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4)978780712423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4)978780712423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 1.9折 36 全新

库存1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岂之,叶国华主编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ISBN9787807124238

出版时间2008-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3729777

上书时间2025-01-0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古代思想家洞察事物变化的规律,提醒世人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头脑清楚,不致陶醉于一时的胜利,不致沉迷于短暂的欢乐。
本书包括八个部分:第一部分“见盛观衰”,叙说“居安思危”的渊源和涵义;第二部分“生于忧患”,主要强调“居安思危”的兴国修身意义;第三部分“天道有常”,从古代先哲对常道、有对、变易等规律的追求和论述揭示“居安思危”的哲学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人道为本”,从重人、尚德、尊义的角度说明“居安思危”的人文本质;第五部分“防微杜渐”,侧重介绍迁就细微、欲望和名利的思想和行为是自取祸患的根本原因;第六部分“忧以天下”,指出“居安思危”付诸实施的具体表现主要是有积极主动的思想准备和忧民的责任感;第七部分“兴乱征验”,从对待百姓、人才和个人的角度扼要介绍是否具备“居安思危”意识的检验途径;第八部分“安术危道”,从制度措施和个人处事技巧方面简要列举了若干趋安避祸的有效方法,包括赏罚、崇法、慎言等。

作者简介
张岂之,著名史学家、教育家、曾任西北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古籍规划办公室秘书长,教育部古籍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等,现任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校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学术史等诸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叶国华,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曾任香港事务顾问和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及推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特别顾问。现任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香港基本法基金会主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名誉教授及亚欧研究所理事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及上海东亚研究所名誉理事长,耀华国际教育机构主席,耀中教育机构文化委员会主席等,近年来,他致力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融合、新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问题的研究。

目录


导读
见盛观衰
生于忧患
天道有常
人道为本
防微杜渐
忧以天下 
兴乱征验
安术危道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人道为本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
    【今译】
    上天没有亲疏之别,它只是辅助那些有德行的人。
    【时析】
    这句格言以神学的形式表达了对德行修养的重视,在中国古代是很独特的,也是占代天命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阶段。尚德从此逐步走向传统文化的中心,当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德”的内涵和特点会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整体上重视向内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向外恪守伦理道德规范则成为“德”的重要标志。古人由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世袭的江山更迭已经难以维持,关键在于统治者加强德行修养,并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因此,在形式上,这个命题仿佛是神学的,但是骨子里渗透的思想精髓却是现实的、历史的、人生的,而并非宗教的、神秘的。它给人们重视道德修养和伦理实践以重要的理论支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弗慎厥德,虽悔可追?(《尚书·五子之歌》)
    【今译】
    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昌盛……不谨慎自己的德行,即使后悔了难道能来得及吗?
    【时析】
    《五子之歌》虽然被学者怀疑为“晚书”,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塑造和传播中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民惟邦本”的思想,就为后世开明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对现实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民惟邦本”观念的现代转化和发展,尽管基本的内涵已有显著差异。重视民众,关心民生,尊重民众的权利和自由等,构成了新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时代性有机统一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体现,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果既没有重视百姓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加强管理者的德行修养,忽略了百姓的利益和作用,那么,后果将是很难设想的,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今译】
    神,是聪明正直而且专一的,它按照人的行为来行动。
    【时析】
    春秋时期的大变革,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人的力量的重要性,当时的虢国多以神事为重,面对虢公的祭神举动,虢国的史嚣说了这段话。他认为,神是“聪明正直而壹者”,它要通过人的力量表现出来。人的善恶祸福,皆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神。在这里,神尽管还存在,还是“聪明正直而壹者”,但它已不再是决定力量,而是要‘依人而行”,人成为决定一切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这里的“神”也没有神秘的色彩,与其说是人所信仰的对象,还不如说是对人的德行的印证和反映,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因此,如暴真要敬仰神的话,先要修饬自己,重视道德和规范,因为人的行动与神的昭示是一致的。所以,在中国古代,即使从对人的行为进行反映(有些具有一定的因果报应倾向)的“神”的角度论述也主要侧重人的现实的道德状况。

主编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以主题为立意,以中华人文经典史籍为素材,以普世价值为编选标准,以语录、今译、时析为呈现方式,以图文相结合为特色,以大众读者为对象,旨在阐释拥有民族性、时代性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精彩内容
古代思想家洞察事物变化的规律,提醒世人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头脑清楚,不致陶醉于一时的胜利,不致沉迷于短暂的欢乐。 本书包括八个部分:部分“见盛观衰”,叙说“居安思危”的渊源和涵义;第二部分“生于忧患”,主要强调“居安思危”的兴国修身意义;第三部分“天道有常”,从古代先哲对常道、有对、变易等规律的追求和论述揭示“居安思危”的哲学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人道为本”,从重人、尚德、尊义的角度说明“居安思危”的人文本质;第五部分“防微杜渐”,侧重介绍迁就细微、欲望和名利的思想和行为是自取祸患的根本原因;第六部分“忧以天下”,指出“居安思危”付诸实施的具体表现主要是有积极主动的思想准备和忧民的责任感;第七部分“兴乱征验”,从对待百姓、人才和个人的角度扼要介绍是否具备“居安思危”意识的检验途径;第八部分“安术危道”,从制度措施和个人处事技巧方面简要列举了若干趋安避祸的有效方法,包括赏罚、崇法、慎言等。

媒体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4:居安思危》以主题为立意,以中华人文经典史籍为素材,以普世价值为编选标准,以语录、今译,时析为呈现方式,以图文相结合为特色,以大众读者为对象,旨在阐释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