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4.21 4.8折 ¥ 72 全新
仅1件
作者吴生荣著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59959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2元
货号13918102
上书时间2024-12-25
吴生荣,笔名凹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副秘书长,宣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皖南文学》主编。曾出版诗集《孤雁从我头顶飞过》、散文集《忘情山水》和人物纪实集《风采记录》等。有作品获安徽省作家协会“金穗奖”二等奖、第四届华夏散文大奖赛二等奖和第二届羡林杯生态散文大赛二等奖等。
皖南篇
为一个春天的故事
神山圣水有贤人
醉入你铺开的画卷
水孕神奇宝峰岩
又见秋色诗意浓
小桥流水大龙川
好一片荷花坡上红
满塘惊艳是莲花
古镇见韵味
绿得芭蕉翠欲滴
入得海心闻啼鸟
我们是舞者红杉林
振翅飞鲤
静在闺中的胡家涝
四月艳阳天
醉在青隐山
走进金鸡笼
寻访小岭
慢悠悠的旌德
故园篇
“双抢”: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日子故乡的春
故乡的秋
故乡的冬
回家打板栗
收板栗的日子
我家的老物件
那些难忘的家
旅途篇
心安池杉湖
石潭小记
到凤阳道凤阳
云端上的古村落
海宁散记
小岗人的手印
桉树伟岸
至亲篇
我的阿母——写在母亲逝世一周年之际
想起我的脱贫户
岳父的目光
二弟
小妹文花
孙儿吴锦诚
你在他乡可安好
焕子叔
河根叔
魁嘴叔
李老李世清
大辫子先生
又见束老师
心语篇
吃在岁月里的宣城
在缘分的天空下
记得晒书
跑步去上班
我们都是追梦人
为了必须的爱
人物篇
大源河在呜咽
与谁分享敬亭秋——谨此悼念敬爱的高正文先生
访丁芒先生
兵哥三题
致敬李舸
成功者范昌喜
“佘老太君”
鲁猛的梦
琥珀之光
传艾者美
“徽派黄酒领袖”潘跃国
后记 我与“宣散”的七年之痒
为一个春天的故事
你本是静静的
静静得几乎成洪荒
一个小镇叫陈村
只有晨曲是那么鲜亮
一阵天籁的喧响
永远都抵不过你春的水涨
归后又是静静的一潭桃花水
如清秀的女子睡着了
那么美轮美奂
……
记不清这是我哪年写的小诗《静静桃花潭》开头的一段。对于我们皖南宣城泾县的桃花潭,我是没有真正意义上去过那里。如果硬是让我找出与它有一点瓜葛什么的,那还是25年前的一个春天:那时我在一个小镇上做宣传工作,因为防汛抗旱的准备工作去了青弋江东干渠,然后又来到了桃花潭的上游陈村水库。当时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我想去看桃花潭的要求被带队领导一口给否决了……归来的路上我无精打采,谁的话也不愿意搭理。伴随着汽车的一路颠簸,恍惚中,我分明看见一个人:他,高挑、长衫,昂首、飘须……特别是他举杯畅饮的神态,是那样潇洒、壮怀,一身的道骨仙风,一脸的豪情飘逸,在桃花绽放的春天里,在春天绽放的桃花主中……这是一幅人物画吗?不,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个关于春天与唐诗的故事。
后来,在多少个春天的日子里,我总会想起桃花潭,想象它在春天里的故事该是多么美。——那是大唐天宝年间的哪一个春天(我确定这一定是一个春天),曾经在泾川大地上任过一县之长的徽州人汪伦,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自己一直仰慕的诗仙李白正旅居在他南陵的叔父李阳冰家。于是,一封很有诱惑力的书信便摊开在李白的面前:“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你看,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冬天,聪明的汪伦会用桃花说事吗?李白自然来了,有酒,有花,有人邀,李白干吗不来?
十里桃花在哪开?万家酒店在何处?面对汪伦的盛情款待,特别是他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自己一次次畅饮后,李白,深知被人“愚弄”的李白,反而哈哈大笑,他是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啊。
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那是怎样的一个春天?桃花落溪流,潭水见碧天,翠峦倒映影,清澈晶莹绿,美酒醉醇香……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李白要走了。热情好客的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自己敬爱的诗人饯行,并拍手踏步,与纷纷闻讯赶来的乡民一道,歌唱民间的《踏歌》……
李白走了,汪伦也走了,三百里泾川却还在流淌。这个关于春天的故事、这个关于春天热情的故事、这个关于春天好客的故事,因为一首《赠汪伦》的诗而经久传唱。
时光越过千年,泾川大地上流水般的县令有过多少?而汪伦,却名留千古,与李白同诗,让妇孺皆知。我敬重汪伦的为人之品,我更佩服汪伦的过人智慧。
应该感谢泾县县委宣传部的海燕部长,让我在无数个春天里想要拜见却未能谋面的桃花潭,在这样一个庚子年的冬天里成行。我不是为了寻一首诗而来,我是为一个故事而感动。站在冬日西照里那巍巍文昌阁下,我猛然拽起大钟边的那根木杵,“当——”,用一声悠长,我想唤醒一个沉醉的梦,表达一种由衷的感慨。来到了踏歌古岸,只见静静青弋江如一条宽宽的纱练,虽然大致坦的,但因为裸露的乱石凸起而显现着一处处的皱褶。毕竟不是春天水涨的季节,自然没有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但鸥鹭还是能看见的,它们或高或低,或停或飞,把此时高远的天空和寥静的山川点缀出活跃的画面来。
临近江边,为旅游而备的客船来往于东西两岸。我是俗人,自然是随大流上船西去,因为那边有我欲拜的汪伦永久的故乡,尽管我知道那只是一个衣冠冢,甚至衣冠冢都不可确定。靠岸,我一步步、一步步拾级而上,感觉自己走进了唐朝的某个古村落。长长幽深的小巷,一片沧桑古朴的粉墙黛瓦,还有众多的朽门锈锁,仿佛在诉说一个古村的繁华与衰落。拐进右侧的一段窄窄的小巷,竟欣喜地看到一截光滑的青石门槛,传说这是当年“万家酒店”唯一的遗存。我不敢脚踏,只能蹲下身来,用手轻轻拂出它的尘埃。石面如镜,我分明看见自己的面容中充满了虔诚,身后仿佛还有汪伦的深情和李白不羁的豪迈……
在一处石人石马的朝西处,我看见了汪伦,他静静地躺在冬日的阳光里。是谁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一定是这里的人们一直还在传承着那个春天的故事,用一种感恩的情怀,让长眠在此的汪伦四季不寂。
在那一处高高的崖上,我手扶“怀仙阁”的栏杆,临风抬眼望,东岸最耀眼的,是那白墙黑瓦中洒满金粉一般高大的银杏树,其次是沿岸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古民居,它们在暖暖的冬阳下如一幅油画般的长卷。而我的脚下,是一处几乎垂直的断崖,青弋江水碧透澄清,墨绿的水草在静静流水的梳理下,那么柔顺,让人想起春天里泾川村姑出水芙蓉般的秀发之美。
全书分为6个小辑:一是“皖南篇”,二是“故园篇”,三是“旅途篇”,四是“至亲篇”,五是“心语篇”,六是“人物篇”,展示的是家乡往昔的风土人情、皖南山水的秀美风光,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奋斗、创造和发展的辉煌成果,当然也有作者走出故园所看到的风景和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所思、所想和所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