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否定主义文艺学/博雅文学论丛978730131458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否定主义文艺学/博雅文学论丛978730131458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5.19 6.3折 88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炫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1314586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0672179

上书时间2024-12-1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

作者简介
吴炫,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华文化理论原创中心主任,《原创》主编,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目录
导论  论文学的“中国式现代理解”
  一文学:从“承载”走向“穿越”
  二文学性:从“本质性”走向“程度性”
  三文学作品:从“意识形态”走向“体验形态”
  四文学发展:从“成为”走向“成为什么”
上编  “文学穿越现实”的提出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论的若干问题及理论期待
    一理论的“中国问题意识”
    二准文学性的文化批评
    三弱创造性的整合思维
    四去批判性的理论阐释
    五非程度性的文学观念
  第二章  中国文艺学史局限分析
    一局限分析的史观
    二从《文心雕龙》的问题入手
    三言志说
    四载道说
    五缘情说
    六人学说
    七反映论
    八活动论
  第三章  西方文艺学史局限分析
    一局限分析的尺度
    二艺术即摹仿
    三艺术即表现
    四艺术即形式
    五艺术符号说
    六艺术批判说
    七艺术复调说
    八艺术格式塔与艺术存在论
    九反本质主义
  第四章  文学穿越论的中国文化经验
    一尊重现实又改造现实的文化创造经验
    二尊重生命和生命力的文化经验
    二三一元内的多元对等的文化经验
    四超越·超脱·穿越
中编  “文学穿越现实”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  论“穿越”
    一“穿越”的哲学含义
    二“穿越”的中国性:对等性、不纯粹性、渗透性
    三  “穿越”的现代性:尊重政治文化现实和独特思现实
    四“穿越”的结果:非对抗性的个体化世界
    五文学的穿越与文化的穿越
    六“穿越”的中国式现代文化意义
  第六章  文学对观念现实的穿越
    一文与道:百年中国文论的流变及问题
    二为何是“文以穿道”
    三“穿道”之初:突破现有文化观念后的个体化意蕴敞开
    四“穿道”之后:作品文化表象后的个体化理解建立
    五穿道张力为什么会消解观念
    六穿越观念现实的文学意义
  第七章  文学对生活现实的穿越
    一如何理解“生活现实”
    二如何理解“尊重生活现实”
    三如何理解“改变生活现实的结构”
    四文学对欲望性生活的穿越
    五文学对感觉性生活的穿越
    六文学对情感化生活的穿越
    七“穿越生活现实”的中国意义
  第八章  文学穿越文学现实
    一为什么提出“文学现实”
    二穿越文学观念现实
    三穿越文学创作现实
    四穿越文学思潮现实
    五文学与文学:中国式的文学本体论
  第九章  文学穿越现实的结果
    一“独创性文学”的提出
    二“独创性文学”是“根与叶”的有机生命体
    三“独创性文学”的“根”是哲学性理解而不是观念
    四“独创性文学”让文学批评尴尬
    五“独创性文学”对等、平衡于现实的文化功能
    六独创性作品作为“文学的个体化世界”
下编  “文学穿越现实的程度”及实践
第十章  论中国式当代文学性观念
    一“中国式文学性”出发:从“生生”到“境界”
    二“中国式文学性”审视
      “生生”“境界”对“独创”的遮蔽
    三“中国式文学性”观念
      文学穿越现实的“生生/独创”之程度
    四“中国式文学性”提问
      准文学、差文学、常态文学、好文学
    五结语
  第十一章  文学穿越现实的程度
    一文学性与穿越性
    二形象世界:对生存形状和概念现实的穿越
    三个象世界:对趋同的艺术表现现实的穿越
    四独象世界:对理解世界的“共性”和“他性”的穿越
    五在文学性的金字塔面前
  第十二章  文学穿越现实的创作方法
    一文学经典启示怎样的独创方法
    二突破阶层和时代提出个体化问题
    三改造宗教与文化建立个体化理解
    四利用艺术资源创造个体化结构
    五穿越现实的方法与直觉、想象
  第十三章  文学穿越现实的批评方法
    一文学批评独创性尺度的提出
    二独创性文学批评面对的中国文学问题
    三理解作品:完整的结构性把握
    四分析作品:文学要素如何促发了结构的生成
    五评价作品:全球视野中的个体化理解诊断
  第十四章  文学穿越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创造史观
    一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文学性自觉”之问题
    二穿越文化、时代、思潮、地域制约的文学创造史思维
    三中国文学创造史的“大分期”和“小分期”
    四独创、潜创、依创、弱创的文学创造史分类
    五结语

内容摘要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当人们谈论“文学性”时,主要是在两个维度上展开,一是从西方形式主义或结构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文学的文本形式、表现对象,二是从中国传统文论出发,探讨文学的形象、风格、个性、韵味等。这两个方面都对“文学创造力强弱”“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和创造的个体化理解世界”等命题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本书意在突破中西方文论关于“文学性”的理论框架,通过学理厘定、文本分析,从五个方面追求“文学性”研究的新境:一、警惕当代文学理论经院化、自娱化的弊端,建立一种将文学理论与作家创造性联系起来的新型关系;二、从“文学性局限”的角度切入,建构一种追根溯源式的文学批评方法,突破从文化角度解读作品的定势;三、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依循“作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独特的创作方法—独特的形式形象”,判断“文学性”的高低;四、将“文学是什么”和“性文学是什么”联系起来考察,建立一种以“文学创造程度高低”为标准的关于文学性的提问方式;五、以“文学与文化对等互动的程度“为标准在时空演变中描述和评价中国文学,建立“中国式文学性”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创造史研究范式。

主编推荐
·

精彩内容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当人们谈论“文学性”时,主要是在两个维度上展开,一是从西方形式主义或结构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文学的文本形式、表现对象,二是从中国传统文论出发,探讨文学的形象、风格、个性、韵味等。这两个方面都对“文学创造力强弱”“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和创造的个体化理解世界”等命题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本书意在突破中西方文论关于“文学性”的理论框架,通过学理厘定、文本分析,从五个方面追求“文学性”研究的新境:一、警惕当代文学理论经院化、自娱化的弊端,建立一种将文学理论与作家创造性联系起来的新型关系;二、从“文学性局限”的角度切入,建构一种追根溯源式的文学批评方法,突破从文化角度解读作品的定势;三、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依循“作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独特的创作方法—独特的形式形象”,判断“文学性”的高低;四、将“文学是什么”和“独chuang性文学是什么”联系起来考察,建立一种以“文学创造程度高低”为标准的关于文学性的提问方式;五、以“文学与文化对等互动的程度“为标准在时空演变中描述和评价中国文学,建立“中国式文学性”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创造史研究范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