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7.72 6.2折 ¥ 45 全新
库存36件
作者檀向群著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423634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1646356
上书时间2024-12-24
序
第一章皖南齐山文化导论
第一节齐山地理风貌概述
第二节齐山得名渊源考证
第三节唐宋时期齐山成名的原因初探
第四节齐山文化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章皖南齐山历史文献
第一节齐山历史文献概论
第二节齐山山志文献
第三节齐山诗文文献
第三章皖南齐山石刻文化
第一节齐山现存摩崖石刻
第二节齐山已佚石刻情况
第三节 齐山摩崖石刻价值内涵探析
第四章皖南齐山审美文化
第一节齐山景观总貌
第二节池州地方名胜:齐山美景
第三节齐山景观文化开发建设与审美
第五章皖南齐山宦游文化
第一节历代官员宦游齐山足迹
第二节齐山地方名宦文化
第三节池州历代官员对齐山文化的影响
第六章皖南齐山地域文化
第一节齐山宗教文化
第二节齐山儒学文化
第三节齐山地方民间信仰
第七章齐山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齐山文化遗产要素
第二节齐山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第三节齐山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皖南齐山文化导论
齐山位于皖南池州市主城区城南两公里处,素有“与九华之胜,并擅江南”的美誉。方圆约五公里,山高不过百米,山体自西南向东北绵延,直抵白沙湖滨,远观形如伏虎昂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齐山风景区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管理,当地居民在齐山开山炸石,建造齐山水泥厂,导致齐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开始注重对齐山进行保护与修复,采取措施对齐山风景名胜区进行修复与开发,其园林建筑、环境生态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护。1987年安徽省政府正式将池州“齐山一秋浦仙境”定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但是经过开山炸石之后,齐山东部山体已经无法恢复旧貌,很多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已经残缺。今天,对于齐山文化遗产的梳理不仅有助于池州地方文化研究,而且有助于还原齐山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
第一节齐山地理风貌概述
最早有关齐山文献的记载源于北宋年间的《太平寰宇记》:“齐山在县东南六里,有齐山祠,复有九顶山洞。”①南宋《方舆胜览》中有南唐人徐铉在其所作的《天庆观记》对齐山有这样的表述:“浸以秋浦,镇以齐山,北望陵阳窦真人飞升之地,南瞻孙子费征君栖隐之乡。”
文献中有关齐山的地理风貌描述自古多溢美赞誉之辞,多认为其小巧秀气,有江南之韵美。有关此类描述见于历代山志及诗文中,如北宋知州王哲编修的《齐山志》:“东西广三里,上有十余峰,其高四十寻,周迨十里。”①南宋周必大的《泛舟山浙录》:“齐山下临秋浦、清溪,直接大江。”②明代董其昌的《江山秋思图》:“下瞰平湖,澄碧万顷,湖之外江光吞天,征帆点点,与鸟俱没。”③清李焘编修的《齐山志》:“或谓齐山不可望,非也,东湖水涨,沿堤放棹,四顾巉岩,如云初涌,如马欲奔,如虎蹲,如凤舞,跻攀莫上,仅可纵目。若今人所望者,在山南背面也。”④文中所提齐山无不夸赞其精巧秀丽之美。
对于齐山与池州城的地理位置关系,由于所对照的长度单位不一,不同文献对其具体方位的记载也是不一的。如前文中《太平寰宇记》关于齐山地理位置的记载;如北宋王哲的《齐山志》关于齐山地理位置的描述:“齐山距城(东)十余步。”田赋的《齐山志》:“齐山池之东南山也。”李鹤亭的《三奇亭记》:“池州郡东南七十里外,负郭有齐山焉,高不能三十仞。”袁枚的《游九华山记》:“出九华门外,缘翠微堤南行三里为齐山。”唐枢的《游齐山录》:“池州府通远门外,度湖堤五里入齐山。”李焘的《齐山志》:“齐山在城东南三里许。”⑤明万历年间出版的《池州府志》,清代的《江南通志X类书一统志X贵池县志》对齐山地理方位记载都是“齐山在池州府城南三里许”。⑥从上述文献可以得知,齐山大致在池州府城东南方位,大的方向无误,至于齐山距离池州府城究竟有多远,众说不一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古代长度单位不同所致,如王哲在《齐山志》中所言齐山与府城距离仅“十余步”;李鹤亭在《三奇亭记》中称“七十里”,是以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所记长度换算单位为准。由《孙子算经》中对度量单位的记载:“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牦(厘),十牦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为一引,五十引为一端,四十尺为一匹,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三百步为一里。”
……
本书从齐山历史文献(山志文献、诗文文献等)、摩崖石刻文化、审美文化、名人文化、地域文化等角度深刻挖掘了其内涵,提出了齐山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相关对策,为学者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详细的资料,同时,也有益于池州地方文化事业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