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的改变9787541163777
  • 5%的改变9787541163777
  • 5%的改变9787541163777
  • 5%的改变9787541163777
  • 5%的改变978754116377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5%的改变978754116377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9 5.0折 4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松蔚著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63777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11627755

上书时间2024-12-26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松蔚,1985年出生,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毕业,曾在清华大学心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担任讲师。通过个人公号等自媒体平台长期写作,传播心理健康和系统式心理干预理念,是国内人气优选的心理学者之一。

目录
 引言 CHAPTER 1 ∣自我 为什么是搞砸自己的人生? 明知有危险,却无法节制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先给失败找好理由 一直在失去,一直不甘心 停不下担心,怎么办? 自律为什么这么难? 实际的困惑 焦虑成了我的舒适圈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2 ∣原生家庭 血缘与边界 为了告别的停留 难以摆脱的否定声音 控制不住吵架 不敢反抗 面对催生 在亲人面前暴躁 是家人的要求,还是自己的需要 无法填补的缺憾 无法改变的身份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3 ∣工作与理想 迈不出步 一周只有想干活 越失败,越努力,越恐惧 不想加班,我该辞职吗? 恐惧 做一份抵触的工作 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我是普通人,但我不甘心 转换期的迷茫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4 ∣亲密关系 一沟通吵架 心,他越没信心 喜欢被照顾,却无法心安理得 他犯了错,我却不敢说 做决定之前的准备 没有人活该做个好人 结论是还没有结论 面对诈尸式育儿 婚姻中的经济独立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5 ∣人际关系 所有人都讨厌我 我为何如此虚荣 住在孤独的城堡里 如何安放控制欲 心态失衡 如何走出讨好模式 身体症状与人际关系 改变的工具箱 后记:打破惯的一小步 感谢与致敬 

内容摘要
     这些实验始于一个很好私人的动机:我回答问题,想获得反馈。 对大多数读者而言,问答并不是一种陌生的体裁。这是从报纸杂志时代就开始流行的形式:读者写出自己的人生困惑,请教某一位专家的意见。其他读者围观这样的问答往来时,获得某种心悦诚服的共鸣:“人生的道理还真是这么回事,跟我想的差不多!”我本人也写过不少这样的回答,博得过一些赞美。但有一个疑问在我心中始终萦绕不去: 提问者本人真的会尝试这些建议吗?会管用吗?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那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这不是故弄玄虚,明知道答案却非要卖关子,而是我们相信,来访者遇到的困境绝非听别人几句话就能解决(或者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至于特意在这里求助)。每个咨询师都了解成功的干预有多难,某种意义上像在打擂台,对抗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它强大、狡猾、专注,有不屈不挠的斗志与自我修复的技能。哪怕是有益的变化,也会激发它强烈的阻抗,我称之为“排异反应”。生活中一切带来变化的、不熟悉的元素,它都会向外推,不惜调用整个心理系统,编出合情合理的理由。往好了说这是一种免疫机制,用来规避可能的风险;但它本身也会成为另一种风险,让那些对人有益的改变难以保留下来。 话又说回来:这些建议真是有益的吗?这件事也值得怀疑。凭什么认定来访者按照我们的建议做就是好的?它是心理咨询师的主观认识和个人偏好:我们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习惯用哪些办法解决困难。这偏好适用于咨询师,却未必适合其他人。 “当然,如果实在有不吐不快的建议,你就提,”我常常提醒那些跃跃欲试的咨询师,“但来访者听不听是另外一回事”。 老实说,我几乎认定不会听。惯性自有它的脾气。对外界灌输进来的信息,它会自动加以甄别:有些听过就忘,有些按自己的方式强加注解,有些感觉上有道理却做不到。终留下的,往往就是符合来访者自身经验的——换句话说就是维持不变的。 话虽如此,正如你们所见,这就是一本提建议的书。 除了虚荣心和个性中对于挑战的偏爱,也有我在这些年从事咨询工作的心得。我致力于发展短程的心理咨询,希望通过几次会谈就引发一些变化。这当然不是说我比那些从事长程心理咨询(有些疗程要以年为单位)的同行更能干,只是路径不同。我不认为我真的有能力帮人解决问题,但我相信当事人自己可以。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自己找到的,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在找——即使身陷痛苦,他们也总是在徒劳无功的老路上打转。 关键是走一条新的、不曾走过的探索之路。 这就是我要做的尝试:绕过惯性的阻力,请当事人尝试从没有做过的事情,获得不一样的经验。你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给每个提问的人都写了一段几百字的回答。但与其说是回答,倒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提问,邀请提问者进一步探索。我要他们动起来。无论如何我会请他们在这个星期做点事。这是一条朴素的真理:你想改变吗?做点什么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行动者只能是当事人本人,谁都替代不了。你不能只是观看一位健身博主的视频就改善你的体形,或是阅读一份菜谱就知道食物的滋味。你想要答案,就得自己找。 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思考”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要我来说,还是“做”点什么更管用。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的经验。我不太看重读者对我在观点上的共鸣,像是“每句话都醍醐灌顶”或者“真相了”。这些说法是在表达:“你说出了我一直同意的道理,很棒,但我没有什么行动。”比起这个,我更想听到的是:“我也不清楚你说得对不对,所以我试了试。”试一试,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个结果。 我猜你已经发现了,我是坚定的行动派。这本书也是一本“行动之书”。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新的行动里。行动即使不能直接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偶尔会有这种情况——让问题变得更糟,它仍然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新的行动启动了探索新经验的过程。 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行动很难。 不是因为懒。很多人并不真的“懒”,他们宁肯为了维持一个不舒服的惯性,每天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但他们害怕“新奇”。这跟神经系统的加工偏好有关。我们把那些熟悉的刺激看成安全的(哪怕实际上在伤害自己),一遍遍甘之如饴,而新的经验无论好坏,都让人如临大敌。讽刺的是,被往日习惯困扰的人,反而更排斥新的尝试,因为新的尝试意味着更多不确定和风险。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通过书本或听课学到一个答案——听完说一句“算了,我肯定做不到”,或“我试过类似的方法,没什么用”。有时我也会收到这种特殊的“反馈”:我给出行动的建议,对方却再也没有回音。我认为这是在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告诉我:“你的建议对我太刺激了,我顶多想一想,肯定做不到!” 所以,他们要尝试的行动既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就是所谓“扰动”:恰到好处的

