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及应用978703026516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6
7.5折
¥
48
全新
库存25件
作者余延顺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030265166
出版时间200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6494780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主要符号表第1章 绪论1.1 概述1.2 水电站厂房的通风与空调1.3 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原理1.4 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2章 水库水温分布的预测2.1 概述2.2 水库水温的影响因素分析2.3 水库水温的分布类型2.4 水库水温分布的预测模型2.5 预测模型的应用分析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3章 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特性的现场测试与模拟试验3.1 概述3.2 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特性的现场测试3.3 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特性的模拟试验本章小结第4章 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过程的理论模型4.1 概述4.2 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过程的热力分析4.3 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过程的理论模型4.4 理论模型的求解4.5 理论模型的验证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5章 无压尾水洞引风过程的热湿交换特性5.1 概述5.2 岩层热参数对引风特性的影响5.3 引风风速对引风特性的影响5.4 尾水流速对引风特性的影响5.5 尾水温度对引风特性的影响本章小结第6章 长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过程的简化模型6.1 概述6.2 长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过程的简化分析6.3 长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过程的简化模型6.4 简化模型的验证6.5 简化模型与数值模型的比较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7章 长无压尾水洞引风过程的热工计算方法7.1 概述7.2 长无压尾水洞引风参数的计算7.3 长无压尾水洞引风过程的热交换量计算7.4 长无压尾水洞引风过程的湿交换量计算7.5 无压尾水洞引风有效作用长度的计算7.6 热工计算方法的应用步骤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8章 有限长度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8.1 概述8.2 有限长度无压尾水洞引风过程的改进模型8.3 改进模型的验证8.4 有限长度无压尾水洞引风过程的热工计算方法8.5 无压尾水洞引风有效作用长度分析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9章 无压尾水洞引风参数二次处理技术9.1 概述9.2 引风参数二次处理技术9.3 低温尾水喷淋过程的热湿交换模型9.4 对喷式空气喷淋过程的实验验证9.5 二次喷淋串联处理过程的引风参数计算9.6 无压尾水洞引风与二次喷淋串联系统的运行特性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10章 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的工程应用10.1 概述10.2 瀑布沟水电站概况10.3 瀑布沟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特性10.4 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空调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我国的水电暖通空调行业是在建国后发展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阶段:起步学习阶段(1949年-20世纪60年代初)。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我国自行设计了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在设计过程中,各设计院完善配置了各专业设计人员,但因当时我国暖通空调专业人才培养短缺,各设计院暖通专业多由水力机械专业设计人员兼任。这个时期电站厂房的通风设计基本照搬苏联模式,即空气调节设计效仿我国解放初期纺织行业的喷淋装置;地面式电站厂房的自然通风均效仿一般高温车间的自然通风计算方法设计。因当时的暖通设计人员缺少实践经验,没有认识到我国水电站厂房的特点,该时期设计的不少水电站厂房建成投产运行后,均较闷热、潮湿,尤其是采用自然通风的地面式厂房,问题更为严重,有的电站发电机层夏季温度甚至高达40℃以上;水下部位一般均较潮湿,产生机械设备锈蚀,电器设备绝缘能力降低、漏电、击穿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及运行人员的身体健康。
第二阶段:调查、总结和实践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1978年)。
在20世纪60年代初,各水电设计院吸收了一批高等院校的暖通空调专业毕业生,充实了该专业的技术力量,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主力军。为改变水电暖通空调专业的落后面貌,1963年、1964年和1966年原水电部水利水电总局组织部署各设计院对已建水电站厂房的暖通空调工程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多次调研、总结,特别是在1966年为编写《水电站厂房暖通空调设计规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几乎调查遍了国内已建成的大中型水电站。通过调查,基本找出了以往水电站厂房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调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批基本符合我国水电站特点、运行效果较好的电站暖通空调系统。
……
精彩内容
利用无压尾水洞引风对电站厂房进行通风空调是水电工程中一种特有的天然冷源利用方式,具有节能、环保和可再生的优点。《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及应用》结合当前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全书共分10章,分别介绍了水库水温分布的预测方法、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特性的现场测试及模拟试验、无压尾水洞引风热湿交换过程的理论模型及其热湿交换特性、长无压尾水洞引风过程的简化模型及其热工计算方法、有限长度无压尾水洞引风过程的改进模型、热工计算方法及引风参数二次喷淋控制技术,最后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的工程应用进行了介绍。
《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及应用》可供广大从事水电暖通空调专业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阅读。
媒体评论
本书通过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对无压尾水洞引风系统的热湿传递机理和特性及其热工计算方法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书可供广大从事水电暖通空调专业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阅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