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可燃固废概述 1
1.1 背景 1
1.1.1 可燃固废的定义 1
1.1.2 中国城市固废产量 1
1.1.3 城市固废的处理方式 1
1.2 物理组成 3
1.3 化学组成与燃料特性 9
1.4 主要大类的性质 10
1.4.1 厨余 18
1.4.2 木竹 18
1.4.3 纸张 18
1.4.4 织物 18
1.4.5 塑料 19
1.4.6 橡胶 19
1.5 当前可燃固废研究应用的困难 19
参考文献 20
第2章 热化学转化 26
2.1 热化学转化的基本概念 26
2.2 干燥 28
2.3 热解 28
2.4 气化 29
2.5 燃烧 31
2.6 水热转化 32
参考文献 34
第3章 现有理论的缺陷 36
3.1 现有理论的框架 36
3.1.1 当前研究的方法和描述框架 36
3.1.2 现行工程设计的方法 36
3.2 现有理论的不足 37
3.3 改进现有理论的思路 38
第4章 基元思想 39
4.1 基元方法概述 39
4.1.1 确定性 39
4.1.2 独立性 40
4.1.3 完备性 40
4.2 基元筛选 41
4.2.1 可燃固废成分分析 41
4.2.2 生物质类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44
4.2.3 可燃固废组分的分类 45
4.2.4 基元选取结果 52
4.3 基元的基本性质 54
4.3.1 化学结构 54
4.3.2 热失重特性 58
参考文献 59
第5章 实际可燃固废的基元表征 61
5.1 表征方法 61
5.1.1 思路 61
5.1.2 灰色关联度分析 61
5.1.3 计算方法 64
5.2 计算方法比较 66
5.2.1 全程(60~1000℃)直接拟合 67
5.2.2 全程(60~1000℃)归一化拟合 72
5.2.3 重要反应区间(100~800℃)归一化拟合 77
5.2.4 主要反应区间(200~600℃)归一化拟合 81
5.2.5 部分可燃固废单基元拟合 85
参考文献 90
第6章 实际可燃固废热转化特性预测 91
6.1 挥发分和热值 91
6.2 TGA程序升温 93
6.2.1 N2气氛下的热解过程 93
6.2.2 空气气氛下的燃烧过程 98
6.2.3 CO2气氛下的气化过程 102
6.3 Macro-TGA快速热解过程 106
第7章 实际可燃固废混合反应的基元表征与数据库呈现 121
7.1 基元混合反应模型 121
7.1.1 混合效应判定 121
7.1.2 双组分变比例混合 125
7.1.3 三组分混合特性 128
7.1.4 多组分混合特性 135
7.2 实际可燃固废混合反应模型 138
7.2.1 模型概述 138
7.2.2 模型验证 138
7.3 数据库呈现 146
7.3.1 数据库的功能 146
7.3.2 数据库的结构 147
7.3.3 数据库的应用 147
第8章 基元物质的热解机理 149
8.1 动力学特性 149
8.1.1 动力学分析方法 149
8.1.2 TGA实验台上的动力学特性 152
8.1.3 Macro-TGA实验台上慢速热解的动力学特性 156
8.1.4 Macro-TGA实验台上快速热解的动力学特性 159
8.1.5 不同条件下动力学特性的对比 163
8.2 质量分布特性 164
8.3 气体生成特性 165
8.3.1 TGA-FTIR实验台上的气体生成特性 165
8.3.2 固定床快速热解的气体生成特性 171
8.4 多环芳烃生成特性 171
8.5 基元物质热解及多环芳烃生成的机理 174
参考文献 178
第9章 基元物质热化学转化特性的影响因素 181
9.1 温度的影响 181
9.1.1 温度对木质素热解特性的影响 181
9.1.2 温度对PVC热解特性的影响 187
9.2 升温速率的影响 193
9.2.1 升温速率对木质素热解特性的影响 193
9.2.2 升温速率对PVC热解特性的影响 195
9.3 气氛的影响 197
9.3.1 气氛对木质素热化学转化特性的影响 197
9.3.2 气氛对PVC热化学转化特性的影响 203
9.4 无机物的影响 208
9.4.1 无机物对木质素热解的影响 208
9.4.2 无机物对PVC热解的影响 211
9.5 木质素与PVC热化学转化及多环芳烃生成机理 214
9.5.1 木质素的热化学转化及多环芳烃生成机理 214
9.5.2 PVC的热化学转化及多环芳烃生成机理 216
参考文献 216
内容摘要
第1章 可燃固废概述
1.1 背景
1.1.1 可燃固废的定义
本书中,可燃固废是指成分复杂的可燃烧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即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农林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即生物质);还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烧固体废弃物(即工业垃圾等)[1]。
