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8.66 1.9折 ¥ 96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盛志榕,曾瑞玲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8280136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6元
货号10816867
上书时间2025-01-08
第一章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
一、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工作的根本宗旨.就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繁荣与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和维护与促进民族团结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又对民族团结产生积极影响。
(一)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人心维护内部团结的纽带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民族发展科技、强化民族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的进程。“所谓民族凝聚力.是指一种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一种保留在社会群体中多层次力量构成的合力。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看.它本质上是一种观念或精神范畴,即一个民族在特定文化模式塑造下形成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思维特征、感情倾向等内在的文化共识。” 共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把一个民族的人们紧紧维系在一起,进而成为维系一个民族存在的纽带和精神的寄托。反之,一个民族,一旦失去民族文化,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和凝聚的核心,民族的发展与复兴自然就更无从谈起。
(二)基于民族文化差异的文化交流互鉴是各民族友谊的桥梁
“我国各民族的文化显示出了各不相同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了诸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生存观的内容。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交流和精神文化交流两类。那些事关衣食住行等各种商品与民俗文化中的物品等方面的交流,属于物质文化交流;民族哲学、文学、音乐和绘画等方面的交流则是精神文化交流。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既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又由于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其形成的自然环境、诞生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构成的阶段性特征等不同,而有着色彩斑斓的文化差异性。一般情况下,文化交流主要就是“发生在两个或多个具有显著不同特点与渊源文化之间,并留下各种各样光彩夺目的辉煌成就。倘若没有差异性文化,就没有多样性文化交流,也就不会因文化交流而产生出灿烂的多样性文化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着高速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交通体系和互联网的覆盖面不断延展。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民族之间逐渐加强的人口和文化交流。“每年我国的人口流动性的数据显示,流动人口2.5亿人左右其中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在2000千万人以上,从边缘落后的民族地区流向了我国东部大中型城市。同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我国内地的汉族人口也大量地流向了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④通过日益加深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各民族间互取所长,互补所短,增进了民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