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5.06 4.3折 ¥ 58 全新
库存178件
作者李华倬,李国屏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ISBN9787510071621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7754328
上书时间2025-01-02
李华倬,195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先后工作于华中工学院和江西省萍乡市科技情报所。专门致力于汉语语言学的研究,著有《基于中国哲学思想的汉语研究》(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
李国屏,女,1999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并获武汉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目前就职于萍乡学院,讲师。从2000年起,和父亲李华倬一起致力于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并承担资料搜集、整理、校对、计算机技术支持等工作。
第1章 汉语的一般性问题001
1.1 汉语也有人为制定的形式语法吗?002
1.2 为什么说统一论是指导汉语的纲?003
1.3 为什么汉语不能分词书写?004
1.4 英语无主语不能成句,为什么汉语无主语却能成句?005
1.5 时空统一法则有何语用意义?006
1.6 如何才能使外国学生也建立起对汉语的语感?008
第2章 汉字的一般性问题010
2.1 为什么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方块字,而不是拼音词?010
2.2 为什么说汉字是形象的载体?012
2.3 为什么说语素是汉字的细化?013
2.4 汉字如何影响着汉语的性质?014
2.5 汉字复合与分化的动因是什么?016
2.6 汉语为什么要把一些字虚化?017
2.7 虚化是语法化吗?017
2.8 怎样认识汉语的字和词?018
2.9 如何理解以字为中心的汉语研究?019
2.10 为什么进行句法分析时要以词为根据?021
第3章 实词的一般性问题022
3.1 汉语实词的词性是如何表现的?022
3.2 汉语的动词也可以对立地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吗?023
3.3 为什么汉语的动词有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之分?024
3.4 为什么汉语的动词还有无界动词和有界动词之分?025
3.5 为什么要区分作用动词和非作用动词?025
3.6 动词重叠的语用意义是什么?026
3.7 如何认识汉语的动词观?029
3.8 如何理解动词介于主宾之间的句法意义?029
3.9 为什么汉语表示定指的事物时都要用量词?031
3.10 如何理解量词的中心地位?032
3.11 量词的重叠有什么语用意义?033
3.12 为什么物量必须表示在宾语之前,如“张三吃了两碗饭”,
而动量必须表示在宾语之后,如“张三打了李四两拳”?033
3.13 为什么“他去了三次美国”和“他去了美国三次”都可以说?034
3.14 复合词的构词根据是什么?034
3.15 什么是句法词?036
3.16 什么是行为词?037
3.17 什么是因果词?038
3.18 如何理解“救火”一类行为词的意义?039
3.19 汉语为什么出现离合词?040
第4章 关于趋向动词的问题042
4.1 如何理解趋向运动的基准?042
4.2 如何理解基准的相对性?043
4.3 如何表示“来”和“去”的方向性?044
4.4 来044
4.5 起来047
4.6 下来049
4.7 去051
4.8 下去053
4.9 到054
4.10 出057
4.11 进061
第5章 一些常用虚词的问题064
5.1 了064
5.2 过073
5.3 着077
5.4 在081
5.5 的087
5.6 得090
5.7 就093
5.8 才097
5.9 偏101
5.10 正104
5.11 很106
5.12 好109
5.13 向114
5.14 对117
5.15 给120
5.16 为127
5.17 有130
5.18 没有135
5.19 不137
第6章 关于几个典型句式的问题139
6.1 主谓句140
6.2 存在句141
6.3 连动句143
6.4 兼语句145
6.5 双宾句146
6.6 动补句150
6.7 被字句153
6.8 “是”字句156
6.9 “把”字句159
参考文献175
第1章汉语的一般性问题
要解释汉语首先就要认识汉语,直至今日,之所以很多语言现象不能解释问题就出在认识上,而认识的焦点则是汉语的特殊性,可是共性论的观点一直占据着语言界的主流地位,以至于一谈汉语的特殊性就会招致反对的声音,然而汉语的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承认这个事实是会吃亏的。
当然,共性论者也不是完全否认汉语的个性,但是却认为要在共性的指导下来研究汉语的个性,然而个性和共性并不在一个层次上,层次愈浅个性愈强,反之,层次愈深共性愈大,比如说,在基因层面上猩猩和人有99%以上的共性,也就是差异性不到1%,然而表层的差异就大了,人有智慧,有语言,猩猩没有。众所周知,人的认识规律是由浅入深,这样的规律必然导致认识从个性到共性,从特殊到一般,因为个性都体现在表层。由此可见,那种认为要在共性的指导下来研究汉语个性的观点是违反认识规律的,因而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实,在对汉语的个性没有搞清楚之前,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语言的共性是什么,谈其指导,岂不令人茫然?
认识汉语个性的初始途径就是将汉语和西方语言进行对比,为此,首先就值得研究一下汉语有没有像英语那样的形式语法。其实从表面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汉语确实有着一些非常明显的特殊之处,比如说,它不像英语那样分词连写,不像英语那样句中一定要有主语和动词,也不像英语那祥强调语法规则。此外,汉语的句子可以归纳为数量不多的一些句式,尤其是虚词和量词的大量使用。总之,这些问题都要给予理性的解答,否则教学就不能主动。
……
本书认为, 汉语是用在语句中建构形象的方法来展示世界, 而不是用分析的方法来说明世界, 因此, 汉语是形象化的语言, 于是就可以用形象分析的方法来解释汉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