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3.61 1.9折 ¥ 70 全新
仅1件
作者宇文刚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9267785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0元
货号11037313
上书时间2025-01-1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古典文学外译现状及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精髓的中国典籍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把中国典籍翻译为英文、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自然构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面。中国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加强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这种传播与交流中,典籍英译不可或缺。”①中国文学典籍的外译工作是将富含中国特色文化精髓的文学作品传播至西方世界以及让中国文化参与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合作的优化途径,同时也是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在人类多民族文化系统中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地位的重要举措。通过发挥信息桥梁作用的翻译活动将中国文化精髓播扬至西方世界,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维护中国文化身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传统典籍外译肇始于16世纪的西方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典籍的翻译活动。1590年,西班牙传教士高母羡(Juan CoBo)将明代通俗启蒙读物《明心宝鉴》(Precious Mirror of the ClearHeart)译为西班牙文,这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译介到西方的文学典籍。17世纪初,《诗经》被译为拉丁文并介绍至西方世界,意味着中国古代诗歌首次走向西方。1731年,法国耶稣会教士马若瑟(Joseph de Prenare)将《赵氏孤儿》(Tcho-chi-cou-eulh;ou,L'orphelin de la Maison de Tchao,tragédie chinoise )译为法语,这是首部被翻译到西方世界的中国传统戏剧。这一时期西方传教士翻译中国文学典籍的活动,满足了欧洲启蒙思想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思想需求,成为西方世界初步认识中国文化思想的媒介,也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先河。18世纪,英国著名东方学家威廉·琼斯(WilliamJones)翻译了《诗经》(Shi-King)的数个诗节片段,被视为当时英国汉学研究的传奇式人物。另外,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詹姆斯·威尔金(JamesWillsm)首次翻译了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好述传》(Hou Kiou Choaan or The Pleasing History),1761年,英国德罗摩尔主教(Bishop of Dromore)将该译本定名为The PleasingHistory整理出版。自此,《好述传》被视为首部被译为英文的中国长篇小说。随后,时任香港总督的德庇时(John Francis Davis)认为该书首译本漏洞百出,于是按照嘉庆年间刊印的“福文堂藏板”重译,定名为The Fortunate Union,并于1829年出版发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由于《好述传》的译本在西方世界的流传,“故在外国特有名,远过于其在中国。”①19世纪,中国文学典籍的英译工作呈现出逐步上升态势,这一时期欧洲译介对中国文学典籍的翻译已然超出前期的表层阶段,而且涌现出的大批汉学家和翻译家极大程度地促进中国文学典籍译介工作的深入推进。1817年和1829年,英国汉学家德庇时将《元曲选》中的元杂剧《老生儿》(An Heir in hisold Age)和《汉宫秋》(The Sorrow of Han)译成英文并由英国出版社出版发行。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汉学家理雅各(JamesLegge)在1861年到1886年的25年间,将“四书”“五经”(TheChinese Classics: with a Translation,Critical and ExegeticalNotes,Prolegomena,and Copious Indexes,5 vols.)等我国主要典籍全部译出,共计28卷,而且其撰写的多卷本《中国经典》(The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