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与变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沉思录97875657283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统与变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沉思录978756572831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7.02 6.5折 8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耿波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728310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189142

上书时间2025-01-0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耿波,1976年生,山东沂源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都市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都市化进程报告》副主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研究》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审美文化、城市文化。出版专著5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

目录
 第一编 非遗的文化政治
  壹 当代中国非遗保护的权益公正问题
  贰 “后申遗”时代的公共性发生与文化再生产
  叁 地方与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当代问题
  肆 “文化遗产保护北京学派”的理论与现实实践
第二编 民俗的城市化语境
  伍 当代艺术民俗学发展的城市化语境与契机
  陆 城乡关系视野中的中国民俗传统与发展
第三编 曲艺的老树与新枝
  柒 相声艺术传统与北京城市文明格局的变迁
  捌 相声艺术发展的当下语境与文化认同
  玖 相声艺术的产业化之路与日常生活再生产
  拾 曲艺艺术与明清京、津城市形态的推移
  拾壹 新媒体时代曲艺还能不能“讲故事
  拾贰 青年的“严肃性”与曲艺作为社会学教师
  拾叁 “喊麦”与曲艺
  拾肆 融媒体时代曲艺批评的引导意义
  拾伍 曲艺直播是”生活中曲艺“的呈现与展开
  拾陆 《新虎口遐想》为什么没有成为社会“大事件”
  拾柒 马季先生的精神遗产与当代传承
第四编 传统节日在古与今之间
  拾捌 从过节到看节:“中元节”的神圣内涵及其失落
  拾玖 年节的民众觉醒与社会培育——以“好客山东贺年会”为个案
  贰拾 从非遗到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的范式转换
第五编 农民画与铜鼓:相同的结论
  贰拾壹 “世界性命运”视角下的民间艺术与农民画
  贰拾贰 铜鼓艺术的社会展演与东兰社会建设
  附 相声艺术的当下语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内容摘要

  《传统与变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沉思录》:     
  四、艺术民俗与城市消费     
  经济学家向我们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这是对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生产规律之普遍性的总结。但是,生产活动三个环节中的生产与消费两个环节,在不同的社会组织中,侧又是不同的,大体而言有三种情况:生产与消费持平;偏向于生产;偏向于消费。对应于具体的社会组织形态,可以这样划分:乡土社会的生产形态是生产与消费持平;工业化城市阶段偏向于生产;消费化城市阶段则以消费为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与消费虽然只是侧不同,但由此造成的文化差异却是巨大的。艺术民俗作为文化形式的一种,必然受生产与消费不同关系的影响,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艺术民俗在不同生产语境中的不同艺术形态。     
  乡土社会中生产与消费保持平衡状态,所生产的产品刚好能够满足所需,这与乡土社会处于适中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先秦思想家墨子的思想就是对于这种生产与消费平衡状态的维护,他说:“古之民未知为官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日:‘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民所苦者非此也,苦于厚作敛于百姓。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够基本所需就可以了,再多了就是浪费,甚至有悖天理。     
  生产与消费平衡的生产模式使生产个体与大自然达成了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生产个体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身心健康,自由自在。伟大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正是描绘了这种自由的心态。生产个体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得乡土社会的文化体现出稳定性、实用理性以及反形式化三个特点。     
  ,稳定性。乡土社会中生产个体与大自然之间取与予的平衡关系使人们无须流动迁徙就可以满足需要,空间上的稳固带来的是社会组织形式上的稳定以及价值传统上的连续性。     
  第二,实用理性。在乡土社会中,生产与消费的平衡性使得乡民个体不必向日常生活世界之外寻求的神的保护,在其所处身的现实世界中,个体的生产活动提供了所需的一切,因此,乡土社会的价值世界就是建立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之上的,由此发展出的理性内涵也是一种实用理性。     
  第三,反形式化。形式化冲动来自于个体休闲观赏的需要,个体也只有在休闲的生活状态中,才能将形式化创造看作是一种富有意义的创造活动。在乡土社会中,乡土社会的卫道者对于形式创造坚持压制的立场,因为在他们看来,对于形式化的过度追求对生产活动的神圣性造成了冲击。     
  在乡土社会特有的生产模式中,艺术民俗也体现出如下特点:     
  ,在以生产为核心的乡土世界中,艺术民俗在题材上多取材于生产活动,在节奏上遵循着生产活动的节奏,不强调自身的独立性。乡土社会中的艺术民俗充满了浓重的山野气息,在乡土社会中随处取材,将乡土社会的生活内容巧妙化入,点缀成为具有韵味的艺术形式。如甘肃陇东有一种“草贴”艺术,所用的材料就是田野里随处可取的草杆、叶、花以及瓜子,将其巧妙拼贴,制成孩子玩耍以及窑洞装饰之物。凡此种种,数不胜数。不仅如此,乡土社会中的艺术民俗在基本节奏韵律上也遵循着生产活动的节奏韵律,作为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存在而不强调其独立性。比如,流传各地比较广泛的劳动号子,古人记载“劳动必讴歌,举大木者必邪许”,这里的“邪许”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为凝聚气力而发出的有节奏的简单的呼号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号子以其节奏可以称为“艺术”,但它其实又是“劳动”,很难分清。再比如形形色色的各地山歌,从艺术的标准来看,它们具备艺术的形式要素,但在乡土社会的语境中,它们更是劳动生活的一种,起着传承生产知识、协调生产团体、恢复生产活力能作用。     
  ……



精彩内容
     “江湖夜雨十年灯。”非物质文化自从进入中国,经历了从象征性文化符号到地方文化资源,再到民众之“地方性知识”的过程。本书诸篇文章,完整体现了这一历程。就此而言,本书既是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经历者与见证者,也是作者学术历程中思之、爱之的重要经历。
    思之既深,可见奇怪。本书的结论是疑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给“老百姓”,是否一还了之?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应是当代文化政治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