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59.88 6.0折 ¥ 9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608540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9元
货号14651249
上书时间2024-12-29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9月,隶属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自然资源部认定的首批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单位之一,测绘乙级资质。现有员工79人.博士3人、硕士4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8人。同时,中心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省级五一劳动奖章”、“青年标兵”、“市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三大光荣使命”、“影响力留学人员”等殊荣人员10人次。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南京市三八红旗岗、南京市文明单位等国家级、省市级集体荣誉70余项,省部级、市级各类城乡规划奖项150余项。
2023年是中心成立20周年,中心用智慧和汗水铸就20年发展不凡历程,以持续服务城市发展、专注行业创新、助力南京高质量发展为战略抓手,奋力绘就城市的时代画卷。新时代新征程,中心将一如既往,踔厉奋发,聚焦“十四五”规划实施,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规划设计力量。
发展中的“城市规划第四支队伍”——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定位和职能探讨
体制改革背景下编研中心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写在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之际
优化乡村公共设施配套体系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怏推动南京高水平应用型学科研究院集群发展
建设紫金山碳中和公园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南京城乡规划发展的演进——兼谈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创新
论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转型”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建库探索
城乡统筹下规划管理工作的改革与思考——以南京城乡统筹规划工作为例
南京实践:从“多规合一”到市级空间规划体系
“六步走”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南京开发边界划定试点探索
三线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南京空间规划从“划”到“管”的探索
统一“标准”、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加快构建全域管控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国上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协同管控”和“要素传导”的新视角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南京创新空间研究
新区新理念新区新模式新区新发展——南京江北新区规划探索与实践
当前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的逻辑矛盾分析
从朴素生态观到景观生态观——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再回顾
南京市城市规划信息化评估与指引之四——从“数字规划”到“智慧规划”
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探索
构建全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数据空间体系——以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平台建设为例
宁镇扬同城化视角下南京东部地区功能重组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专项规划与控规一张图融合工作新思考——基于南京的实践
南京河西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
老城控规到底控什么?——以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城市双修”工作路径创新——南京“城市双修”试点工作经验总结
国内外耕地保护补偿实践及其启示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规划成果新旧用地标准转换中的问题与思考
南京市秦淮区面向实施的城市更新再思索
1引言
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作为中国规划界的新生事物,已迅速在全国多个城市相继得到了组建和发展,如南京、广州、深圳、昆明、苏州等。经过数年来的运作,各地的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有了一些感触,也对自身的职能与定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时适时地梳理、总结与展望,将帮助这一新兴机构更加持续、稳定地立足于国内规划界,并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规划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2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夹缝中的需求
改革开放前,城市规划一直被作为一项从属于国民经济计划的空间技术工具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得到运用;改革开放后,城市规划工作得到了恢复,尤其是自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规划已逐渐演化成为一项独立的政府职能,其制度、机构及技术等各项机制均得到了建立和完善;2000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在总体制度环境上进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阶段。第三个阶段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健全市场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3)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伴随城市规划30年来的发展变迁,目前中国规划界已形成以行政、学术以及市场为代表的三种主导力量,但就这三者的发展来看,仍各自存在相应的不足,也就意味着存在夹缝中的需求,而这将支撑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成长。
首先是行政管理人员的精力有限。在经济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的轨道上,中国城市的建设量持续高涨,规划的审批量也在逐年增加,但作为地方政府职能机构的规划局,其工作人员由于受到国家编制及政府财力的制约,无法与业务量保持同步增长。“量”增长的同时,对规划的“质”的要求也在变化。社会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市民维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保护公共利益、扩大公众参与,以及对上访、诉讼等事件的应对,都是规划职能机构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伴随行政体制改革的深人,政府执政理念和方法更新,城市规划部门面临“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等新的要求。业务量的猛增和对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规划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的应对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无暇顾及其他。
其次是纯学术界研究的不全面,主要表现在对规划的实践性、可操作性等的研究不充分。近年来,尽管以高校为代表的学术界始终高度关注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属性转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的重新认识和定义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的内涵关系以及规划如何成为一种有效的公共政策,仍处于探讨之中,缺少连接理论与实践、学术研究和具体操作的现实途径。
最后是市场中规划院服务的欠缺。城市规划作为市场体制下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在市场环境中对资源分配的调节和安排,包括对有关公众权益的资源,如开敞空间、社区配套用地等进行保护;约束土地使用者的建设行为,降低负面效应发生的可能;为公众参与、行使公民权利提供平台;关注社会公平等。因此,规划编制的进一步市场化和开放化,使得市场化之后的规划院发生了一些转变。一方面,多元化的社会中出现多元的利益群体,而相对强势的利益群体有着更多的话语权,对利润的诉求造成规划院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立场倾向;另一方面,规划院的服务对象由原先的所在城市扩大到全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对其属地提供规划设计服务的专心程度以及项目完成后的后续服务质量。
总的来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造就了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快速城市化的宏观发展环境和规划编制的市场化等多重因素促成了规划设计人员的分化以及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成立。与传统的规划院相比,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以“较少承接市场项目、更加纯粹地为政府服务”为宗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规划资源不足的问题。此外,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从本质上说还是一个公益性的研究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它在政府政策方面有着先天的敏感;作为研究机构,又同时高度关注着理论界的发展。这为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成为理论连接实践、学术研究通往具体操作的桥梁创造了条件。对于城市而言,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作为一个长期跟踪、研究城市的机构,能够在前沿及时地为政府提供相关信息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起到了对市场进行辅助性调控与引导的作用。所以,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成长有其现实的需求,且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并迅速在全国得到业界的认可。
本书为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2003-2023年)来中心规划工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在各类论文竞赛中获奖的以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演讲的30篇优秀论文,重点展示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优秀研究成果,反映中心人持续为南京规划和自然资源事业孜孜不倦的学术探索和研究。论文合集充分反映出新形势下南京城乡规划研究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汇集了南京城乡规划工作的新理念、新做法、新经验,体现了规划的前瞻性、政策性与服务性,希望为我国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汇编成册,一回顾展示20年来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工作者的学术成果;二是期望与城市规划同行交流工作经验,对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提供必要的借鉴和思路;三是期望有更多的人阅读、受益,并了解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