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8.19 6.2折 ¥ 62 全新
库存13件
作者潘峣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588697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2元
货号12034541
上书时间2024-12-23
潘峣
1991年1月出生于浙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经济学博士,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曾担任欧洲SHARE数据库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和欧洲老龄化问题研究,研究领域涵盖老龄化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参与多个欧洲老年人研究项目和国家社科项目,主持多个校级项目。已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并参与撰写多本著作。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人口政策:城乡老年人健康和福祉差异
第一节中国的户口政策与人口流动的关系
第二节城乡老年人健康和福祉差异的原因
第三章 早期环境:成长教育认知与老年人健康和福祉
第一节童年时期成长环境对晚年认知功能的影响
第二节教育与老年人晚年幸福的关系:来自中国的实证
第四章成年经历:城镇化变革与老年人认知机制
第一节中国城镇化政策变革发展及其特征
第二节城镇化对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第五章晚年生活:社会活动参与和幸福认知
第一节“退而不休”的代际效应:老年人劳动供给与子女生育
第二节城乡融合背景下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第三节“老有所为”的健康效应:社会活动参与
和老年人认知功能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2017》,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将会从2017年的16%增长至2050年的35%。随着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将在34年内达到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现有的老龄化程度,而法国、瑞典及美国老龄化程度分别历时115年、85年及69年才实现这一比例的变化。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早期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所导致的生育率的降低以及不断改善的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引起的人均寿命的提高。
针对老龄化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在2021年的两会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指出“中国的老龄人口已有两亿六千万”,预计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社会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需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面对我国迅速加快的老龄化脚步,如何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和整体福利将会是整个社会未来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伴随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研究开始关注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幸福感。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健康水平呈现出不平等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地区、城乡和性别之间。例如,王洪亮等人(2017)发现西部地区健康不平等程度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①李建新和李春华(2014)证明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优于城镇老年人,城镇老年人心理健康优于农村老年人。①曾宪新(2010)关于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综合研究发现男性老年人健康水平优于女性老年人。②此外,大量研究发现我国城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优于农村老年人。
进一步探究老年人健康和整体福利的影响因素,不少学者证明养老保险制度与老年人的收入、贫困、消费、储蓄、幸福感和养老模式息息相关。④这些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储蓄和消费水平,减少了老年人劳动供给和对子代的经济依赖。然而,也有研究得出养老金并未改善老年人福利的结论。比如解垩(2009)运用实证数据综合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对城乡老年人口多维贫困及不平等的影响,发现前者对后两者并没有显著影响。②胡洪曙和鲁元平(2012)发现,收入不平等对我国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这种影响更加严重,而且主要是通过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间接地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
……
本书分为: 绪论、人口政策: 城乡老年人健康和福祉差异、早期环境: 成长教育认知与老年人健康和福祉、成年经历: 城镇化变革与老年人的认知机制、晚年生活: 社会活动参与和幸福认知、结论, 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的户口政策与人口流动的关系、城乡老年人健康和福祉差异的原因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