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研究(1978-2018)978752037644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56.07
4.8折
¥
118
全新
库存56件
作者杨林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6440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1312185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杨林玉,湖南湘乡人,1982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博士后,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电影、电影批评理论。出版译著一部,在《民族艺术研究》《文化艺术研究》《现代传播》《电影新作》等期刊上发表电影批评、文学评论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的生长语境
第一节 大陆电影生态与青春电影的发生、发展
一 现代性的建构与反思:作为“规训机制”的青春电影
二 城市化与青春电影的世俗化
三 体制内外/代际之间:青春电影的多重面向
第二节 中国台湾青春电影及其产业环境
一 台湾电影传统及发展态势
二 台湾新电影与青春电影的源起
三 辅导金政策与作为“救市”的青春电影
第三节 中国香港电影的商业策略与青春电影的发展脉络
一 香港电影的产业传统
二 新浪潮与香港“青春类型”电影
三 “青春”+类型与反类型“青春”
第四节 多元融合:21世纪华语青春电影类型的发展态势
一 类型化与“新主流”
二 跨类型青春片的认同建构
三 “元青春”电影的反类型书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空间化的现代性:当代华语青春电影中的城市与乡村
第一节 现代性的规训与质疑:中国大陆青春电影中的城乡对峙
一 现代化进程与城乡美学空间的演变
二 城市—乡村—城市:青春电影的空间政治学
第二节 反思现代性:中国台湾青春电影中的区域建构
一 乡土意识与台北中心
二 本土化之于认同建构
第三节 他者之域:中国香港青春电影中的“镜”与“城”
一 移民与中转站
二 “家园”想象与“混成认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托邦: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空间的后现代转向
第一节 从等级空间到异质空间
一 异托邦视角下的空间性重构
二 流动的空间性:华语青春电影中的空间生产
三 分众的“异托时”:以20世纪90年代“先锋”青春电影的传播为例
第二节 全球化空间:“去地域化”与“在地化”
一 语言之于“在地化”空间的营造
二 “去地域化”的空间:以银幕香港的空间演变为例
第三节 空间政治:从区隔对峙到多元混融
一 从“边界即禁止”到“跨地性”认同
二 地域景观:从“透视”到“散点”呈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规训与反规训:当代华语青春电影暴力—反抗叙事的演变
第一节 从规训惩戒到制造奇观:暴力叙事重心的迁移
一 暴力—规训叙事及其社会语境
二 消费暴力与暴力的“自足”
三 暴力—反抗的美学化
第二节 冲突与妥协:反抗的政治技术
一 反抗作为国家/制度暴力的显影剂
二 软性对抗与拒绝“成长”
三 对抗—和解:父子冲突叙事的变奏
第三节 暴力犯罪:“反抗”意义的建构与消解
一 反压制:银幕暴力的社会动因
二 黑社会:“反抗”的魅惑
三 解构“黑社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往自我: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爱情叙事走向
第一节 无“爱”之爱到探索爱情:爱情叙事的多元化
一 规训—激励机制下的爱情叙事
二 阶层变迁与爱情叙事结构的转换
三 探索爱情:以“第六代”的认同建构为例
第二节 因“性”及“爱”到爱情本位:爱情叙事的驱动力
一 “性”“爱”纠缠到“性”“爱”分离
二 梦想与爱情的两难:现代爱情的自恋情结
三 爱与死:人格化的爱情
第三节 建构与解构:都市爱情童话的两重书写
一 解构中的建构:都市爱情童话的叙事策略
二 颠覆爱情:以《爱情的牙齿》、叶念琛“爱情三部曲”为例
三 童话的重建:爱情作为“疗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构认同:银幕现代性主体的成长之旅
第一节 认同的重建:从“凡人英雄”到“反叛者”
一 “英雄”与“凡人”:20世纪80年代大陆青春电影中的群体认同
二 拒绝规训与重建自我——以大陆第六代导演“成长”叙事为例