主编推荐
 这里有真实的人生烦恼,更有你从未想过的行动建议。如果是感叹“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果是“想得太多,却无法行动”,那么这本书会让你明白:你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让自己动起来!“动起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需要做到,只要改变5%,生活有新的可能。 本书中的44个案例,谈论的是很多人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对自我的不满、原生家庭的痛苦、夫妻关系的烦恼、工作与生活的矛盾等。李松蔚给予每个问题的反馈尽管只有两三百字,却充满了共情与接纳。他允许提问者“保持95%的不变,同时尝试5%的新经验。”这种接纳和扰动,共同拓展了改变的空间。 书中的干预看似轻巧简单,却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简短的回答背后,是深刻的理论和娴熟的技术。在书中,李松蔚也会公开解读这些干预背后的秘密,不但能让大众读者拓展视野、升级思维,也能让专业读者收获满满。 

精彩内容
 “你只想要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和困局。” 这是心理学家李松两年来,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干预的精彩案例合辑。书中共收录44个案例,囊括了自我、家庭、工作、情感、人际五大领域的真实困惑。对于读者提出的每个问题,李松蔚都给出了温暖而巧妙的回答——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提问,激发提问者进一步去探索。他会要求提问者在未来一周内,尝试一个没有试过的行动,尝试5%的新可能,然后把结果反馈给他。而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我们看到:新的行动带来了新的经验,而当新的经验打破惯的时候,改变一步一步地发生了。 

媒体评论
读者反馈: “李老师的回答都好酷,总能找到一些新奇的角度,给出不一样的解释。” “李老师的回复很好温柔,又十分有力量。看完干预,自己也哭得稀里哗啦。我也想试试用这样的方法来行动、实验。” 专家评论: 微小的改变,一个点的激发就会带来连锁效应,激活整体的状态。不仅有趣,而且很高妙。同时在这个干预里面又有极大的接纳和尊重。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教授 刘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