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7.3 7.0折 ¥ 39 全新
库存130件
作者魏本亚[等]主编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ISBN9787518703302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8843197
上书时间2024-12-20
于永正阅读教学特质与价值
(代 序)
魏本亚
大凡听过于老师阅读课的人都有一个体会,那就是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朴实自然,总是能够给人以启迪。为什么于老师的阅读教学如此充满魅力呢?细细品读他的课例,我们发现于老师的阅读课始终遵循阅读规律,较好地演绎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学习于老师的阅读教学,不在于学习他的“形”,而在于学习他的“神”,把握了“神”,也就把握了实质。那么于老师的阅读教学有哪些范式?特质是什么呢?其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于永正阅读教学范式
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之所以和别人不一样,是因为他善于研究学生、善于研究“课标”、善于研究教材,创造性地研究并实施自己的教学。通观他的阅读教学课例,我们发现他的阅读课有三种范式:基本式、读演式、读写式。
(一)基本式
阅读教学要完成的基本任务,那就是读懂课文。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读懂读好,这就需要教师潜心研究。于老师的阅读教学基本式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 创设阅读环境,从整体把握小学生喜欢阅读,但是粗枝大叶,食之而不知其味。于老师的阅读教学总是让学生喜欢读,且能够品其味。于老师的阅读课大都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开始阅读。我们看一下他的《月光曲》开头的设计:
(上课铃声落,师生问好之后,片刻,教室里响起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声音由弱到强,由强到弱。)
师:(深沉地)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月光曲》。(板书:月光曲 片刻,琴声渐止。)《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这,还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请打开书,读读课文。读过之后,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大家听听。读的时候,要字字入目,把内容记住。能“过目不忘”才好呢!(板书:字字入目 过目不忘)
(生自由读全文,个个神情专注。)
师:看懂了吗?记住了吗?
生:(齐)懂了,记住了。
师:好。我要求大家先概括地讲,就是说,只把这个传说的大意讲出来。概括地讲比具体地讲恐怕还难,请你们再读书,思考一下该怎么讲;想过了,自己小声练习练习。
于老师开头用钢琴曲《月光曲》营造氛围,让学生沉浸在轻松的环境之中;于老师提出“《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这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概括内容。这就是阅读的步,整体感知。缺少这个环节,学生的认知是零散的。有了这个环节,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就是完整的。
2. 局部研读,字斟句酌
朱熹曾经指出:“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这里的涵泳之法尤其适合局部研读。于老师的这一环节尤其关注涵泳。在这一环节,于老师把握的点很多,但是这些点都是围绕字词的理解与品味。他在《月光曲》中就引导学生研究了这样几个问题:
妹妹的懂事:
师:(生读到“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时)请停一下。从“断断续续”这个词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板书:断断续续)
生:因为离得远,有时听得见,有时听不见。
师:是这样吗?再读读,再想想。
生:从这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琴弹得不熟练。因为下面说了,姑娘“总是记不住怎样弹”。
师:这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值得学习。他不是孤立地理解词语,而是从全篇考虑,联系上下文理解。(学生继续往下读。)
师:(生读完兄妹二人的对话后)请注意,你从“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板书:随便说说)这句话看出来什么?——“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生:从这句话我看出这位姑娘很懂事。
师:是的,她很懂事。“懂”什么“事”?他是随便说说的吗?
生:不是的,她很想去听音乐会。4于永正经典课例评析阅读教学卷(高年级)
师:应该说,她很想去参加音乐会。很想去,但是又说是“随便说说”,什么意思?
生:她怕哥哥难过,安慰她哥哥。
师:体会得多好!读书就应该这样读,通过字词句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妹妹的懂礼貌:
师:( 当生读到“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时)请停一下。同学们,读书要仔细,字字入目。请注意这两句话中的“座、坐”二字:前面的是“座位”的“座”,是表示名称的词;后面的是“坐下”的“坐”,是表示动作的词。记住它们的区别,用的时候别混淆了。(生接着往下读。)
师:(生读到“格外清幽”时)大家注意“幽”字的写法,先中间,后两旁(边说边在黑板上示范)当中一竖写长一点,下边的“三框儿”,要写得上宽下窄,否则难看。请大家练一练。(生练完,师继续指名读下文,直至读完。)
师:从“苏醒”这个词儿你能看出“陶醉”是什么意思吗?
