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1.13 6.0折 ¥ 68 全新
仅1件
作者孟烈著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42999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4958393
上书时间2024-12-31
孟烈,1931年生于沈阳,原籍辽宁台安,毕业于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影视剧作家。曾任龙江电影制片厂编导、副厂长,黑龙江电视台电视剧部编导。黑龙江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有电影《冰景奇观〉(编导),《侠女十三妹〉(编剧)、〈雄魂〉(编剧)。电视剧〈雪城〉(编剧)、《湖南和平起义》(编剧)、《黄克诚》(剧本总撰),电视系列片〈中国影星》(联合编导)。其电视作品曾获“金鹰奖”“飞天奖”“银屏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奖项。2006年,荣获黑龙江省文艺终身成就奖。除影视作品之外,还曾发表过许多文学作品及哈尔滨城史研究论著曾策划、主编《画说哈尔滨〉等多部历史画册,并受聘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
第1章 闹市枪声
第2章 佛刹之夜
第3章 明枪暗箭
第4章 旧谊重温
第5章 扑朔迷离
第6章 斗角钩心
第7章 风云突变
第8章 破壁冲霄
第9章 东方之梦
第10章 一仆二主
第11章 离乱情缘
第12章 沈空忆旧
第13章 炸后硝烟
第14章 追魂夺命
第15章 旧业重操
第16章 港口伏击
第17章 妙计脱身
第18章 租界护符
第19章 血案沉冤
第20章 惊天逆转
第21章 冤家路窄
第22章 三遇杀手
第23章 高层谈判
第24章 火日行动
第25章 密使北上
第26章 断线结网
第27章 密林深处
第28章 说客临门武元
第29章 往事如烟
第30章 轰动世界
附录 范斯白考
初版后记
再版附言
一座城市便是一部历史,只要稍加浏览,即可知该城的既往变迁。那密集的建筑,交织的街道,仿佛都在向人们讲述着什么。它们恰似这部史册的字字行行,凝固地记载着这里的千秋荣辱与百年衰盛。作为大都市来讲,哈尔滨的历史较浅,它不像中原地区那些名城故郡,历史上既无哪朝帝王于此建都定鼎,亦无藩镇诸侯在这里割据称雄。它作为一座城市在地图上出现,距今刚过百年,就连它荣升省会那也还是不太久的事情。但在近代史中,它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这可就有其特殊的原因了。是中东路的修建与松花江的通航,使它一跃成为水旱码头;北方盛产的木材、大豆等物产于此集中外运,促使它商业繁荣;俄国沙皇把它选作侵华总埠,日本军阀将其定为北进基地,两强争霸抬高了它的政治身价;早在民国元年(1912年),中东铁路局就与英国通济隆公司签订了全球客票的联运合同,客货运输可以东抵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西达里斯本,横贯欧亚,成为联结太平洋与大西洋之大陆桥的重要枢纽;地处民族文化的边缘,却是接纳西方文化经俄罗斯输入之门户,成为欧亚文化的北方融汇点。这种种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地理等原因,乃使一个名难考证的江畔渔村举世皆知,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便迅速跨人大都会的行列。
到过哈尔滨的人都说它有独特的风韵,充满了异国情调,这种印象大约首先来自那些洋味十足的欧式建筑。它好像是一个建筑艺术的博览会,从古希腊、罗马,到波斯、拜占庭,由中世纪、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新艺术流派,各个时期的代表样式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它们被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美轮美奂,相映增辉,蔚为壮观。在20世纪的20年代,它已经成为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当时这里曾有22个飘扬着各自国家旗帜的领事馆,其中有5国设的还是总领事馆;这里曾居住着56个国籍的十几万侨民,开设了1000多家外国商号,建立了54座供奉着不同神祗的教堂,还有各种祈祷所和修道院,最多时达到过70多所。这里不仅有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还有伊斯兰教、天理教、巴布教、日本神教,更少不了佛道两教。彼时的哈尔滨,真乃诸神共聚、列国同居,华洋杂处,欧亚相邻,实为历史特殊安排的一个多彩世界,也就难怪它会赢得“东方小巴黎”之誉了。
正由于哈尔滨有比较复杂的国际背景,所以才在1920年被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宣布为东省特别行政区。特别区果有其特别之处,特别到一座城市并行两种交通规则:在傅家甸(即现在的道外区)车辆要靠左行驶,而到了新市及埠头区(即现在的南岗区和道里区)则车辆一律要右侧通行。所以无论是汽车、马车、自行车,都要在跨线桥上自行调整走向,改变左右侧的关系以适应“一城两制”,你说热闹不热闹?
哈尔滨最热闹的时候,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列强进行武装干涉,纷纷派兵来此。当时有美、英、法、日、意、比等国的精锐,外加在欧洲战场上倒戈降俄的捷克军团,还有白俄将领临时招募的“远东义勇军”,他们打着“协约国军”的旗号在此集合,共同进军西伯利亚。这是一支真正的杂牌军,就连段祺瑞的北洋政府也派南苑新编混成团的4个加强营,赶来助阵。这支“多国部队”到哈尔滨后,今天演习,明天阅操,不是飞机试航,便是打靶练炮,乒乒乓乓,好不热闹,真使哈尔滨人眼界大开。那些俄罗斯帝国的忠实臣民,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忙于欢迎欢送、募捐慰劳,又是集会游行,又是祝捷祈祷,或慷慨激昂地演说,或声嘶力竭地喊叫,着实狂热过一阵子。怎奈那些威风凛凛的协约国军实乃银样锱镦枪头,上阵就“卷刃”连吃败仗后纷纷溜走,这出热闹戏也就随之闭幕了。在武装干涉失败之后,资本主义列强又给哈尔滨加上了一个神秘的头衔一一国际间谍活动中心。各帝国主义国家的间谍机关,环绕苏俄建立了反苏反共的国际情报网,并在波罗的海、东欧和远东,形成了三个间谍活动中心,那就是里加、布拉格和哈尔滨。各国特务组织都派出了强手来此角逐,他们以变来变去的身份,拿着各式各样的护照,干一些不可告人的勾当。秘密战争始终在这里激烈地进行着,只不过鲜为人知罢了。“九一八”事变之后,哈尔滨便成为日本军谍机关实施“北斗谋略”(即针对北方的间谍行动)之指挥中心,这里依然是秘密战争的重要战场。
……
本书以范斯白的真实事迹为经,以二三十年代的复杂政局和社会逸闻为纬,写成现在这样的历史纪实小说。作者力求保持真实但不束缚笔墨,忠于史料而又有所演绎。既属历史纪实,便应真实可考,主要人物与基本情节都必须真确,任何随意编造都将损害其价值。然而,小说又毕竟是小说,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照搬史志,必然会有某些在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处理。处理方法无非是尽量去丰富它的细节,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强化悬念,以增强感染力和可读性。
一座城市便是一部历史, 只要稍加浏览, 即可知该城的既往变迁。那密集的建筑, 交织的街道, 仿佛都在向人们讲述着什么。它们恰似这部史册的字字行行, 凝固地记载着这里的千秋荣辱与百年衰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