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978722011413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978722011413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9.38 4.3折 68 全新

库存3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武军 徐元纯 编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14137

出版时间2018-03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26开

定价68元

货号9616584

上书时间2025-01-0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徐武军,徐复观长子,台湾地区成功大学副教授,台湾地区东海大学研发主任,总务长。著有《人文科技与生活》《台湾地区教育六十年,1949~2008》等 徐元纯,台湾地区静宜大学英国语文学系文学硕士。2019年编辑出版《徐复观教授散文集》等。

目录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目? 录


自? 叙? ?/? 001


我不是弄哲学的,根本无意形成自己的哲学系统。我的根本动动机和努力的方向,都在中国文化的 再认识,想由此以确定中国文化的内容、意义、地位,以帮助中国人在精神上能站起来。但我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迟,在这方面的收获太小。我只想在各重要部门开辟一条 路出来,让后来的人继续走下去。

?


读书和研究的态度与方法? /? 011


求知的本要求,先是要对于研究对象,作客观的认定;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应随着对象的转折而转折,以穷其自身所含的构造。就研究思想史来说,先是要很客观地承认此一思想;并当着手研究之际,是要先顺着前人的思想去思想,随着前人思想之展开而展 开;才能真正了解他中间所含藏的问题,及其所经过的曲折;由此而 提出怀疑,评判,才能与前人思想的本身相应。

?


知识分子? /? 033


l?士? /? 035


l?政治与知识分子? /? 040


l?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及言行? /? 044


中国圣贤立教,对“士”自身的要求,常常远严格过对一般社会的要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权势时,应当坚守自己的权利,限定自己的义务。在面对社会时,则应当忘记自己的权利, 扩大自己的义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知识分子才是知识分子个人主义的“正种”。

?


教? 育? ?/? 057


l?论教育? /? 059


l?师? /? 064


l?看教育? /? 067


就求学的根本动机,及求学的整个归结来说,则一定是为了对时代负责,对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来负责。凡是可以成为知识的东西,都有学问上的价值;但其中与时代问题密切相关的,必然要摆在求知的第一位,而集注以秀的心灵和力量。

?


文? 化? ?/? 075


l?传统与文化? /? 077


l?儒家文化? /? 097


l?西方的思维? /? 117


l?中西文化? /? 125


l?宗教? /? 142


l?谈文化? /? 152


由此可知所谓文化,简单地说,可分为两点:一是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因而奠定人的地位与生存的方向。一是对人的视野的扩大,把遇见的问题能作关联性的思考;由这一方面,关联到各个方面去思考;由眼前关联到过去与未来去思考。缺乏这种关联性的思考能力,而凭一己几希之明来运用巨大的组织能力,我想这是人类归于毁灭的重大原因之一。

?


艺? 术? ?/? 177


l?艺术的根源? /? 179


l?中国艺术? /? 184


l?现代艺术? /? 190


l?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 196


在清明的世界形象中而 渐渐发现美的意欲,表现为美的形象,以成就所谓“美 术”这一部门的文化。这是人类脱离混沌、野蛮,而奠定自己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形象之美,是人类生命的升华。千变万化的艺术活动,归结到“美”的上面。人类只能在“美”和“善”的上面得到精神的着落点,得到生命的安全感觉。

?


文? 学? ?/? 201


l?文学的根源? /? 203


l?文学的社会性? /? 217


l?文学的民族性及世界性? /? 222


l?论文学? /? 229


为人生而艺术、为人生而文学,这是东西艺术、文学的主流。人生不是孤立的,每一个人必生长于社会群体之中;真正的文学,是对人生的批评,是对人生的开辟。批评得愈切,开辟得愈深,即愈可以证明人生是与社会同在,与其国家民族同在。所以为人生而文学,实际也即是为社会而文学,为其国家民族而文学。

?


历史与思想? /? 233


中国文化的传统,论人,则论其大节;论政,则持其大体。论大节,持大体,一方面可以维系人道政道前进的大方向,同时也可以得到社会政治的安定和平。专注小节,势必忘记了大节;坚持小体,势必疏忽了大体。以此论人论政,本末倒置、轻重失权,结果乃大乱之道。
?
?

