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毛乌素(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的人生故事)978752053086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2.29
5.4折
¥
59.8
全新
库存137件
作者岩波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30866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11222732
上书时间2025-01-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岩波,原名李重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加拿大中国笔会会员。历任部队战士、机关处长、重量大报特约记者、实体公司经理等职。在多年文学实践中扎根基层,深入生活,笔耕勤奋,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中短篇小说集《翡翠扳指》《多伦多华人》,长篇小说《开锁》《古玩圈》《孔雀图》《狼山》《鸽王》《成色》《那年那些兵》《暗战》《1943,黄金大争战》《地下交通站》《今夜辰星璀璨》《我把青春献给你》等多部,逾600万字。歌词《延安情》《握住母亲的手》获全国大赛银奖,《天津民谣》获全国大赛金奖。小小说《健忘症》获2011年“中国首届闪小说大赛很好作品奖”,入选“当代世界华文闪小说精品文库”。长篇小说《男上司与女上司》获2011年度“长江杯”现实文学季军奖。长篇小说《女市委书记的男秘书》入围2012、2013年度“新浪中国”官场商战好书榜前五名。《风雨毛乌素》《今夜辰星璀璨》获中国作协和天津作协定点生活重点扶持。有关论文获“21世纪中国改革发展论坛很好奖”,入选“新华文献”丛书《让历史告诉未来》。
目录
风雨毛乌素:“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的人生故事
石光银英雄谱
后记
内容摘要
0 浑浑莽莽一大片,遥远前方看不见。冬冷夏热无活物,人畜走上往下陷。 毛乌素是个人们熟悉的名字,熟悉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片浩瀚得令人畏惧的沙漠。这片地区四万余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自治区)交界之处。在古代,这里曾经水草丰美,公元五世纪时,毛乌素南部的白城子,还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那时绿油油的草滩一望无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的河水悠远清澈,既风光怡人,又是很好的牧场。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被破坏殆尽,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漠,并在一两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增大和扩展。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2014年6月底,我和摄影家高蕴辉打点行囊,走进了这片地区。 不久前,曾经有朋友邀请我去“滑沙”、磕(去)欣赏沙漠的浩瀚与壮观,被我拒绝了。我相信我此生已经绝了这个念头。因为,我有一个战友退伍后在甘肃沙区林场工作,他经常在QQ里向我倾诉治沙的紧迫性、工作的劳累艰辛,特别向我告知,尽管他们专业人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但我们国家仍然以每年30万亩的速度在土地沙化。国家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沙,但沙魔行进的可怕的脚步声并没有停止,一些地区仍然面临“沙进人退”的局面。譬如遐迩闻名的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莫高窟,就正被沙魔包围和蚕食,情况十分危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无疑这是关乎国人生计的临界线。我不仅没有去“滑沙”的心情,反而关注起土地沙化与治理问题,把目光锁定在中国治沙最有成绩、最应该让世人知道的毛乌素沙漠地区治沙英雄石光银身上。但战友莫名其妙地告诉我,石光银有异禀,不是谁想见就能见、谁想学就能学的。 真的吗?我听老辈人说:汉高祖刘邦有异禀,即生下来的时候,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痣;明太祖朱元璋有异禀,生就的是五岳朝天,两额、两颧、下巴都凸出,状如五岳。那都是帝王将相,后人“塑神”的因素居多。石光银不过是个治沙人,难道还能和帝王将相相提并论了?不过,战友的话让我想见到石光银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西行的念头在得到天津作协和中国作协支持以后,我们登上了天津直达宁夏银川的列车,打算由此转道陕西榆林定边县,再由此进入毛乌素沙区,走近老英雄石光银。列车向西疾驰,车窗外一座座城市和村庄、山峦、平原、河流闪过,我们的心也伴随着列车的节奏向西飞驰。高蕴辉轻声背诵起有名诗人贺敬之的名作《西去列车的窗口》:“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他说:“诗人的咏叹与豪迈的情怀,更让我体会到此行的重要:作家、摄影家和其他艺术家,不接‘地气’就难以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好作品,而我们所要接的这个‘地气’,就是要看看真实的石光银是怎样真实地治沙,让荒凉可怕的不毛之地变为蔚为壮观的绿洲的。在弘扬英雄业绩的同时,向世人昭示:沙魔固然可怕,但却是可以遏制的!”我心里却一直想着一句话:石光银有异禀。只是没有说出来。 当我们在榆林定边县委宣传部的安排下,真正见到石光银以后,感受到这位不寻常的老人身上的旺盛精力,那种藐视困难的豪迈情怀,不光体现在声若洪钟的朗朗笑声、指点沙洲的气势上,还体现在他行走在沙洲中那矫健的身姿和步履上。他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要给你们来自大城市的人一个下马威!”这个“下马威”就是带领我们参加他们公司半年一次的林地大检查,要在沙洲和林地整整走两天。高蕴辉看看我,好像在说:我们走得了吗?跟得上老人的脚步吗?我顾不上和他交谈,只是一个劲地观察石光银:他的异禀之处在哪儿呢? 1 漫漫黄沙,一望无际;道道沙梁,鳞次栉比。 一对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女一前一后走着。前面的汉子高大瘦削,面色黢黑,五官俊朗,额头上过早地爬上两道深深的皱纹,那皱纹深得如同人工故意雕琢;脊背微驼,背着简陋的铺盖卷——那铺盖卷十分寒酸,被麻绳勒了两道,搭在汉子的肩膀上,在行走中一耸一耸的,显得没有分量,让人疑心能不能盖得住汉子的长腿长脚。婆姨一手拉着一个三四岁的娃娃,另一只胳膊上挎了个篮子,但篮子里除了几只残了边的粗瓷碗和几双筷子,并无他物。 不知道走过了多少道沙梁,那沙梁似乎永远走不尽似的。沙梁有的一人高,有的更高,人走上去,脚底下一陷一陷的,走下坡时,人影便被隐没。烈日在头顶照着,烤得人热汗淋漓,打着补丁的衣衫后背已经湿透。婆姨早已疲惫不堪,只因为她从小就是童养媳,在自家受苦,到了婆家仍然受苦,所以,面对苦和累,她的反应是麻木的。刚刚三十岁出头,脸上没有皱纹,却头发全白,自得耀眼,让人不好接受——那似乎是对穷苦生活的无声抗议。她的肚子微微隆起,显然身怀有孕;她的脑后梳着发髻,腿上打着补丁的裤子用黑布条扎着裤脚。她机械地把沉重的两脚踩在前面汉子留下的脚窝里,手里拉着的娃娃几乎是跟头把式地跟着走,显然已经力不能支。两大一
精彩内容
本书讲述的是“七一勋章”获得者、治沙英雄石光银的人生故事。石光银,陕西榆林定边人,中共党员。他是中国治沙种树最成功、成立公司以企业化的方式治沙的第一人,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四十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出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并且帮助沙区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由于他对国家、人民和生态环境做出的卓越贡献,他曾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世界优秀林农奖”等荣誉称号。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他“七一勋章”,对他的先进事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褒扬。本书艺术地再现了石光银坎坷然而辉煌的人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