生:听入迷了,什么都忘了,连贝多芬走了都不知道。
师:不错,“陶醉”在本课就是这个意思,一看下文就明白了。同学们,8、9 两节写得美、动人,贝多芬的美妙琴声仿佛把兄妹二人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下面请听一听贝多芬的《月光曲》,我想大家一定也会有和兄妹俩同样的美妙感受。听过之后,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
于老师抓住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与学生字斟句酌,读懂文字、读懂课文、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这就是真正的阅读教学。
3. 抓住一点,重锤猛敲
一堂课要有重点、要有高潮,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这些地方用力。于老师的每节课都能够围绕一点,重点突破。在《月光曲》中,他围绕缩写与扩写的问题寻求突破。
师:对。如果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只要实实在在的事物,那,这段文字就失去了99% 的美。不信请看——(小黑板出示: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那睁得大大的眼睛。)
师:大家读了觉得怎么样?还美吗?
生:不美了。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教学环节,就把该强调的都落实了。看似不经意,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 整体把握,熟读记诵
阅读教学的后一个环节需要从整体把握,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但是小学生阅读课文大都有背诵的任务,教师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熟读成诵,这是难点,于老师总是能够从容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师:同学们说的话,表达了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声,英法联军可以把圆明园从中国的版图上抹掉,但是,圆明园将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我建议每个人把第3 段背诵下来,让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永远留在我们心里。我给大家4 分钟的时间,背的时候注意这些关联词。先记住有什么也有什么,下面依照什么,根据什么,概括不仅有什么还怎么样,后写游览的感受。记住这些关联词,记住层次有助于你背诵。(巡回指导)
师:看你能不能起表率作用。当好一面帅旗。(对旁边一生耳语:“如他背不出来提醒一下。”)
师:相当了不起!(鼓掌。)还有谁想背的?好,请你——(一女生再背,同样耳语。)师:(掌声)时间关系不背了。
师:英法联军可以把圆明园从中国的版图上抹掉,却不能从中国人民的心中抹掉。
师:今天,我又发现大家很会背书,很会写文章。下面请大家认真读、看课文后面的生字,这就是字帖。什么叫读帖,就是认真观察笔顺及每一笔的起笔、落笔。边观察边书空。不出声,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读完了,请观察这四个字:“苏、艺、奉、唐”。现在四个小书法家上来分别写这四个字。
在这个环节里,于老师将课文的思想内容、背诵、汉字书写三项任务一起处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读演式
所谓读演式,就是在阅读教学之中,适当穿插表演的环节,使学生在表演之中加深理解课文,达到熟读精思的目的。
在这种阅读范式中,、第二、第四环节都是相同的。只是在第三个环节有所变化,采取了表演的方式。如分角色扮演诵读:
师:现在我们三个人开始读,其他小朋友当裁判员,看谁读得好,如果有意见举手提出来。(师读叙述部分,三人把课文读一遍,一生举手。)
生:魏王看到大雁掉下来,大吃一惊,夸更羸有本事,应当捋一下胡子。(笑声)插图是这样画的。
师:有道理!捋一把胡子,就更有国王的味了。
(笑)请“魏王”把第7 节再读一遍,加个捋胡子的动作。(“魏王”加动作读。全班大笑。)
师:读活了!有味!——“魏王”你听了更羸的解释,会怎么样想、怎么说?
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师:你是国王,说话要文绉绉的,考虑下应当换个什么词?加个什么动作?
生:(捋胡子、点点头)“啊,原来如此!”(笑声)
师:好一个魏王!(笑)你还会对更羸说什么?(生一时说不出。)师:其他同学可以帮忙。
生:“更羸,你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
师:这叫做把书读活了!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说明大家完全读懂了。更羸怎么知道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那只大雁就能掉下来?(这是课后思考题。)
生:更羸看到这只雁飞得慢,便知道这是因为它受过箭伤。受过箭伤的雁害怕弓弦响。弓弦一响,它一使劲飞,伤口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师:更羸为什么一见这只大雁飞得慢,便知道这是因为受过箭伤呢?其他人也看见了,为什么不知道?只是因为他们不善于观察、不善于动脑子吗?
生:因为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这种分角色表演的方式适合那些故事性强的课文。于老师在教学《惊弓之鸟》时,就利用课文中的三个角色这一特定条件,引导学生扮演诵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读写式
读写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写结合方式,于老师把读和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学用结合。这一学习方式,能够收到学以致用、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范式中,、第二环节与“基本式”相同,第三、第四环节变成了写练环节,让学生将课中所学的落实在写中。
于老师在《祖父的园子》中安排了写的训练:
师:现在有个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大家。这篇文章很有趣吧?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写童真童趣超过萧红的。这事情写得很有趣,你觉得哪里有趣?
生:“我把狗尾草当作谷穗。”
师:嗯,首先事情要有趣。事情有趣从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哪里让你发笑?