内容摘要
    读书和研究的态度与方法 求知的最基本要求,首先是要对于研究对象,作客观的认定;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应随着对象的转折而转折,以穷其自身所含的构造。就研究思想史来说,首先是要很客观地承认此一思想;并当着手研究之际,是要先顺着前人的思想去思想,随着前人思想之展开而展开;才能真正了解他中间所含藏的问题,及其所经过的曲折;由此而提出怀疑,评判,才能与前人思想的本身相应。 一 第一次我穿军服到北碚金刚碑勉仁书院看他(注:熊十力)时,请教该读什么书。他老先生教我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我说那是早已经读过了,他以不高兴的神气说:“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过了些时候再去见他,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他问:“有什么心得?”于是我接二连三地说出我的许多不同意的地方。他老先生未听完便怒声斥骂说:“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这一骂,骂得我这个陆军少将目瞪口呆。原来读书是要先读出每一部的意义! 1959.10.01 二 我们所读的书,除了一部分原始资料外,绝大多数,其本身即是在对某问题作直接的解答。因此,读书的第一步,便不能以假设来开始,而只能以如何了解书上所作的解答来开始。 读书真正的目的,有如蜜蜂酿蜜,是要从许多他人的说法中,酿出新的东西来,以求对观念或现实作新的解释,因此而形成推动文化的新动力。在此一大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的交互作用,才占了方法上的主要地位。 1959.01 三 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对唐代文学发展的意见,我并不赞成;但当我看这部著作时,使我很好感动。 我觉得没有问题的地方,他却能看出问题;而且一经他道破,便感到的确是有问题。 看来与问题并无关联的材料,经他一番分析、疏导后,居然引出了解决问题答案的线索,终于得出可以承认的结论。这对我的启发性太大了。 其次,给我启发性很大的便是王怀祖的《读书杂志》。 马浮先生的《尔雅台答问》,是近三百年来最特出的一部著作,可与熊十力先生的《十力语要》相提并论。 1974.11.01 四 一个人读了书而脑筋里没有问题,这是书还没有读进去,所以只有落下心来再细细地读。读后脑筋里有了问题,这便是叩开了读书的门,所以自然会赶忙地继续努力。 1959.10.01 五 所以先生(注:熊十力)很知道佛老的玄学,在小知俗学中,容易成就声名。但他终不以一己声名之私,忘对国家民族所应尽的责任,他中年以后,志之所存,皆集中在以儒家的文化学术救世的这一点,这是与宋明诸大儒,多由佛老回归儒术的动机,不期而合的,此之谓大节。 1973.03.27 六 做人文科学研究的人,首先要求有一个由“忠于知识”而来的勤勉、谦虚、自信,及“过则无惮改”的态度。 忠有“尽己”及“服从”的双重意义。朱子以“尽己之谓忠;如实之谓信”解忠信两字,意义深远。“尽己”是竭尽自己的一切,而毫无保留地去追求知识。“服从”是绌退虚名、意气、势利、非常不错、人情、世故,唯知识是从。 胡适之先生的一篇讲演稿,内容大体上说治学要“勤”要“缓”。 所谓“勤”除了勤于阅读,勤于搜集外,在写文章时,只要发现有一点缺口,有一点于心不安,便不应轻易放过。所谓“缓”,是指材料没有收齐,观念没有成熟,固然不应轻易动笔。即使觉得材料、观念都已具备了,还应多酝酿一段时间,在脑筋里多转几回圈子,并从与自己意见相反的方向多想想。 “谦虚”,主要是对材料而言。先让材料自己讲话,在材料之前,牺牲自己的任何成见。 “自信”是在深入材料去以后,对任何与材料不符,但被人视为非常不错的说法,都敢站起来替材料讲话。 这是面对知识的堂堂正正的人生态度。 1974.11.01 七 科学中的假设,无一不是先经过严密的探讨、操作而来。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科学的假设。学问的真正功夫,开始正表现在达到非有此一假设不可的这一过程之上。所以这种假设,是已经过了真实的学问功夫所提出的“可能性优选”的假设。提出科学的假设,值得称为科学的假设,谈何容易!胡先生(注:胡适)之所谓“大胆假设”的“大胆”,不知意何所指? 大学的学生,不论做那一门学问,若先从“大胆假设”下手,他们将根本不能下手。而科学方法,便先要告诉人一个可确切下手的地方,有如演几何之先从自明的公理演起一样。又如“小题大做”的“小”和“大”,又是什么意思呢?