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7.58 6.5折 ¥ 58 全新
库存22件
作者吴正宪,周卫红,陈凤伟编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47523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5710225
上书时间2025-01-04
1 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
策略一:把握素养导向 / 002
策略二:专业地读懂教材 / 004
策略三:智慧地读懂儿童 / 006
2 调研学生现状的策略
策略一: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 / 012
策略二:确定学生的学习难点 / 014
策略三: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 / 017
3 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策略一:创设情境要有情趣 / 022
策略二:创设情境要有生活 / 023
策略三:创设情境要有问题 / 025
策略四:创设情境要有互动 / 027
策略五:创设情境要有文化 / 029
4 设计有效提问的策略
策略一:提问和情境相结合 / 034
策略二:提问和思维相结合 / 035
策略三:提问和追问相结合 / 038
5 课堂教学理答的策略
策略一:回答中启发诱导 / 044
策略二:等待中促进自省 / 046
策略三:强化中突出重点 / 048
策略四:转向中扩大参与度 / 050
6 利用儿童经验的策略
策略一:回归生活,激活经验 / 054
策略二:回到起点,对接经验 / 056
策略三:反思梳理,提升经验 / 058
7 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
策略一:容错,等待花开 / 062
策略二:试错,诱导明理 / 063
策略三:纠错,引辩悟道 / 065
策略四:借错,悟中求实 / 067
8 课堂机敏应变的策略
策略一:直面问题,情理交融/ 072
策略二:顺应思维,巧妙引导 / 073
策略三:面向全体,探寻本质 / 075
9 设计探究性活动的策略
策略一:探究材料要准备 / 080
策略二:探究内容要筛选 / 081
策略三:探究问题要精彩 / 083
策略四:探究形式要多样 / 085
10 设计课堂练习的策略
策略一:练习设计有趣味 / 090
策略二:练习设计串成串 / 091
策略三:练习设计形式多 / 093
策略四:练习设计要开放 / 096
策略五:练习设计有思想 / 098
11 运用有效评价的策略
策略一:合理评价,建立自信 / 104
策略二:延迟评价,给予空间 / 106
策略三:积极评价,鼓励创新 / 107
策略四:客观评价,突破障碍 / 109
12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策略
策略一:架起平等互尊的桥梁 / 116
策略二:扬起放飞自信的翅膀 / 117
策略三:搭设由低到高的门槛 / 118
策略四:激活“潮汐现象”的思维 /120
13 读懂学生认知过程的策略
策略一:从前测中读懂学生的基础 / 124
策略二:从表情中读懂学生的需求 / 127
策略三:从追问中读懂学生的思路 / 130
14 建构互动交流的策略
策略一: 促进思维活动 / 136
策略二: 搭建展示平台 / 138
策略三: 建构对话空间 / 139
15 创设认知冲突的策略
策略一:关键点引发冲突 / 144
策略二:困惑处制造冲突 / 145
策略三:平衡中激活冲突 / 147
16 问题解决的策略
策略一:观察中发现问题 / 152
策略二:操作中探究问题 / 153
策略三:交流中解决问题 / 154
策略四:练习中深化问题 / 155
17 比较的策略
策略一:利用体验进行比较 / 160
策略二:利用知识关联进行比较 /161
策略三:利用迁移进行比较 / 162
策略四:利用易混淆知识进行比较 /164
策略五:利用逻辑关系进行比较 / 166
18 转化的策略
策略一: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 / 170
策略二:将不规则的转化成规则的 / 171
策略三:将复杂的转化成简单的 / 173
策略四:将抽象的转化成直观的 / 174
19 数与形结合的策略
策略一:以形助数,理解概念 / 180
策略二:以形助数,感悟算理 / 182
策略三:以形助数,解决问题 / 184
策略四:以数辅形,刻画图形 / 186
20 建立数学模型(模型观念)的策略
策略一:选择儿童熟悉的真情境 / 190
策略二:任务驱动引发儿童好奇心 / 192
策略三: 经历不完全归纳的过程 / 194
策略四:体验一般化的过程 / 196
后记 / 201
策略一:把握素养导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通过四个内容领域的教学,帮助学生获得与发展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以下简称“四基”),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简称“四能”),发展他们的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入理解这些核心概念的深刻内涵,使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并反映核心的价值观,是教学的落脚点。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关注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刻画结果目标时,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在描述过程目标时,使用了“经历”“体验”“感悟”“探索”等行为动词。制定教学目标时使用的目标动词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不同:定高了,学生达不到;定低了,缺乏挑战性。因此要用好表示程度的目标动词,对课堂教学准确定位。
案例及解析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性质和规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概括性,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探索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关系、性质和规律的方法,感悟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在探索知识、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意识、推理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是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思维从“算术向代数”发展的第一课时。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产生的必要性,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含义,而且要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符号意识,渗透代数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
这个教学目标使用了“体会、探索、感悟”这些目标动词,由此,我们应明确学生通过这节课应该“能在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字母式子的意义;在理解字母式子意义的基础上,能够在新的情境中用字母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在参与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字母式子的特征,获得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初步经验,体会符号简明、概括与抽象的特点”。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课堂教学、考试命题、评估的依据,是教材的编写者、教学的实施者、教学效果的评价者共同遵循的准则。《课标(2022年版)》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课堂教学要注重“四基”、培育“四能”,同时提出了数学课程的11个核心概念;对于目标动词,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表述,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和领会。
小贴士
在实践中,老师们在刻画知识与技能目标或描述数学活动过程时,往往忽略目标动词的使用,造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安排难易不合理。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关注近期目标,也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既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又要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落在数学思想方法的体会、领悟上,数感的增强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上,空间观念的发展上。制定教学目标既要立足当下,又要放眼未来,准确选择好目标动词,课堂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就有了生命力。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第2版)》 是《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的修订版,是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和总结,书中的每个策略都在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发挥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有尊严地生活。其中,每个策略都以“课堂流程+策略指导”的形式进行展示,帮助教师提高执教能力,创设高效的数学课堂。
与第1版相比,第2版有以下几点更新:
第一,更新并丰富了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向“专业地读懂教材,智慧地读懂课堂,用心地读懂儿童”迈进了一步;第二,替换、删除了比较老旧的、不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案例,增加了新的案例,体现新课标理念;第三,贯彻了新课标精神,剔除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关内容,更换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与理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