生:祖父和“我”的对话。
师:我们要写童年的趣事,首先要把事情选好。在写的过程中,千万别忘记写人物的对话。请你快速回忆一下,从你记事起,你身上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师:作文本上行空着,先不要写题目。拿出笔来,写一件你的童年趣事。在写的过程当中,把对话写好。作者是怎样写对话的?是接二连三写的吗?不是,是分段写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告诉大家,于老师也写了两件趣事,一件是写于老师自己小时候的事,还有一件是写我三岁半的小孙女的。下面同学们自己写,看看谁写的事情能让大家哈哈大笑。不要发表许多议论,从“有一天”“有一次”开始就可以了。
由课文的有趣事件,扩展到生活中的有趣事件,这是学习的扩展,也是学习的升华。于老师让学生边学边练,就是要达到学会的目的。
二、于永正阅读教学的特质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许多人都会说读书学文,其实读书学文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于永正老师的阅读课之所以游刃有余,就是因为他较好地把握了阅读教学的规律,较好地演绎了语文课程改革精神。
明确了目的,也就知道了我们往哪儿去,但是许多老师仍不知道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前行。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之所以受到大家热捧,就是因为他根据阅读规律办事。这个规律是什么呢?
一读。读书是阅读的基础,每一位老师的阅读教学中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许多老师总是强调,读书要读出感情,但是感情从何而来,老师是不管的;于老师的“读”这个环节,很少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学生的感情却总可以在朗读中自然流淌。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
师:下面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1 节)
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师:“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师: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生查字典。)
生:逃跑、乱跑。
师: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
生:是“逃跑”。师: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
生:紧张!师: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生自读后师指名读。)
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 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生读的时候,师板书:骨碌“扯”蒙)
师:“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生自己做动作。师请其中一个做得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师: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狐狸在想主意,在想点子。
师: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生:是“拉”的意思。
师: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的呢?
生:拉嗓子。
师: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生读句子。)
师: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
生:把声音拉长。
师: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后一个“我”字要拉得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 我”后面是一个问号。(生再读,师范读,生齐读。)
师:第4 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生练读,师指名读。)
在上边这个片段中,于老师从文字入手,要求学生每个字、每个词都认真地阅读,弄懂它的语境义,譬如:“窜”能不能换成“跑”?于老师不是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语境中理解体认。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不怕你”哪个字要拉长读,学生很快就找到把“我”拉长读。这样一读就把感情读出来了。于老师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有法,这个法就是他对阅读困难的拿捏与解决。
二思。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出了学思之间的关系。我们许多阅读教学有学,却很少有思;学也就是机械地学。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有很高的思维含量,他始终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在阅读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1)在认识汉字时思考字理。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没有哪位老师不重视,但是重视不等于就有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重视识字写字只是机械训练,学生只是劳其筋骨没有动脑子。于老师在《祖父的园子》教学中有一个识字与写字环节,于老师在抓教材要求掌握的字时,重点抓了一个“冒”字,这个字是常用字,学生会读、会写、会理解,但是却容易犯经验性错误。学生一般都会把“冒”的上边写成扁“日”,这就违背了汉字的字理,于老师让学生查字典,并示范性书写,让学生看清楚“冒”的基本结构。学生惊奇地发现,“冒”的上边不是扁“日”,而是“ ”。如果老师浅尝辄止,这就成了灌输知识,于老师和学生研究“冒”的构字方式与内涵:
二思。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出了学思之间的关系。我们许多阅读教学有学,却很少有思;学也就是机械地学。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有很高的思维含量,他始终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在阅读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1)在认识汉字时思考字理。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没有哪位老师不重视,但是重视不等于就有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重视识字写字只是机械训练,学生只是劳其筋骨没有动脑子。于老师在《祖父的园子》教学中有一个识字与写字环节,于老师在抓教材要求掌握的字时,重点抓了一个“冒”字,这个字是常用字,学生会读、会写、会理解,但是却容易犯经验性错误。学生一般都会把“冒”的上边写成扁“日”,这就违背了汉字的字理,于老师让学生查字典,并示范性书写,让学生看清楚“冒”的基本结构。学生惊奇地发现,“冒”的上边不是扁“日”,而是“ 曰”。如果老师浅尝辄止,这就成了灌输知识,于老师和学生研究“冒”的构字方式与内涵:
师:“帽”这个字很有特点,请看我写。(板书:帽) 再板书:( 曰 日)
师:(指着“曰”)知道这个字读什么吗?这个“曰”字还读mào,它是个象形字,就像个高帽子。
师:有一次在青岛听课,一位老师在写“少年王冕”的“冕”时,一写完,我就说他写错了,他说:“没错啊,上面就是个‘曰’。”师:有谁愿意把自己所写的字展示给大家?(展示生的字。)师:(点评)这个“帽”写得不错,“曰”像“曰”。(全场笑。)学生不仅学会了“冒”这个字,而且学会了“曰”这一类字。学生不仅学会了这一类字,而且知道了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
(2)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解词是小学生的基本功,也是老师的教学重点。一般的老师喜欢按部就班地把教参上的解释搬到课堂上就万事大吉,老师任务完成了,学生学会与否就放任自流。于老师的词语教学总是根据语境让学生去想、去思。在《狐假虎威》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生回答,师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师: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生: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
师:是的,这句语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生: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师:是吗?你再把后一节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师: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
生:“借”的意思。
师:请大家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然后回答。)
师: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老师直言告诉学生,这是灌输,学生得到的是知识;于老师借助语境让学生推断、借助字典去辨析,这就关注了能力、关注了思维习惯。
(3)根据语段理解句子的特殊意义。句子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句意的把握。一些句子在特殊的语段中表达特殊的意义,如果简单化处理,学生得到的就是简单结论;如果放在语段中解读,就能够理解其真正含义。于老师的句子教学总是秉持“句不离段”的原则,循循善诱。在《秋天的怀念》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母亲昏迷前的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板书“我那个……”,聚焦母亲临终的话,指名读母亲临终前说的话。)
师:母亲要死了,心里还惦念着子女。母亲的话没有说完就咽气了。史铁生知道母亲要说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生:我希望他们好好儿活。
师:对了,希望他们两个好好儿活!母亲要死了,但她想着的还是她的儿女。母爱是什么?