按着应有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弄清楚,弄清楚了一步,再向前走一步,步步踏实而不蹈空,这是一般做学问的态度。任何学问都有“起步”之处。起步之处“小题”;一步一步的弄清楚,这也不能称之为“大做”。 但找资料,保存资料,并不就是学问。由找资料而走到选择资料,才开始了学问的行程。选择资料的本身就是真正的整理资料;也由此而可以不仅是整理资料,以成其为“学”。“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只算是两头不到岸的口号。 “实事求是”的表现,是知道每一学术的界限,知道个人在学问面前的分寸,因而先把自己所信所学的,清清楚楚地拿出来,对于自己所不信不学的,能“批判”便“批判”,不能批判便采“慎言其余”的态度,而不要趁口快去打倒。 1954.01.13 八 决定如何处理材料的是方法;但决定运用方法的则是研究者的态度。 在研究自然科学方面,因为研究的对象和研究者的真实生活,有距离,于是他的真实生活的态度,和他走进实验室时的态度,也可以形成一个自然的隔限,而不易受到现实生活态度的影响。 并且自然科学的真理,其证明是来自对象的直接答复。所以一经证明以后,便没有多大的争论。 研究人文科学,则研究的对象与研究者真实生活的态度,常密切相关;于是在真实生活中的态度,常能直接干涉到研究时的态度。 要使我们的真实生活态度能适合于研究时的态度,大力度优惠限度,不太干涉到研究时的态度,这恐怕研究者须要对自己的生活习性,有一种高度的自觉,而这种自觉的功夫,在中国传统中即称之为“敬”。 敬乃贯彻于道德活动、知识活动之中的共同精神状态。 求知的最基本要求,首先是要对于研究对象,作客观的认定;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应随着对象的转折而转折,以穷究其自身所含的构造。 就研究思想史来说,首先是要很客观地承认此一思想;并当着手研究之际,是要先顺着前人的思想去思想,随着前人思想之展开而展开;才能真正了解他中间所含藏的问题,及其所经过的曲折;由此而提出怀疑,评判,才能与前人思想的本身相应。 1959.10 九 我觉得每人应先选定一部古典性质的书,把它读通。不仅要从训诂进入到它的思想,并且要理解这种思想的历史社会背景;理解在这些时代背景下著者遇到些什么问题,他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了解他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遇到些什么曲折,受到了哪些,因而他把握问题的程度、及对问题在当时及以后发生了如何的影响;并且要了解后来有哪些新因素,渗入到他的思想中,有哪种新情势是对他的思想发生了新的推动或制约的力量,逐步地弄个清楚明白,以尽其委曲,体其甘苦,然后才知道一位有地位的著者,常是经历着一般人所未曾经历过的艰辛,及到达了一般人所未曾到达的境界。 受到由著者经历所给与读者的训练,而将自己向前推进一步。 由此以取得在那一门学问中的起码立足点。 1959.01 一〇 西方的哲学著作,在结论上多感到贫乏,但在批判他人、分析现象和事实时,则极尽深锐条理之能事。人的头脑,好比一把刀。看这类的书,好比一把刀在极细腻的砥石上磨洗。 1959.10.01 一一 只有读组织严密的思想性著作,才能养成自己的思考能力,逻辑教科书是没有大用处的。 只有读论证精详的考证性的著作,才能养成自己的考证能力,决不应仅靠方法上的说教。 同时,真要看懂他人的著作,要靠自己的功力。而选择名著,反复用心去精读熟读,一寸一寸地把握其中的纲要、条理及取材、推演的方式,是培养功力的不二法门。 1974.11.01 一二 一部重要的书,常是一面读,一面做记号。记号做完了便摘抄。我不惯于做卡片。卡片可适用于搜集一般的材料,但用到应该精读的古典上,便没有意思。书上许多地方,看的时候以为已经懂得;但一经摘抄,才知道先前并没有懂清楚。所以摘抄工作,实际是读书的水磨工夫。 摘抄一遍,可以帮助记忆,并便于提挈全书的内容,汇成几个重要的观点。 1959.10.01 一三 民国三十一年军令部派我到延安当联络参谋,住在窑洞里的半年时间,读通了克劳赛维兹所著的《战争论》,但又从此把它放弃了。这部书,若不了解欧洲近代的七年战争及法国从革命到拿破仑的战争,以及当时德国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哲学背景,是不可能接近了解他的。在延安读这部书,是我的第三次。这一次偶然了解到他是通过哪一种思考的历程,来形成此一著作的结构及得出他的结论;因而才真正相信他不是告诉我们以战争的某些公式,而是教给我们理解、把握战争的一种方法。 凡是伟大的著作,几乎都在告诉读者一种达到结论的方法,因而给读者以思想的训练。 1959.10.01 一四 只要能成为一种知识便应当有若干共同的特性: ,它是可以经验得到的。 