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文体论/中国报告文学理论建构丛书978755456595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3
6.0折
¥
55
全新
仅1件
作者郭志云,李炳银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4565957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5元
货号11392244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炳银,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家。《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编委会文学专家组组长,多年担任《中国报告文学》主编。著有《中国报告文学流变论》《小说艺术论》《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国学宗师——胡适》等,编著近百种。
郭志云,文学博士,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报告文学文体研究。主持福建省社科课题2项、中国作协年度重点扶持项目1项、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等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东吴学术》等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目录
导论 报告文学作为一个文体概念
第一章 报告文学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传统继承与报告文学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时代选择与报告文学的文体发生
第三节 域外资源与报告文学的文体成长
第四节 媒介视域与报告文学的文体转型
第二章 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真实性——报告文学的文体之基
第二节 新闻性——报告文学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思想性——报告文学的文体高度
第四节 文学性——报告文学的文体属性
第三章 报告文学的文体功能
第一节 行走现实:报告文学的文体要务
第二节 干预生活:报告文学的文体力量
第三节 文化批判:作为知识分子的写作
第四节 张力平衡:报告文学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报告文学的聚焦方式
第一节 报告文学聚焦方式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报告文学聚焦方式的历史转变
第三节 聚焦对象与报告文学聚焦选择
第四节 认知聚焦:报告文学的艺术想象
第五章 报告文学的叙述策略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叙述时间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报告文学叙述节奏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报告文学话语模式的基本形态
第四节 报告文学文体叙述的读者意识
第六章 报告文学的文体类型
第一节 篇幅长短:微型、短篇、中篇、长篇
第二节 创作动机:写入、记事、述实、立传
第三节 文体风格:政论、思辨、学术、散文
第四节 结构形态:单线、复线、环状、非线型
第七章 报告文学的比较特性
第一节 报告文学与新闻文体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 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之比较分析
第三节 报告文学与虚构文学之比较分析
第四节 作为一种博采众长的开放性文体
第八章 报告文学的发展向度
第一节 组织化:报告文学文体的大众普及
第二节 政治化:报告文学文体的历史担当
第三节 互文性:报告文学写作的文体互渗
第四节 民族性:中西报告文学的文体差异
内容摘要
本书将报告文学视为具有自身独立性的文体进行研究,聚焦现代报告文学的文体属性、独立品格与美学旨趣。本书以问题导向,突破“拿来主义”的研究误区,以中国百年报告文学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文体学、叙事学、类型学、比较文学等多重文艺研究方法,具体探讨现代报告文学文体的历史演进、文体特征、文体功能、聚焦方式、叙述策略、文体类型、比较特性等相关基本理论命题,在学理意义上建构起了报告文学文体理论的基本框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创新性。
精彩内容
本书将报告文学视为具有自身独立性的文体进行研究,聚焦现代报告文学的文体属性、独立品格与美学旨趣。本书以问题导向,突破“拿来主义”的研究误区,以中国百年报告文学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文体学、叙事学、类型学、比较文学等多重文艺研究方法,具体探讨现代报告文学文体的历史演进、文体特征、文体功能、聚焦方式、叙述策略、文体类型、比较特性等相关基本理论命题,在学理意义上建构起了报告文学文体理论的基本框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创新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