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0.74 4.3折 ¥ 48 全新
库存225件
作者刘仁庆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0305643
出版时间2020-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1701829
上书时间2024-12-31
刘仁庆,湖北武汉人。1959年8月毕业于广州华南工学院(现名华南理工大学)。曾任北京轻工业学学院(现名为北京工商大学)化工系教授。从1960年开始业余从事科普创作,著有专著多部,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科普文章,共计700多万字。
一 吃之味(吃,塞进嘴巴的习惯动作)
二 穿之源(穿,对人体做全方位包装)
三 用之妙(用,帮助自己扩大本领的东西)
四 住之趣(住,让身心能够活动的地方)
五 玩之乐(玩,没有负担的游戏)
主要参考书目
白沸汤中滚“雪花”——豆腐
记得有位作家曾经这样称赞道:豆腐,乃吾国餐桌上常见的、国人爱吃且吃不厌的一种副食品也。明代诗人苏平写的《豆腐诗》中说:“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白沸汤中滚雪花。”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卓越的革命家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一文的结尾写道:“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永别了!”从这些事例来看,豆腐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亲近,又是多么耐人寻味啊!
看华夏历史,从古到今,豆腐一直扮演着平民化价格、贵族化享受的盘中风味,它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食物之一。几乎人人都品尝过豆腐,你可能也十分喜欢吃豆腐。可是,豆腐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做出来的?它有什么营养价值?你可能还不十分清楚。那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豆腐的源起之说
豆腐在古代被称为“福黎”,意思是早晨“天赐”下来的食物。南宋诗人陆游的《剑南诗稿》称豆腐为“黎祁”,在《邻曲》一篇中自注云:“黎祁,蜀人以名豆腐。”因腐字本有“腐烂、腐朽或腐败”之意,故古人尽可能将“腐”字回避,似嫌豆腐之名不雅。随着时间的流逝,豆腐之名亦有多次的更换,曾称为“来其”“甘旨”“无骨肉”等;又因古语称大豆为“菽”,豆腐还有过“菽乳”“戎菽”“小宰羊”等多个别名。
至于豆腐的起源,有好几个不同的说法,但流传最广的是,豆腐由西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发明。公元前164年,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建都于寿春(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组织编著了《淮南子》一书,此书诡谲渊博、包罗万象,是对汉朝初期数十年社会政治思想和科技实践的总结。刘安门下有食客、方士数千人,其中以苏非、李尚等八位最有学问,深得刘安的赏识,被称为“八公”,用现在的话说是“八大金刚”。
淮南王怎么会发明豆腐呢?原来秦汉以来,时兴炼金丹、“黄老之术”、炼制长生不老药。炼金丹说得通俗一点,类似于现在的化学实验。刘安在“八公”等人的帮助下,迷于朝夕修炼。有一次,刘安的母亲卧病在床,几日少餐,没有胃口。他素知母亲喜好食用黄豆,怕黄豆粒硬有碍食用,便命人将黄豆磨成粉,加水熬成汤,以便让母亲饮用;又怕食之无味,本想加点盐来调味,没想到抓错了,把石膏当盐放入了汤中,豆乳居然凝结成块,这就是最初的豆腐。
很难想象刘安与“八大金刚”第一次面对豆腐时的表情:是害怕还是惊喜?其中肯定有一位“不怕死”的食客说:“我先来尝一尝!”随后便喊出了“此乃天下之美味也”。由于刘安是位炼丹家,因此当豆腐雏形产生后,他便与方士们共同商量,而后又经过多次试验之后,终于发现盐卤或石膏可使豆乳凝固成豆腐,用以烹煮,十分可口。从此豆腐也就在民间开始流传,豆腐的发明权便记录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
据报道,1959年到1960年间,在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曾发掘了两座汉墓。在一号汉墓中发掘出大面积的画像石,石上有豆腐坊石刻。这是一幅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食品的生产图像,考古专家认为,此石刻画可以证明,中国豆腐的制作不会晚于东汉末期,这为汉代已开始生产豆腐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
本书收入的82篇短文, 从日常生活出发, 按照吃、穿、用、住、玩的次序, 用讲故事的方式, 配以插图, 介绍了一个个有趣的小发明, 在丰富生活知识、解析疑惑问题和揭示科学原理等方面, 为读者提供点滴帮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