三 反成长叙事:21世纪以来华语青春电影的多元呈现
第二节 “寻父”与“弑父”:主体性生产的代际坐标
一 20世纪80-90年代主流华语青春电影中“父”的形象建构
二 “寻父”与“弑父”:代际政治下青春电影的主体性探索
三 资本理性与“崇父”叙事:近年华语青春电影中“父”的强势回归
第三节 终极的寻找
一 后现代的“成长”叙事:“成长”的质疑
二 无休止的旅程:寻找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的生长语境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港台地区和大陆差不多前后开始电影美学革命,电影从意识形态、类型模式的禁锢下解放出来,电影自身的语言特性被发掘。件随着语言形式革新同时发生的,往往是其背后意识形态的裂缝。正如“社会需要叙事,需要叙事建立起起码的对社会事实的共识”,①当旧有共识不能再支撑起对时代变化的解释时,新的叙事就产生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电影新浪潮以及80年代前期台湾新电影运动,对此前被资本/官方主导的电影生态构成一种反拨,开启了“第二历史”②——个人化地表述本土族群的历史、情感体验的历史——的书写,促成了本土意识的形成;相应地(虽然稍滞后于港台地区),80年代大陆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革新运动亦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
除了在现代叙事手法、电影美学及技术方面的探索外,80年代初步形成气候的华语青春电影亦着力于培育青年的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影显青春身体之美,注重青年的自我表达。80年代初海峡两岸及香港不约而同地将开发青春身体之市场价值作为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手段,一贯在性方面保守的大陆电影也在其青春题材影片中凸显年轻男女主人公的性魅力(典型的例子如《庐山恋》中张瑜饰演的女主人公时尚性感的装扮)。对青春身体自在之美的关注也是青年主体意识萌生的表现,青春电影产生的前提正是基于青年主体意识的形成。而自我意识申张的适度空间亦是80年代的语境所允许的。80年代大陆地区改革开放,一方面新主流意识形态询唤有革新意识的青年主体,另一方面苏联、东欧以外的西方电影理论、思潮涌入,给电影界带来冲击,即便处在国营体制下,大陆青春电影籍参预新秩序建构亦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强烈的青年自主意识。港台地区则从、80年
代中期开始,大制片厂逐步走向解体,独立制作日益成为主流。处在大工业制度之外,年轻导演获得独立执导机会,亦意味着获得了自我表达、自由探索的机会。
至90年代电影业衰微之际、大陆第六代导演开始以独立融资的方式进一步探索风格极致的现代电影,同时期大陆兴起的录像带、VCD,由大城市逐渐蔓延至中小城市、县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部分电影观众的审美口味,从而使得第六代导演“边缘人”式的先锋影像获得了接受的空间。无独有偶,尽管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90年代港台地区青年导演的先锋式探索亦指向一种孤独、荒诞的现代性体验。在以王家卫、蔡明亮导演为代表的港台90年代艺术电影中,萦绕着青春主人公的是苦闷、无聊、颓败的存在主义色调,这类同样以“边缘人”为主人公的影片无关“规训”,亦不在意于“建构认同”。如果将华语青春电影视作一个“大类型”来剖析其发展、演变的轨迹的话,那么,90年代这些先锋气质突出的青春电影则充当了80年代以规训为主部的华语青春电影与21世纪以来以建构认同为主流的华语青春电影之间的一种过渡。
总体而言,大陆青春电影受体制因素以及文化思潮的影响较大,尤其是90年代以青春电影为主的地下制作(导演绕开有资质的国营制片厂、在未取得“厂标”的情况下独立拍片)兴起之后,原来中国大陆电影全部由国有制片厂出品的格局改变了。也就是从这批具有先锋气质的作品起,一种真正具有青年主体性的青春电影得以形成。香港的青春电影则需要在它的类型片脉络中去发掘。
……
精彩内容
本书通过追溯1978年以来华语青春电影的产生、发展,考察电影与电影之外部“语境”的关系,以“规训”和“认同”为理论框架统括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构设与主题呈现,探询其中所展现的现代性主体之建构策略,呈现当代华语青春电影在不同地区的碰撞、交流以及逐步汇聚合流的过程,以期从现代性的角度提炼一种基于中国本土讲述的、当代华语青春电影的特质,进而对华语青春电影正在发生的变化、将要面对的问题予以尽量全面、深入的理论展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