然环境缺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产水平低,缺乏社会资金的投入,工业管理水平与工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人口素质较低,劳动者就业范围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1112农村产业耦合缺乏有效性。产业发展失衡

农村产业融合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对于产业融合.大部分农民愿意投资或参与。但由于资本有限、经验匮乏.致使大部分农户对产业融合发展浅尝辄止,无法深入发展。产业融合主体引导不足是造成产业融合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参与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数量有限,部分合作机构资本薄弱,研发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由于产业盈利能力有限。部分合作组织无法从银行获得足量的贷款.融资链条断裂,致使农村组织生产建设受到影响。第二,产业融合结构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管理体制不足,部分产业合作社未对产业融合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个体农场和集体庄园融合度不高.无法驱动产业融合发展。第三,大部分参与者缺乏创新精神,在项目研发和设计过程中脱离当地实际情况,不能充分利用当地产业优势,第一产业中的养生产业与生态产业发展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乡村特色、传统历史文化和农村金融产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四,产业协调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合理有效、互利共赢的利益共享机制,尤其是在实施“公司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