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佳作选:2018:散文卷978750755145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佳作选:2018:散文卷978750755145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8.06 4.8折 3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晓君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51457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9671643

上书时间2024-12-25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精选目前十分活跃的作家,有孙郁、阿成、宁肯、艾克拜尔、李修文、人邻、祝勇、凸凹、胡竹峰等作家的年度佳作。其中还有晶达、刘星元、苏南、王芳、宋长征、江徐等八零后作家的优秀作品。他们用极具个性的精美文字,阐释人性,直面人生,直抵心灵。

作者简介
? 王晓君:20世纪70年代出生。北京作协会员。曾就读于辽宁文学院,以小说、散文创作为主,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北京文学》《鸭绿江》《小说月刊》《红豆》等杂志。曾出版小说散文合集《独自一人的夜晚》,长篇小说《民国时期的爱情》。现供职于作家文摘报社。

目录







第一辑?
??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把自己变成一盏灯。凡总一生,便是将一点微光从一双手,传递到万千只手的过程。倘若能各尽其力,各司其职,沿途便可以替无数陌生人照亮,至少也能看清自己脚下的路。
3?阿?成?? 家的钥匙
13?向?迅? 无可慰藉
23?苏?南 消失的祖母
33?陈?新 拂之不去的思念
40?赵海萍 我的母亲
49?孙?郁 在苗圃
55?文?珍? 灯
第二辑?
??我说的害羞,不是要强制我们蜷缩在皮囊之内,而是作为一段偈语,一声呼召,让我们去迎接启示:世界何其大,我们何其小;我们站在这里,没有死去,没有更加徒劳,即是领受过了天大的恩典。
71?李修文? 羞于说话之时
77?胡竹峰? 看?字
83?鲍尔吉?原野? 沉?香
86?指?尖? 细节与悲柔
92?王?芳? 另一条河
104?宋长征 一念秋凉
119?刘?汀 疼痛有时
123?高海涛 美是上帝的手书
第三辑??
??傍晚是饮酒的好时候。先是灯烛,渐渐,灯烛的亮矮下去,半明半昧,不想添灯油,凝神看看,依旧慢慢饮,一直到灯烛,突地熄了。
131?人?邻 碎片与裂隙(节选)
146?于?坚 巴黎记
第四辑??
??我不在乎奇花之毒,只在意曼陀罗的圣洁气息。我想那样的花可以给故乡增加一点特殊味道,若是曼陀罗能够添列故乡的花隐谷,怎么都是一种美事吧。
流浪者的故乡
扬州慢
在北极村遇见你
无以回报
香椿树
惊蛰:大雨滂沱,人世慌张
吃土豆的人(外一篇)
雪夜闭门拣落花
大?楼
小?镇
城市低处的灯光
? 159?凌仕江
172?王剑冰
178?李培禹
181?李?皓
185?红?孩
189?海?飞
192?田?鑫
197?李金荣
202?王晓君
208?孙敏瑛
214?厉彦林
第五辑?
??钢特很迷惘,它哪里知道,它的一声叫,居然能天赐格言。
221?凸?凹?? 爱犬物语
245?晶?达? 猫在我身边
第六辑
??莫言归来,既是过去的莫言,又是新的莫言,小说内在张力很大,又写得松驰,举重若轻,后者是过去莫言少有的。
259?宁?肯? 等待莫言
266?侯德云 污?渍
269?江?徐 告别用力一点

?

