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5 7.5折 ¥ 20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137269
出版时间1963-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0元
货号7751725
上书时间2025-01-10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
第二节 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汽车配件销售行业
第二章 汽车配件的购进业务
第一节 汽车配件购进业务的意义、管理和原则
第二节 汽车配件进货渠道与货源鉴别
第三节 汽车配件进货方式、进货量的确定
第四节 汽车配件的订购和验收
第五节 汽车配件的编码
第三章 汽车配件仓储与管理
第一节 汽车配件仓储的作用和任务
第二节 汽车配件仓储与管理
第三节 汽车配件合理储备量的确定
第四节 汽车配件保本期管理法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第四章 汽车配件的分销渠道
第一节 汽车配件分销渠道的作用与类型
第二节 汽车配件分销渠道的设计与管理
第五章 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
第一节 汽车配件的销售
第二节 汽车配件产品策略
第三节 汽车配件目标市场营销
第四节 汽车配件产品的促销
第六章 汽车配件市场营销调查与市场预测
第一节 汽车配件市场营销调查
第二节 汽车配件市场营销预测
参考文献
第一章概
论
第一节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历史与现状
1.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历史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是随着汽车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建国初期,我国汽车零部件基础薄弱,只能承担部分汽车的修配任务。1953年重点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时,根据汽车配套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安排了86个零部件厂同步建设或改造。1958年在当时“大跃进”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又扩建了一批汽车零部件厂。后来,为了备战,国家又先后投资建设了四川汽车厂和陕西汽车厂。同样,根器整车配套需要,国家投资约7000万元改扩建了一批零部件厂。到1965年为止,国家用于汽车配附件的投资累计约2亿多元,为汽车工业总投资的20%左右。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家安排在内地成套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随着主机厂的建设又在湖北省同步新建了29个协作配套厂,批准投资近1亿元。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汽车零部件供不应求的条件下,再加上当时强调地区自配率,各地又涌现出一大批汽车零部件厂。在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基础较好的骨干零部件厂大都围绕一汽和二汽为大批量中型车配套,而一大批小型零部件厂则围绕着地方中小型汽车厂为其产品配套,形成了稳定的历史配套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主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先提出汽车零部件要与汽车主机同步发展,随后又强调零部件是汽车行业的“重中之重”,几次召开了引进车型国产化的专门会议。在“六五”和“七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共引进9个国家56种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和关键设备,安排了100多个零部件工厂的技术改造。“七五”期间,先后规划了150个零部件项目,总投资为20亿元。
据“七五”末期的统计,中国共有零部件厂2363家,其中为整车配套的有1240家,提供维修服务的有1123家;固定资产原值83.34亿元,净值53.86亿元,约占汽车行业的1/3左右,其中固定资产在2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3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37家,300万元以
下的有1400余家;工业总产值140.65亿元,职工人数57.32万人。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汽车工业有270多家工厂初步形成专业零部件厂,并有一定批量生产能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较高。其中火花塞、转向盘、万向节、气门芯、点火线圈、节温器等十几个品种,全国80%~90%的产品是由二、三家骨干厂提供的。经过技术改造后,汽车零部件厂的产品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出口创汇较多的产品有火花塞、万向节、标准件、点火线圈、喇叭等。1989年全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创汇共5000多万美元。随着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引进车型的国产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八五”技术改造和引进以后,我国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部分生产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已接近或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国际水平。由于规模的扩大,生产集中也相对提高,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结构性……
《汽车配件市场营销/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高职高专学校汽车贸易专业“汽车配件营销”课程的通用教材。全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配件购进业务;汽车配件仓储与管理;汽车配件的分销渠道;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汽车配件市场营销调查与预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