第二,它是合理的,因而也是有秩序的。 第三,它是客观的;或可以客观化出来的。 第四,它纵使极精极深,但可以通过一条路径去接近、把握,因而是可以学习的。 追求知识的目的,不仅在积极地学到某些知识,同时也是训练自己的思考,由浑沌而进入明确,由杂乱而得到条理。 把杂乱的材料,加以处理,以建立某种秩序,这便是知识。 有的是知识以外的学问,有如道德、宗教、艺术等,它们的自身并不是知识;但当我们把它当作研究的对象时,依然首先要通过知识去加以处理。由研究而转移到将其实现时,才由知识的活动,转移为实践的活动。 1966.02 一五 做学问最基本的工作,首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把资料加以消化。当以某一问题为中心而开始收集资料时,由此一资料而涉及彼一资料、辗转牵涉,便会头绪纷繁、出入互见;此时写一篇文章以便把头绪加以清理,把出入加以比较,这是整理资料的一种最切实而妥当的方法。 1956.06 一六 一切都要由基本材料下手,在基本材料上立根基。 找材料再勤,也必有遗漏,必有继续发现。假定我的考证是正确的,则继续发现的材料,都会为我作证。假定考证错误了,继续发现的材料,都会成为我的对头。 我对《孝经》成立年代的考证便遇到后面的情形,逼得我只有认错。 1974.11.01 一七 言学问,必以“积”为基本的功夫。 “积”,一定是由一点一滴着手;积是与时间成正比例,时间愈久,在学问上便积累得愈多。 积的动力,还是朱元晦所说的,“心便爱了”的“爱”。假使一定要说学问上也有天才的问题,则有无天才,表现在对学问的爱与不爱。 学问基本表现在“识力”上。任何有关材料,到自己面前,都能判别它的分量,发现它的意味与问题;将零碎者加以合乎逻辑的贯通;将隐秘者加以自然而合理的显露;自己犯了错能反省出来,若经他人指出,便自然而然的以感佩的心情来接受、改正,此之谓“识力”。 一个人所得知识的妥当性,决定于他识力的高下。 识力主要是来自以渐来消化所积的材料。积有如牛的吃草,渐有如牛的反刍。积的心理状态是穷搜远绍、较量锱铢。渐的心理状态是心平气静,从容寻绎。在寻绎中有反省,在反省中再寻绎。 渐必须来自积。必须积而又积,渐而又渐;积以终身,渐以终身。 由积与渐的功力之差异,表现于文章时,是尖新、奇崛、平凡的伟大三者间的差异。 1981.07.05 一八 “观念”,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客观事物,由观察、追索而来的自己的一种观点。简言之,是客观事物在一个人的主观上所起的肯定性的反映。若纯就求知的学问上说,则观念是一个人求知的结果。但这种结果,又会回头去作一个人求知的导引。因此,一个人的求知的成绩,实际是由他的观念所决定的。 只要是在学术上真有贡献的人,他一生治学的过程,即是自己的观念,不断的结成与解消的过程。不让在自己主观中所结成的观念变成信仰,使它随时接受客观事物的考验;一有扞格,立刻解消原有的观念,以顺从客观事物,吸收客观事物,以结成新的观念。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观念的解消,实际即是观念的充实、丰富。 1963.09.08 一九 读中国的古典研究或研究中国古典中的某一问题时,我一定要把可以收集得到的后人的有关研究,尤其是今人的有关研究,先看一个清楚明白,再细细去读原典。因为我觉得后人的研究,对原典常常有一种指引的作用,且由此可以知道此一方面的研究所达到的水平和结果。但若把这种工作代替细读原典的工作,那便一生居人胯下,并贻误终身。看了后人的研究,再细读原典,这对于原典及后人研究工作的了解和评价,容易有把握,并常发现尚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1959.10.01 二〇 我们对古典的理解,必须由文字的训诂,以进入到精神的体认和思辨的分析、综合,才算完成了理解的过程。 1968.07.11 二一 希望治国学的人,能从西方的学术训练中,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能从现实的人生社会的体验反省中,恢复自己的价值意识,才能在现代学术的基础上重新来讲中国传统的学问,这是一件艰巨而长期的工作。 1960.05.01 二二 今日研究中国文化,较之研究西方文化,每一门学问,都建立有可靠的基础的,要困难得多。 但也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只要摸到了门径,下三、五年工夫,便能提出新的贡献,在学术上可以站了起来。因为从现代学术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是原料而不是制成品。把原料作成制成品,比以新制成品去压倒旧制成品要容易得多。 