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比较研究(精)/生态城乡与绿色建筑研究丛书9787568058971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77.37
1.9折
¥
39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兰兵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58971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0521382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兰兵,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副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物理实验室的设计与施工,试验与创新能力培养。在多个建筑学相关的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为什么研究中美两国建筑能耗
第二节 概念与释义
第三节 比较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中国能源消费的基本事实和预测
第五节 中美建筑气候分区
第二章 中美建筑能耗调查与统计
第一节 美国的建筑能耗调查与统计
第二节 中国的建筑能耗调查与统计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发展简史
第一节 美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发展简史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与实施机制比较
第一节 标准化制度
第二节 基础研究
第三节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编制
第四节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思路比较
第一节 中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思路
第二节 节能率目标的误读
第三节 美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思路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体形系数的逻辑与应用
第一节 概念的定义
第二节 概念的实质
第三节 体形系数限值的变化
第四节 体形系数的误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达标途径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的两种达标途径
第二节 ASHRAE 90.1标准中围护结构的三种达标途径
第三节 美国IECC标准中的围护结构的两种达标途径
第四节 中美标准两个典型气候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规定性指标比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后记
附录A 图表索引
附录B 我国颁布的关于建筑节能的主要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列表(以颁布时间为序)
附录C 我国现行55项建筑专业设计标准及颁布和更新时间表中标准代号与标准名称对照
附录D ASNRAE 90.1—2013标准的主要内容目录结构
附录E IECC2012标准中商用建筑部分的内容目录结构#(!
附录F 英文技术报告
附录G 其他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控制建筑使用能耗的起点。美国在1975年发表了世界上部新建筑节能设计及评价标准,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稳定。我国自1986年颁布施行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北方到南方,从居住建筑到公共建筑,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国土和建筑类型,建筑节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中美两国同样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加之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美国同类标准有着较强的渊源关系,在建筑节能成为我国基本国策的背景下,本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中美两国同类标准的异同及产生的缘由,以及这些异同对标准的编制与实施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未来发展和更新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
主编推荐
中美两国在能源方面的自然禀赋差异较大,整体经济发展和人均生活水平差别巨大,社会和政治制度迥异,建造传统不同,建筑技术路径和水平的差异,过去、当今及未来所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都差别巨大,等等,但这些都不妨碍我们厘清技术和技术背后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制度的区别,通过比较的方式,有助于认清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建筑节能形势及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汲取美国和其它优选国家在节能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解决方案和思路,避免教训,使之成为我国在解决相似问题的前车之鉴和它山之石,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节能发展道路,对我国节能事业的继续高质量发展将十分有益。因为技术性的问题总是相似的。
精彩内容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控制建筑使用能耗的起点。美国1975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新建筑节能设计及评价标准,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稳定。我国自1986年颁布施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北方到南方,从居住建筑到公共建筑,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国土和建筑类型,建筑节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中美两国同样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加之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美国同类标准有着较强的渊源关系,在建筑节能成为我国基本国策的背景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中美两国同类标准的异同及产生的缘由,以及这些异同对标准的编制与实施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未来发展和更新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
媒体评论
中美建筑能耗统计及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比较研究中美两国在能源方面的自然禀赋差异较大,整体经济发展和人均生活水平差别巨大,社会和政治制度迥异,建造传统不同,建筑技术路径和水平的差异,过去、当今及未来所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都差别巨大,等等,但这些都不妨碍我们厘清技术和技术背后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制度的区别,通过比较的方式,有助于认清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建筑节能形势及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汲取美国和其它先进国家在节能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解决方案和思路,避免教训,使之成为我国在解决相似问题的前车之鉴和它山之石,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节能发展道路,对我国节能事业的继续高质量发展将十分有益。因为技术性的问题总是相似的。
中美两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发展历史比较,以求探究和比较两国在编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背景,以及两国同类标准自身发展和更新的历史。研究发现两国在开始建筑节能历程的初始条件和初衷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两国的政治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建筑节能的基础研究投入和政府承担的角色均反映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发展历史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