生:母爱是母亲对儿子的牵挂。
师:掌声送给她。但不仅牵挂儿子,还牵挂女儿,因为女儿还小。
师:想起子女,母亲死不瞑目。母爱是牵挂,是永远的牵挂!这就是母亲,这堆细节告诉我们,母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宽容,是让孩子有生活的希望。难道就是这些?不,多了,还有很多很多……谁也说不清博大的母爱!
母亲临终前的一句话没有说完,如何读懂是教学的难点,于老师将其放在特殊的语段之中加以理解,学生就能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含义。这种训练就是一种思维训练。
三品。读书重在虚心涵泳,涵泳就是品味。叶圣陶先生指出:“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衡量,人家的话正确不正确,有没有罅漏,也是必要的事。不然只是被动地听,那是很有流弊的。至于人家用词的选择,语调的特点,表现方法的优劣,也须加以考虑。他有长处,好在哪里?他有短处,坏在哪里?这些都得解答,对于阅读极有用处。”于老师的阅读教学,总是强调字斟句酌,总是在思考“是什么”和“为什么”。在《秋天的怀念》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有一天,史铁生站在窗前,看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挡在窗前,不让儿子看,为什么?史铁生看着这落叶,他会想什么?
生:他会想到自己就像那些落叶一样。
生:他会觉得自己很绝望。
生:他会想自己像叶子一样,从嫩绿到枯黄,从枯黄到落地。生:他会认为自己的生命很短暂,像黄树叶一样,要凋零了。
师:一片树叶黄了,落下来了,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到了秋天,人就感到悲凉;“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身有残疾的史铁生面对这“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情景,他一定想到了自己,他会感到凄凉,悲怆,甚至于绝望。母亲这一“挡”,告诉我们——母爱是什么?
生:母爱就是一个动作,一个不起眼的动作。
生:这个“挡”,就是不让儿子看到落叶失去信心。
师:这个动作是给儿子的——
生:这个动作是让儿子不要失望,不要绝望。
师:挡住了绝望,给儿子一个希望。母爱就是呵护啊!
这里的“挡”字很传神,因为它表达了一个母亲的爱心。小学生因为认知水平的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于老师层层引导:看到落叶他会想到什么?学生知道作者是一位残疾人,看到落叶他自然而然会想到生命的凋零,自己就像一片落叶随时可以凋零。母亲的一个“挡”字,试图挡住什么呢?学生由落叶想到生命,母亲挡住落叶就是试图让儿子有生活的勇气。这就是品味,这个品味就是层层推进。于老师教给学生的是品文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借助联想进行品味。
四悟。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表达作者的一种观点、主张,叶老曾经有过一个形象化的比喻,作品像一座桥,一边站着读者,一边站着作者,作者借助作品与读者相见,读者借助作品读懂作者。简单的课文,小学生读懂作者尚不困难,复杂的课文读懂作者就困难了。《番茄太阳》是一篇很感人的课文,但是理解文意有难度,于老师就采取了很好的办法加以引导,缘文悟道。
师:看看文中哪些地方给“番茄太阳”加上了引号?拿出笔来做上记号。
师:朗读可以走进作者感情的深处,而默读可以思考,可以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所以我们要学会默读,读书学会做记号。
生:两处。(分别读出)。
师:你看,我们班学生的书读得越来越好了。
师:眼睛盯着加引号的“番茄太阳”,思考这两处“番茄太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如果你思考好了,请将你的思考写在旁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