内容摘要
    家的钥匙 阿?成 又十多年过去了。 重翻过去写的这几篇文章,而今我又要重新改写,重新修定,我想,如此或许能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也更加顺畅一些的罢。然而,心里却是伤感的。 我很爱我的母亲。无论是清明节还是旧历的新年,我照例是要给母亲化些纸钱去的。我当然知道这是迷信——可是一个做儿子的,还能用什么方法寄托对母亲的挚爱与哀思呢? 在远离城市的郊野上,烧化的纸钱是有温度的,尤是在清明时节,东北大地,春寒料峭,我想,那纸火的温度一定是母亲奉献给儿子的爱罢……   ——题记    与母亲同在 母亲是在她七十四岁的时候离世的,距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写这篇小文,的确是为了排遣儿子对母亲的悼念与惜怀之意的。 那是在早春时节的一个星期六,这在西方是公休的日子。母亲原本是选在这一天出院的。当时,母亲因病困在医院已三个月有余了,当老人家的身子略感好些的时候,便萌发出了出院的欲望。母亲对我说,三儿,我出院后打算上你那儿住几天。 我的家在松花江的边上,紧临东去的江水。在母亲还未病重之前她曾独自去了一回江边。母亲年轻的时候经常在松花江边洗衣服。现在她老了,头发白了,她依然怀念那江、那水。也可能母亲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告个别吧,于是独自去了江边……归来时,毕竟是古稀之龄了,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老人家转了整整一天。 我想,母亲说出院后要到我家住,一是我的家在江边,还有做母亲的很疼的自然是自己的小儿子了。我时常闭上眼睛想象母亲在我家住的情景,甚至还推想到老人家处处小心地顺着我们一家人的习惯,说话、做事的样子。但是,有些事是不可以预想的,即若是设想也如此,设想与推想之后,怎能不让儿子暗自神伤呢? 说来,儿子本可以在母亲瞑目之前见她老人家一面的。只是开往省医院的公共汽车为了赚钱,长时间地停在站台上等客不走,就这样耽误了。我到了省医院,是随着拿着强心剂的护士一道奔跑着去母亲病房的。 我仅仅晚了两分钟,两分钟之前母亲已经停止了呼吸。母亲在临终前没能见到她的小儿子,她或以为小儿子还要过很长时间才能来,如果她知道再挺两分钟就能见到儿子,她无论如何会再支撑着坚持两分钟的。是啊,时间太长了,她老人家已无力坚持了,像油碗里的灯苗,她生命的能量已经耗尽了。由于儿子耽误了两分钟,造成了终生的遗憾,犯下了一生都不可以饶恕的错误! 我和母亲就是这样在人世间分手的。 跑到病房里,先我而到的兄妹们正环立在母亲的遗体周围,一律垂首观察着。儿女们很难相信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母亲紧闭着双眼,大张着嘴。那一瞬间,我感到了母亲的躯体里正迸发着莫大的呼吸欲望,这个欲望在冥冥的天宇之中如雷如飚地涌动着——让儿子站立不稳了。 母亲辞世的时候,她的手上戴着两枚假的“金戒指”,都是黄铜的。这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金属。母亲也是女人啊,她很好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自然也热爱美。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的生命质量。 先前,没心没肺的儿子并不知道母亲手上的戒指是铜的,母亲也从未告诉过我。母亲年事已高,大约是羞于启齿老人家爱美的心理罢。还记得在我的孩提时代,同母亲去合作社买发夹。依我看,所有的发夹都是一样的,仅有大小的不同而已。年轻的母亲在柜台上挑了许久,她总能从“一样”中挑出不一样来。那年母亲才三十多岁,三十多岁的母亲像全国大多数的母亲一样正经历着贫穷。其实,并没有人能对贫穷做出合理的解释。现在想来,穷人不过是生命的一种形态而已。母亲对饰物的选择是不可能引起富人们注意的,它只能在同样贫穷的妇女当中引起啧啧的赞美。这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美的形式与饰物,其实也是穷女人们中的别一种沟通方式。 我的母亲是满族人,满族人死后是不戴帽子的。从母亲身上拔下所有的针头与氧气器械之后,穿好了“寿衣”,兄妹们便推着单架车送母亲去“太平间”。路上,兄妹们遭到了守尸房老人的喝斥:“怎么不给老人戴帽子呢?快去买!”震惊与羞愧之下,二哥飞速地跑出去买回了一顶。那是一顶汉人老太太常戴的那种帽子。 后来,读萧山先生的《清代通史》,我才知道,满族人死后是用白布缠头,不戴帽子的。母亲活着的时候,她从未告诉儿女们她是满族人。