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境教育与研究生国学素质培养978756972087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境教育与研究生国学素质培养978756972087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02 6.2折 39 全新

库存1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益民,刘佯等著

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720877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15792250

上书时间2024-12-23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

全境教育与外语类文学、翻译研究生

国学教育的必要性与规划构想


导论

一、职业性西化及其解决办法

二、学术的西化与时髦风尚及其出路

三、去经典化与表达能力的降低

四、解决办法:国学阅读与国学培养


第一章 职业性西化与国学水平降低

第一节 课程结构中国学相关课程比例失调

第二节 外国语言与译文的前摄抑制作用

第三节 母语阅读与母语写作的部分缺位


第二章 学术西化与方法论追风

第一节 西方理论影响下批评方法的唯西论

第二节 西方理论与方法在语言文学与翻译专业中的权重研究

第三节 中西贯通的理想构建与实践探索:从英国莎学考据派说开来


第三章 去经典化与学术表达能力下降

第一节 现当代文化载体与语言传播的加码和承重

第二节 经典阅读退场趋势与经史子集的零化

第三节 习作演练中的问题分析和课程融入


第四章 解决办法:国学阅读与国学培养

第一节 外语专业国学教育课程建设

第二节 外语专业研究生国学教育教材建设

第三节 外语专业研究生国学教育考核与评价机制





内容摘要

《全境教育与研究生国学素质培养》:

 慕课、微课、录播系统、交互大屏……新时期的外语教师只需要一键导入课程,就能轻松完成备课。同样,学生只需要一部与互联网相连的手机,就可以进行外语阅读、口语操练、视频观看,利用零碎时间就能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在新时期外语学习泛在化的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作为建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用了几十年的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结构、质量评价等已无法适应诸多的新情况,需要做出调整。

 社会转型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全境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具体实施起来,教师应加强对课程的规划和对学业的引导,通过科学的课程和扎实的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语言能力,在各个教学环节一以贯之,积极改变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全境教育在实践环节中,既要注重语言学科特有的工具性培养特点,同时又要始终把文化研究置于重要位置,从而形成与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等学科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学科格局,兼顾深厚的人文学术传统和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礼记·大学》中记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日新其业,革故鼎新,这是天地万象变化日新所昭示的真理。全境教育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个“境”字。如果说全人教育的主体是身为学习者的学生和身为教育者的教师,那么全境教育在秉承“全人”精神的基础上,将教育的侧重点转为教学实施环节的“语境”。这自然与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有关,但同时也是一种富有勇气的创新。

 1.全境教育视域下的外语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众所周知,语境作为文学领域最富争议和最具影响力的话题,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社会学、修辞学到逻辑学等学科,语境的概念界定纷繁复杂,例如“全知语境”“预设语境”“超定式语境”等等,不一而足。语言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言语行为和语言交往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实现,语境是承载言语行为和语言交往的“可行性基底”(刘伟,郭贵春,2016)。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在论及语言的有效性要求时也强调,没有语境,语言的有效性就无法发挥,语言交往归于失败。语言交往理论认为,语境包括语言语境、社会语境和实践语境,这些语境在话语交流的整个过程都会涉及。生活世界是语言交往的间接语境,它决定了语言交往双方的实情、人情和心情,即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哈贝马斯,1984)。语境具有一种本体论的实在性,外语学习离不开语境,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更是如此。全境教育正是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重视外语研究者作为学习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最大程度地兼顾直接语境和间接语境,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实施起来,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全境教育注重课程设置的完善。多年来,国内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主要是以适应对口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指导思想来安排,与生源、师资、教学传统以及硬件设施等密切相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但在全国范围内,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有一个起码的要求:不能停留于本科的水平,不论是理论修养,还是实践能力,都必须有所提高。从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角度来考虑,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是外语专业研究生理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夯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受一些外围因素的影响。不论是语言学、文学,还是翻译学,以下四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1)专业核心理论;(2)学科史;(3)专业鉴赏与批评;(4)专业实践。其中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往往是必修课,因为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翻译理论和文化研究方面的课程有助于筑牢知识结构中的理论基础,而各专业用于提高中外文语言实践能力的课程则是能力结构的基础。

 由于条件所限,课程设置真正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这个要求是很不容易的,但并非不可能。全境教育主张教学内容要有足够的内涵,并致力于提高课程的理论水准。例如,翻译方向的研究生课程中,核心理论课主要是中外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前者包括中国古典翻译理论(或称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中国现当代翻译理论和国外主要翻译理论流派,后者除了在翻译理论框架下开展的翻译批评外,还包括应用于翻译批评的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等。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和专业性质的影响,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部的交互深度有限,语言学、文学、翻译和文化研究这几个专业方向彼此间的融合也不够。文学理论的哲学性和社会性比较强,在翻译研究中运用起来往往过于表面化,如翻译修辞研究往往停留于语言内部的因素,最典型的便是词法和句式,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文学方向和翻译方向也应加强语言学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实践证明,语言学基本功比较好的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往往比较强,在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撰写中理论线索更为清晰。

 ……




精彩内容

本书着眼于研究生教育中的国学素养不高的问题,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探讨,然后提出了拟解决的办法。书稿共分四章,第一章为“职业性西化与国学水平减弱”,分析了国学课程减弱和母语阅读确实等现象;第二章为“学术西化与方法论追风”,讨论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唯西论现象,提出中西贯通的策略;第三章为“去经典化与学术表达能力下降”,分析经典阅读和研究生表达能力提升的关系;第四章为“国学阅读与国学培养”,提出了研究生国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构想。本书涉及研究生国学教育课程设置到课程教学的评估,有利于西学与国学的文化与文字因素互相得以兼顾,有利于跨学科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