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凡四训978756928556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了凡四训978756928556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3.82 4.3折 32 全新

库存4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益,林培龙译注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285567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15762126

上书时间2025-01-0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篇 立命之学

第二篇 改过之法

第三篇 积善之方

第四篇 谦德之效



内容摘要

第一篇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①,谓:可以养生②,可以济人③,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④。

[注释]

①举业:应科举考试。“举”在这里用作动词。科举是中国隋朝开始实施的官吏选拔制度。隋朝设置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是来自山东德州的孙伏伽。隋朝科举制度在唐朝沿用并完善,不仅增设了秀才等十余种科目,而且从武则天当政时起增加了殿试。本书作者袁了凡生活的年代。科举取士时应试的文章文体格式固定,由破题、承题、起讲、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学医:学习中医的医道。在中国古代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欢念,甚至提升到了“人子不知医,古人以为不孝”的高度。

②养生:保养生命,维持生计。这里所言的“生”指生计。唐朝韩愈《与李翱书》中说:“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劫,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

③济人:救助他人。明朝吴承恩《寿童孟湖八十序》中夸赞童孟湖的医术道:“医,仁术也。翁起仆振危,济人之棘者几千百矣。”

④夙心:平素的心愿。《周书》在齐炀王宇文宪传中记载,北周高祖宇文邕通过裴文举劝宇文宪不要过于安分守己,宇文宪指着自己的心对裴文举说:“吾之夙心,公宁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复何言。”

[译文]

在我童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让我放弃科举考试,转而学医,她说:“这样既可以维持生计,又可以济世救人,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学成并精通了一门手艺,还能通过这门手艺在社会上获得一定的名望和地位,这是你父亲平素的心愿。”

(点评]

《了凡四训》的写作手法,是袁了凡用对子女说话的口吻来训诫子女。因此,读此书时需要留意此书的对话对象,并不是普通读者。

这段话是袁了凡叙述自己的故事:童年丧父,家贫无法继续科举之路,改学医术。事实上,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袁了凡诗礼之家的素养。

袁了凡的父母均深受儒学思想浸染,他们重视功名,并通过儒学主张的路径求取功名。

《论语·学而》开篇即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论语·宪问》中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两句,将儒家求取功名的目标与方式方法进行了充分的阐释:要当君子,必须自己掌握真才实学,只有这样,才可能比较容易地获取人们的肯定。

儒家重视求取功名,并不是希望求取功名者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希望他们具备仁义的品格和素养。如《论语·学而》中所言,若当官则应“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此,儒家强调学者在努力学习之后,到能发挥更大作用的位置上去为社会贡献力量,即《论语·子张》中所言“学而优则仕”。

当然,并不是所有习举业的人都能够顺利走入仕途,为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劳心费力。因此,儒家在求仕进之外,还对各种行业进行了分别,分别的标准是能不能很好地兼顾养活自己与救助他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十儒九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等说法渐渐流传开来。宋朝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记载了“文正公愿为良医”的故事。书中记载,范仲淹年少求签许愿时,心中所系均是为百姓谋利造福,认为普济万民,莫过于良相衍泽万民,莫过于良医。身在民间依旧能救助苍生的,在他当时看来,除了良医,便没有别的了。

学习儒学的优秀分子正是在这种济世救人的思想下,养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者情怀,并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践行,将情怀落到实处。“二十四史”中的“循吏”多数是具备这种情怀的儒者入仕。

……




主编推荐

《了凡四训》,又称《袁了凡先生四训》《命自我立》,是明朝出现的一本帮助人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图书。该书是袁了凡为了教育子女积德行善而撰写的几篇文章的汇集。这本书面世之后,很快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人们也渐渐将真视为劝善书来对待。这大概与人们都希望获得更好的人生,都渴望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在现实社会中获得幸福有关。



精彩内容

本书为明代袁了凡所作家训, 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组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