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不起的盖茨比9787108064455
  • 了不起的盖茨比978710806445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了不起的盖茨比978710806445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6.85 4.3折 39 全新

库存3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 菲茨杰拉德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4455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9707416

上书时间2025-01-0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美国著名作家、编剧,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主要作品有《人间天堂》(1920)、《美与孽》(1922)、《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夜色温柔》(1934)、《最后的大亨》(1941)等。

杨博,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文化批评,主要研究成果有论文《美国近代媒体对青年华人的形象建构》《美国媒体中袁世凯形象的嬗变》《“客卿”蒲安臣》等。

目录
导读 爵士时代的乐与失
进一步阅读书目
作家生平及创作年表
了不起的盖茨比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附录
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情节大事年表
二 《了不起的盖茨比》创作和出版大事年表
三 关于书名
四 关于地理
五 关于小说《赦免》
六 菲茨杰拉德早期手稿中的第七章选段
七 菲茨杰拉德为小说重版所作的序言
译后记 菲茨杰拉德的语言艺术杨博 ??


内容摘要
    导读

     爵士时代的乐与失

     程巍

     1

     很少有作家自信或盲信到认为自己可以仅仅凭一部薄薄的小说获得不朽的文学声名,为此他宁可将自己的其他作品统统付之一炬。而一部薄薄的小说要获得不朽的文学声名,主要不在于它所提供的广博的内容――说起广博的内容,这恰恰是它的弱势――而在于它对有限内容的高度复杂的叙述方式,即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性。因而,它真正诉诸的不是追求情节丰富性的普通读者,甚至不是不断挖掘其“意义”的批评家,而是同为“手艺人”的作家同行:同行之间只看技巧,只看你如何描绘,而不是描绘什么。作为小说艺术家,而不是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可能宁愿用自己的《战争与和平》再加上《安娜?卡列尼娜》来换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让-保罗?萨特隐晦地把自己对阿尔伯特?加缪《局外人》的文学妒忌化作一篇才华横溢的批评文章,并由此意识到自己在小说技艺上无论如何也超不过这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后生,而当今无数的作家宁可死上一千回,只要自己能写出一部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媲美的小说就行。同行的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技艺上的钦佩和妒忌。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生前就把自己渴望的不朽的文学名声危险地寄托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薄薄的小说上。按他的说法,这部小说才真正体现了他的“原创性”――不幸,这部小说自出版一直到他去世,十五年间,两次印刷的两万三千多本却只陆续卖出了两万本,还有三千本堆在出版商的库房里发霉,让他沮丧万分。他在给妻子的信中悲鸣道:“难道我被遗忘了吗?”他没有被遗忘,而是被搁置了。奇怪的倒是菲茨杰拉德竟想以自己真正的原创性来获得普通读者的立即认可,殊不知普通读者常常一头雾水地面对那些超出了他们既定的文学感知模式的真正的原创作品,能够发现原创性的往往是在“技巧”这个布满了许多世代以来的同行们留下的纵横交错的足迹的荒凉原野上试图摸索出一条新路的作家同行。因而,当某个下午,他惬意地在沙发上坐下,从新买的一摞小说作品中随意拿下一本,翻开第一页,读到“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震惊之余,他立刻悲剧性地想到自己的一条路被堵死了,他不可能再以这个美妙的句子开始自己的一部小说,甚至书桌上昨天还令他得意洋洋的自己的一篇刚完成的小说稿如今也变得黯淡无光,让他恨不得揉成一团,丢进纸篓里去。

     一个试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原创性的作家,就像跳高运动员,每一次都必须刷新自己,因此,最终等待他的必定就是一场失败,无论他当初多么成功――早年越成功,晚景就越凄凉――这就像加缪《约拿,或工作中的艺术家》中那个陌生的行家关于约拿的评论:“一个艺术家退步了就是完了。”这个世界上最为绝望的事情是不断挑战自己,以自己为敌,新的高度一旦设定就已成为旧的记录,而他又不满足于平庸,直到精疲力尽,灰心丧气,创造力与意志力双双离他而去,他像行尸走肉一样偶尔装出虚假的姿态,好让自己和别人相信自己还能创造出下一部杰作。以下一大段描绘,几乎是每一个挣扎在原创性的渴望中的艺术家的写照,那是一种真正的颓废,哀莫大于心死:

     有一段时间,他停止了工作,陷入沉思。如果季节合适的话,他会对着实物画的,不幸的是,快入冬了,开春之前画风景画是困难的。他还是试了试,随即放弃了,严寒直透到他心底。他一连几天待在画布旁,经常是坐在旁边,或伫立在窗前;他不画了。他那时养成了早晨出门的习惯。他计划画一幅静物速写、一株树、一幢歪斜的房屋、随意瞥到的一个侧影。一天过去了,他什么也没有画。相反,最微不足道的诱惑,如报纸、一次邂逅、橱窗、一杯咖啡的热气,却吸引住他。每天晚上,他都感到良心不安,摆脱不了,却又自己原谅了自己。他要画,这是肯定的,经过这一段表面上的空虚之后,还要更好地画。他是在内心里工作,如此而已,福星会走出这晦暗的迷雾,焕然一新,灿烂辉煌。在等待中,他泡在咖啡馆里,他发现酒精使他兴奋,如同他在那些大力工作的日子里一模一样。那当儿,他想到他的画,心头涌起唯独在孩子面前他才会萌生的那种温柔热烈的情感。喝到第二杯白兰地时,他重新在自己身上发现了那种令人痛苦的激动,使他同时成为世界的主人和仆人。只不过他是在虚无中享受着它,闲着双手,没有把它放进一幅作品中去。然而,正是这一点最接近他为之生活的欢乐,

     他现在坐着,想入非非,在烟气腾腾、声音嘈杂的地方消磨时日。

     《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年4月在纽约出版,评论界对之毁誉参半,且坊间忽有传闻,称女主人公黛西的形象塑造“明显剽窃了”女作家薇拉?凯切的小说《失踪的女人》(1923年9月出版)中的玛丽安?弗里斯特。说一个艺术家“剽窃”,等于以一种羞辱的方式否定了他的全部价值。深为流言焦虑的菲茨杰拉德于是将这部小说最初的手稿片段(大致写于1922年7月至次年7月之间)寄给薇拉?凯切,以自证清白。他4月底就收到了凯切的回信,信中称她酷爱《了不起的盖茨比》,同时证明自己并未从其中发现任何剽窃痕迹。

     P1-5

主编推荐
盖茨比之所以“了不起”,正是源于他在纸醉金迷的美国东部保持了中西部人的本色,正是源于那种永葆希望、矢志不移的敏感和热情,源于他浪漫地活在一个自我构建的理想世界之中。菲茨杰拉德塑造的这位了不起的文学形象,可能也是每个人心中似乎已然失去但可能不断闪回的自我。

精彩内容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幅描绘美国20世纪20年代这个经济少见繁荣,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至上的“爵士时代”的精美画卷。这种浪漫和写实的浑然天成的结合构成了这部伟大作品的主要写作风格之一。而且,作者通过对人们的思维、态度、举止和风尚的机智敏锐的观察,大量使用象征手法,并借由时空的转换和叙述角度的转变,展示了梦想的魅力与幻灭、爱情的甜蜜与痛苦、纵情的理念与虚妄的现实、永恒与无常、东部与西部、现代与前现代、新教伦理与其他教义、单一和多元、保守和自由、“盎格鲁-撒克森裔”白人和其他种族、“上层阶级”和普通市民以及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多重矛盾。因此,《了不起的盖茨比》经常被视为“考察美国社会历史的具有靠前影响的原始资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