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中庸:插图珍藏本978755380569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中庸:插图珍藏本978755380569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0.04 6.3折 1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春秋)曾子,(战国)子思著

出版社岳麓书社

ISBN9787553805696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6元

货号8708419

上书时间2024-12-2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曾子(前505—前436)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南)人。名参,字子舆。孔子学生。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较)”等主张。《大戴礼记》记载有他的言行,相传《大学》为他所著。后被尊为“宗圣”。
子思(前483—前402)战国初哲学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受业于曾子。他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诚”说成是世界本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中庸》)。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孟子曾受业于他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述圣”。《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等,相传是他的著作。

目录
序 万变世界绝对不变的成功定律 
  大学 
  导 言  
  第 一 章  
  第 二 章  
  第 三 章  
  第 四 章  
  第 五 章  
  第 六 章  
  第 七 章  
  第 八 章  
  第 九 章  
  第 十 章  
  第十一章  

                                                    序 万变世界绝对不变的成功定律 
  大学 
  导 言  
  第 一 章  
  第 二 章  
  第 三 章  
  第 四 章  
  第 五 章  
  第 六 章  
  第 七 章  
  第 八 章  
  第 九 章  
  第 十 章  
  第十一章  
  中庸 
  导  言  
  第 一 章  
  第 二 章  
  第 三 章  
  第 四 章  
  第 五 章  
  第 六 章  
  第 七 章  
  第 八 章  
  第 九 章  
  第 十 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 六 章  
  第十 七 章  
  第十 八 章  
  第十 九 章  
  第二 十 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 十 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媒体评论

                                                                                    
                                            