在她重病期间,她只说:“我死后,不要给我戴帽子。” 母亲,委屈您了。 一个人,当她是穷人的时候,自己属于哪一民族其实是无所谓的。抛开宗教及信仰的区别,人类世界上其实只有穷人与富人两种。穷人与富人的话语永远是不一样的,他们拥有各自的凝聚力,各自的文化,各自不同的心灵,各自的价值观,各自的力量。这一人类心灵的模式,纵然有回天之力也改变不了。 我的母亲还是一位基督的信徒。大约是基督的教义使她在晚年的生活变得平和,并充满了和煦的风。老人家阅读《新旧约全书》时,比我这个半吊子知识分子的儿子还要细致。一个灵魂从贫穷进入宗教,这是一个飞跃。圣父圣母的产生,使得人类中某些窒息的灵魂洒满了生命的阳光。在这本《圣经》的扉页上写着我母亲的名字。字写得很好,笔画都很到位,显然是毛笔字的功底。母亲小的时候念过私塾。我还听说,母亲念过旅顺的女子中学。旅顺是一个港口城市,与海外相衔,圣父的意志是否从那个时候就泊进了母亲的心灵呢? 母亲排行老二,她还有一个姐姐。她的姐姐已经先她而去了。母亲活着的时候,姐姐的死她并不知道,或许她不想知道,更不愿去面对,她和她的姐姐感情极深。母亲还有一个弟弟,在遥远的成都,想来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母亲活着的时候,他们感情就很好。母亲将这种血缘的亲情,动人地延至她生命的很后一刻……母亲去世之后,我们并没有告诉他,就让他一直以为他的二姐还活着罢。 母亲咽气之后,脸上毫无痛苦之痕。大约母亲已经将生死看淡了罢。 自古以来,崇尚自然的满族人很喜欢鲜花。这还是好絮叨的老父亲告诉我的。前不久,我去大兴安岭的加格达奇,在去嘎仙洞途中的旷野上我采了不少健硕的、风姿绰约的野芍药。是夜,我乘火车将这束花带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哈尔滨,回到家,我将这一束丰硕的花插在注水的花瓶里。然后,从那本《圣经》里取出母亲的遗像,摆在这一大束野花之前。 我泡了一杯热茶,坐在母亲的面前。母亲正看着儿子,儿子的心极为平静。 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能使儿子的心平静下来。 由于母亲喜欢花,老人家活着的时候在家里饲养了不少花。但是,这些花在母亲咽气的那一天,全都蔫了,败了。草木通情呵—— 母亲是一位性格优雅的女人。她住医院期间,同病室的病友都很喜欢她。有的病友出院后还常回来看望她,帮她梳头,说一些女人们的话题。母亲也经常拾一些小笑话讲给她们听。 母亲的溘然长逝,病友们都落了眼泪。一位老妇人说:“我们得哭几声,给老姐姐送个行……”说着便放声痛哭起来。 那是怎样叫人心碎的哭号呵! 母亲总喜欢对别人说,她的儿女们如何的有出息。开始,我们总劝她不要说,世事险恶呀。母亲不高兴了,说:“好,好,我不说。” 现在我懂了。作为一个母亲,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儿女出息了一点点更值得老人家高兴的呢?我想,世上所有母亲的人生理想大抵都是如此的罢。 在芸芸众生的社会上,儿女们都活得很小心,以至于很机警,似乎是这个国度的千年文明决定了人们的事事谨慎,即便是偶一的自夸,或者来自母亲的赞誉,都可能给儿女们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难道这当真是一个没有母亲的民族么? 母亲一生度日节俭,“爱人敬物”是她的人生准则。 在母亲临终之前的那些日子里,儿女们纷纷给她买一些品质的菜肴,但她老人家只能吃一小口了,即便是这一小口,也如同做沉重不支的体力劳动一样。艰难地吃过了,母亲一定会说,好吃。 这里,我想劝劝做母亲的,趁着牙口好,人还硬朗,别舍不得吃呵,赶到人老了,牙不行了,再加上有病,就吃不下了。 有人提倡人生当有伟大的理想。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作为一个母亲,也无需把理想腾飞到怎样的巨大,为儿女,为自己,多吃一口人间的美味,未见不是一种优美的人生态度。 母亲走了多年了。夜里,我独自坐在自家那张老旧的写字台前,于万籁俱寂之中,窗外夜行的松花江水走得如诉如泣,我像一条可怜虫又呜咽流泪不止了……

主编推荐

1.欣赏文学魅力,感受思想深度,提高自身涵养。

2.精彩、鲜活的篇章,名家大作。
 

精彩内容

本书目前十分活跃的作家,有孙郁、阿成、宁肯、艾克拜尔、李修文、人邻、祝勇、凸凹、胡竹峰等作家的年度佳作。其中还有晶达、刘星元、苏南、王芳、宋长征、江徐等八零后作家的作品。他们用个性的精美文字,阐释人性,直面人生,直抵心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