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情感哲学研究:基于伦理与政教的视角978710023329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52.98
6.2折
¥
86
全新
库存98件
作者王凯歌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33293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6元
货号16234873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凯歌,1988年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儒家哲学、中国哲学史、比较哲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哲学。在《哲学与文化》《暨南学报》《文化纵横》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对先秦儒家重情特质的一种思想史解读
第一节 道术将为天下裂与诸子哲学的回应
第二节 先秦儒家重情、美情的体现
第三节 儒家所谈的情与西方理解的情之不同
第二章 先秦儒家道德情感的哲学分析
第一节 忧患意识与原罪意识
第二节 德性之乐
第三节 德福一致:儒家的圆善如何实现?
第四节 诚敬之情
第五节 恻隐之心:中西哲学的比较
第六节 对羞耻感的现象学分析
第三章 从情感到伦理:先秦儒家对自然情感的伦理建构
第一节 怨的现象学分析
第二节 施与报
第三节 仁与好恶喜怒哀乐
第四节 仁与爱
第四章 道德的来源、基础与判断根据
第一节 道德的来源:心安与理得
第二节 孝悌与仁:本末抑或体用
第三节 性体情用架构导致的问题
第四节 美德发生学上的情感作用
第五节 儒家情感伦理与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的会通
第五章 情的感通—基于情的政教体系建构
第一节 对感通的界定
第二节 情感驯化:以中导和的政教与工夫
第三节 兴于诗:诗教之感通
第四节 立于礼:基于情的秩序建构
第五节 成于乐:声乐与政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主编推荐
本书是在国际情感主义伦理学蔚为流行的学术背景之下,在民国以来钱穆、梁漱溟、朱谦之、牟宗三、李泽厚、蒙培元等诸家关于“美情”“情本体”“道德情感”、情感的超越性与理性化情感等论述的问题意识之下,对先秦儒家“礼”与“情”之关系,“情”与“德”之关系(情感在美德发生学上的作用机制)作了哲学与伦理学的分析,同时立足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野下,将先秦儒家的情感哲学与康德的道德情感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同情”论以及迈克尔·斯洛特的情感主义美德伦理,进行了哲学比较与会通,探索基于“超越性情感”概念的中国式情感形而上学与“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的礼乐教化机制。作者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儒家情论,归纳了中国哲学史儒学研究中的情感研究情况,认为先秦儒家具有重情论、美情论的特质,并指出情感哲学史理解中西哲学差异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将全书的主题从情的伦理建构延伸至政教体系建构。较之以往的伦理学比较维度,该书从政治哲学角度的论述,视野更为宏大。
精彩内容
本书运用比较哲学的方法,对先秦儒家情感哲学进行中西哲学会通式的系统性诠释。本书首先基于先秦儒家文献,借鉴李泽厚情本体论与海德格尔生存论分析等理论,阐发了先秦儒家哲学重情主义的特质;继而对先秦儒家的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展开了伦理学、现象学的分析,并与相关西方哲学会通;最后探讨了先秦儒家基于感通之情的政教建构机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