                                                大学
  第一章
  导读
  本章朱熹称为“经一章”,阐明大学的宗旨和纲要。其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大学的“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大学的“八条目”。“三纲”和“八条目”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在“八条目”之中,从“格物”到“修身”五个方面是“内圣”,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儒家哲学虽然范围广博,但是概括起来说,无非是通过“修己安人”以达到“内圣外王”。按梁启超的解释:“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人格锻炼到精纯,便是内圣;人格扩大到普遍,便是外王。儒家千言万语,各种法门,都不外归结到这一点。”所以不夸张地说,儒家哲学的入门精要,便在这《大学》“经一章”之中了。
  本章可以理解为四个层次:(1)本章第一句话为第一层次,指出“大学之道”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2)从“知止而后有定”到“则近道矣”是第二层次,阐述实现“三纲”的具体做法与规定(知止、定、静、安、虑、得)。(3)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到“国治而后天下平”为第三层次。先以正序(由外而内)推演“八条目”,后用反序(由内而外)重新申说一番,循环往复,以彰其义。(4)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到本章末为第四层次。指明“修身”为“八条目”之根本与关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其目的是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以修身为基础和前提。“八条目”之中,“修身”处于最关键的地位,是联系“内圣”和“外王”的枢纽。
  “经一章”是《大学》的总论,亦为其要义之所在。以下的各章都是对“三纲八条目”的具体阐释。
  原文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知止而后有定⑤,定而后能静⑥,静而后能安⑦,安而后能虑⑧,虑而后能得⑨。物有本末⑩,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①大学:大人之学,相对于“小学”而言。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使……明”的意思。后一个“明”是形容词,光明的意思。明德,光明正大的德性。
  ③亲民:亲爱民众。或可理解为“新民”,“亲”“新”古时通用。“新民”:使民新,即让民众弃旧向新的意思。
  ④至善:最善,最完善的境界。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⑤定:志向坚定。
  ⑥静:心不妄动。
  ⑦安:性情安稳。
  ⑧虑:认真思考。
  ⑨得:(思想上)有所得。
  ⑩本末:根本和枝末。
  ?齐其家:治理好他的家庭或家族。
  ?修其身:修养好他的品行。
  ?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格物:“格物”有多种解释。朱熹注:“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即,格物是穷尽事物之理的意思。而王守仁认为:“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本书采用朱熹之说。
  ?庶人:平民百姓。
  ?壹是:全都是。本:根本。
  ?所厚者薄:该重视的没有重视。所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反而重视。
  ?未之有:没有这样的道理。
  译文
  大学的道理,在于使自己的光明德性得以显现,使民众弃旧向新,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了所应达到的境界就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就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就能性情安稳,性情安稳就能认真思考,认真思考就能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末节,每件事都有开始和终结。知道了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就接近事物本来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明光明德性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想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穷尽万事万物的道理。
  穷尽了万事万物的道理,才能获得知识,获得了知识才能使自己意念真诚,意念真诚才能使心思端正,心思端正才能修养好品行,品行修养好才能治理好家庭,家庭治理好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才能使天下太平。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把修养自己的品行作为根本。如果这个根本乱了,那么治理好家庭、国家、天下是不可能的。如果本末倒置,该重视的不去重视,不该重视的反而重视,这样想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中庸
  第一章
  导读
  本章是《中庸》全篇的总纲。朱熹说:“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时)氏所谓一篇之提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本章可理解为三个层次:
  (1)从“天命之谓性”到“可离非道也”,为第一层次。在这一层次中,作者提出了几个关键词:天、性、道、教。儒家经典中的“天”常有多种含义,可以解释为自然之天(形而下),也可以理解为伦理之天(形而上)。这里“天命之谓性”的天,既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天命,是上天赋予万物的禀赋。这种禀赋为人所承受,就成了“性”。程颢说:“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二程集?中庸解》)本性不同,发展途径就不同,遵循天生的本性而动,就是“道”了。程颢说:“循是而之焉,莫非道也。道之在人,有时与位之不同,必欲为法于后,不可不修。”(《二程集?中庸解》)修道,其实是修自己,使自己合乎道的要求,这就是教化。总的来说,这一层次阐释的是性、道、教三者关系:上天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人天生的本性而行动叫做道,修养人的行为,使之符合道的要求,这就叫做教。“道”,是无处不在,片刻不能离开的。
  (2)从“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到“故君子慎其独也”,是第二层次。说的是“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存养省察功夫。
  (3)从“喜怒哀乐之未发”到“万物育焉”,是第三层次。论述“中和”的功用,达到“中和”就能使天地万物各安其位、生生不息。有人认为,“中和”就是“中庸”的意思:“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此说可供参考。
  从第二章开始到十一章,共计十章,都是对本章内容的阐释:“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篇之义。”
  原文
  天命之谓性①,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道也者,不可须臾④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⑤,恐惧乎其所不闻⑥。莫见⑦乎隐⑧,莫显乎微⑨,故君子慎其独⑩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①命:赋予。性:人之本性。朱熹注:“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天命之谓性,意即:上天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
  ②率:遵循。道:路,引申为法则、规律。朱熹注:“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率性之谓道,意即:遵循人的天生的本性,行动自然能够符合自然的法则,这就是人生应该遵循的道。
  ③修:修明、节制。教:教化,包含礼、乐、刑、政等。朱熹注:“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修道之谓教,意即:修明、节制过与不及的行为,使之合乎自然之性与当然之道,这就叫做教化。
  ④须臾:片刻。
  ⑤不睹:看不见的地方。
  ⑥不闻:听不到的地方。
  ⑦见:通“现”,显现。
  ⑧隐:暗处。
  ⑨微:细微之事。
  ⑩独:独处。
  ?中:不偏不倚。朱熹注:“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中节:合乎法度。
  ?和:和谐,不乖戾。朱熹注:“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达道:朱熹注:“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意即普遍规律。
  ?致:推而极之,圆满达成。
  ?位:安于所处之位。
  ?育:生长发育。
  译文
  上天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人天生的本性而行动叫做道,修养人的行为,使之符合道的要求,这就叫做教。“道”这个东西,是人们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可以离开的话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警戒谨慎,在别人听不见的地方也要警惕畏惧。越是暗处,越是容易被发现。越是细微之事,越是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要在独自一人时保持谨慎。喜怒哀乐等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而又能合乎节度,就叫做和。中是天下的重要根本;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如果人能把中和的道理推而极之,达到圆满的状态,那么天地万物就各在其位,顺利生长繁衍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