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60.83 4.8折 ¥ 128 全新
库存147件
作者柯英著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6060360
出版时间2024-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7826680
上书时间2024-12-28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尾声
后记
楔子
霜降没落霜,却下了一场雨。
不久,草木枯寂,天地炎凉。
顶儿山庙的钟声反倒显得比往常浑厚了些,钟声从山顶飞出,如无形的刀,一声,一声,削薄了黄昏。
山下是太平堡,钟声隐约传来,吃斋念佛的居士们默念一声佛号,持家的妇妪听到,就知道要做晚饭了。
钟声响了十八下,每天如此,不多不少。紧接着,响起清脆的木鱼声,当、当、当、当,声声幽寂,气韵平和,不急不缓,徐徐如诉。当然,这木鱼声,只有身处山上才能听到。
山下是太平堡,一个山环水抱的村庄。
保子里的甘草老人缓缓步行上了山,大口喘息,顺势坐在山顶洗心亭的石凳上,敞开土黄色纺布衣衫,手指随木鱼声的节奏在栏杆上一下一下地敲。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跛着左脚焦躁不安地走动着,时而朝四处张望。
甘草老人说:“知苦,莫急啊,老和尚一定会来。”“你又没跟人家言传,他咋知道。”知苦怼了一句。
甘草老人轻笑了一下,不再多言,他知道老和尚的本事,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在心里默念几遍,老和尚肯定能卜算到。
过了一阵,远处走来一个身影,黑瘦黑瘦的,像一截移动的焦木。果然苦瓠和尚。
和尚唱声佛号,双手合十施了礼。
甘草坐着举了举手,以示还礼。
知苦好奇地瞄了一眼,又瞄了一眼他背上的葫芦,这与他往日见到的药葫芦不同。和尚偶尔下山施药,常背一个枣红色的花生葫芦,而现在背的是一个米黄色的佛手葫芦。
“夫子,午后我看到一只喜鹊落在禅房前的柳树上,心里一合计,就知道你要来了,刚刚打坐念经,忽地听到你念明的声音,果然是了。苦瓠和尚说。
知苦吃惊地张了张嘴,欲问什么又没问出口。
苦瓠和尚似乎不经意地瞅了甘草老人一眼,对他的病便明白了几分。甘草不说,他也不多问。几十年的相交,他们默契得像比邻而居的两株兰草。
他默不作声坐在甘草老人对面,从背上取下葫芦,又从宽大的僧衣里摸出一个桃核,乌溜溜的,轻轻一旋,开关打开,居然是两个空壳。知苦好奇地拿起,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讶异叫了一声:“酒盅?和尚嘴角一动,笑说:“要不要尝一口?”知苦急忙说:“爷爷病着,不能喝酒。”
甘草微微一笑,知道这个小孙子猴心不定,打发他自己去玩。他要跟和尚畅快说说话。知苦也不耐烦听他们谈经论道,自己跑到亭子外面寻草药、捉蛐蛐去了。
苦瓠和尚从佛手葫芦里倒出两盅酒,一盅推到甘草老人面前,自己手捏一盅,做了个请的手势。
甘草老人干咳两声,苦笑说:“可惜啊,和尚,老夫再也不能陪你畅饮了。’
“贫僧眼里,穿肠而过的不过是一种让人解忧的水而已,既然开怀,何苦不饮?”苦瓠和尚一笑说。
甘草老人呵呵笑说:“和尚又打禅机了。不过也好,有钱难买开怀,能与你对饮一杯,但也无妨。”
说罢,抓起盛酒的桃核,浅浅饮了一口。
苦瓠和尚说:“对嘛,皮囊就是自家的道场,修修补补几十年,到头来,该来的迟早会来。”
甘草长叹说:“是啊,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天道难违。”
苦瓠和尚念声佛号,又说:“苍凉人间,五味杂陈,其实,每个人都病着,都在寻求疗疾养生之药,看开了,便是大自在。”
甘草沉吟一遍,点头道:“和尚开导的是,到了这个年岁,该看开的看开了,该放下的也放下了。”
说罢,甘草拄杖起身,缓缓走到亭子边上,望着山下的太平堡。太平堡三面衔山,弱水绕城而过,窝出一个环抱婴儿之势。曾有方士堪察风水,称此地呈山环水抱、龙争虎斗之势,不出王侯,必出将相。
本书是一部中医药题材的长篇小说。以清末、民国为时代背景,以河西地区太平堡中医馆“甘之堂”传人甘知苦为叙事核心,以中医药经典著作《青囊诀》作为线索,讲述了主人公甘知苦成长为一代中医名家的故事。甘知苦自幼在爷爷潜移默化中学习中医医术与医者品德,后接手甘知堂,机缘巧合下得到《青囊诀》,在当时动荡的时局中明白了医者的担当与民族大义,挺身而出帮助革命者,后来又投身于新中国的卫生事业。反映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医者的高尚品德,还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历史样貌与人文风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