应养成思考、判断的能力,要多作比较的研究;这除了要先精读几部中国古典,还要弄通一种外国语言,切实读点西方的古典,并不断与时代有关的思想,保持接触。在西方典籍的阅读中,培养治学的方法;在西方的文化问题、思想问题中,反映出中国文化自身的问题,及其在世纪文化中的地位与贡献。 1962.06 二三 历史的真实,即是人类所遭遇的问题的真实。一部《史记》,便是在“见其表里”中写出来的。 每一个人,由心理到私生活,由私生活到社会生活,都有表层,及藏在表层下的里层。表里一致的是真。里层与表层发生距离时,里层是真,表层就掺了假。一般地现象,政治社会的地位愈高,表里的距离就越大,以致社会不能看到里层的真,而只能看到表层的假。 在上的人,以假相加;在下的人,以假相应;整个局势,成为假戏,而装扮作真唱的场面。但在假戏后面,却有一股见不得人的暗流,也即是里层的真,在决定历史的命运。 此时,只有智慧很高,心灵特敏的人,才能“具见其表里”,以照出历史的真相与问题。这是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真正抱有澄清之志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980.12.04 二四 萧先生(注:萧一山)感慨地说:“历史中的小事,有真有伪;但历史中的大事却必然是真的。学历史的人,应先把握住历史中的大事,再由大事以权衡比较小的事。现实风气,一开始便纠缠在小事的真伪之争里面,这如何能把握到历史。” 1978.07.18 二五 我国史学传统“《春秋》一字褒贬”之说,所给予史学的纠缠与歪曲的影响,殆有类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1955.06.15 二六 我觉得抄书是写文章的起点。因为你想抄某一篇、某一段东西的时候,已经是初步发生了选择的作用。所以也是在收集资料时的初步整理工作。 1956.06 二七 当你有某种感想,经过初步的思考而觉其值得写出,你便决心将它写出时,你的思考力便随着文章的展开而展开,随着文字的锻炼而锻炼。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在写的经历中对问题所发掘的深度和广度,决非开始拿笔时所能想到。 “写”是发展锻炼思考的重要方法。 以写的方法来发展思考,锻炼思考,有同于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演算。 1956.06 二八 我才慢慢知道,文章的好坏,不仅仅是靠开阖跌宕的那一套技巧,而是要有内容。就一般的文章说,有思想才有内容,而思想是要在有价值的古典中教育、启发出来,并且要在时代的气氛中开花结果。 1959.10.01 二九 论文与诗词不同。诗词主要表达个人之感情,他人心目中之工拙,可以不计。论文则以被论及之对象为主体,涉及理论者,唯理论可以驳之。涉及证据者,唯证据可以驳之。此学术之所以为天下之公器也。 弟年来常感到必有学术之良心,而后可以运用科学之方法,然后可以进入某一学问之藩离。 1973.03.01

主编推荐

本书将向我们展示:我们该学会如何读书?我们该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叫以现代儒家视野,审慎地看待文化与人生?

·锻造人文的素养与内功,睁眼看世界,开眼观现世。

·他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是熊门的弟子;但他“不甘心只做一个儒家”;面对人间世,立足儒门中,他以传统“士”的自觉,不断践行“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

·新儒家所关心的,不止是心性,徐复观是所有新儒家中,相当具现代意识以关照现实的学者,在一定意义上,他或可算是相当接近以“思想史研究”为追求的学者。

·初学者能够通过阅读徐复观的文字思想,以知学术之轨辙与治学方法之门径。
 

精彩内容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为新儒家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的语粹汇编文集。本书由复观先生之子徐武军先生手订,所选择语粹段落皆出自复观先生全集,并分类列次,以“读书和研究的态度与方法”、“知识分子”、“教育”、“文化”、“艺术”、“文学”、“历史与思想”七编作纲,每大类下再各续以目。虽为选录,但以编者对著者之了解,确已将此书编成一完整之系统,全面的展现了徐复观先生的学问气象。至于妙赏洞见,则更是俯仰即拾,为后学读者充分展示学问轨辙及规模宏阔。

媒体评论

  徐先生乃斯世之英豪,他已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