1.1.2 中国城市固废产量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固废的产量持续增加。图1.1汇总了我国城市固废历年清运量[2-10]。据《中国统计年鉴》[10]报告,2018年我国的城市固废产量已达2.3亿 t。
图1.1 我国城市固废历年清运量
近年来持续产生的大量城市固废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侵占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源等。因此,如何安全可靠地处理城市固废对于城市持续发展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11,12]。
1.1.3 城市固废的处理方式
当前,城市固废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有3种:填埋、堆肥和热化学转化。
填埋是*古老的固废处理方法,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填埋法的主要优点是成本较低,适用的固废种类广泛,同时,填埋也是其他处理方式的*终手段,如燃烧底渣和飞灰的填埋处理[13]。填埋的主要缺点是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这个问题在我国东部沿海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尤其严重,许多城市面临着无地可填的困境。同时,填埋产生的气体是危险的二次污染源,其中甲烷作为强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将加剧温室效应,大量的甲烷也可能达到爆炸极限度。此外,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属于毒性较强的污染物,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堆肥是有机物的好氧发酵过程,如庭院垃圾和厨余垃圾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需氧生物降解,得到的降解产物相对稳定,可以添加到土壤中改善土壤结构,或者作为肥料提高营养成分,同时可以帮助保持土壤水分。然而,堆肥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同时,由于城市固废分类不当,肥料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13]。更重要的是使用该方式处理固废,其降解速度过慢,很难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固废处理需求。因此,近几年以堆肥方式处理城市固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1年起,城市固废堆肥处理量已经不在中国统计年鉴之内,如图1.2所示。
图1.2 我国历年不同方式城市固废处理量
热化学转化是指把可燃固废直接或间接作为燃料,从而转化为能源的过程。近年来,热化学转化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应用[14]。燃烧、热解和气化是典型的热化学转化技术,它们在较高的温度下,以较快的速率对可燃固废进行处理。热化学转化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可燃固废进行有效的处理,尤其是针对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其主要优点:①实现减量化:可燃固废质量减少70%~80%,体积减小80%~90%,可以节省填埋土地[15];②破坏有机污染物,如卤代烃[16,17];③聚集并固定无机污染物,保证安全有效的后续处理;④从底渣中可以回收金属;⑤减少有机物厌氧分解的温室气体的排放;⑥可以将可燃固废转化为能源的不同形式,如电能、热能等[18]。
其中燃烧被认为是替代填埋的固废处理技术[19]。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烟气处理技术和燃烧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可燃固废燃烧技术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20]。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燃烧工艺和设备以处理可燃固废,并逐渐实现可燃固废燃烧技术和设备的自主研发[21]。如图1.2所示,燃烧法处理量从2010年的2317万 t增加至2018年的10185万 t,燃烧厂也由2010年的104座增加至2018年的331座[2,10]。
近年来,可燃固废的热解、气化和水热转化也吸引了广泛的关注[22]。热解、气化和水热转化代表了新的可燃固废能源化利用的方法,可以将可燃固废转化为可供二次利用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而提高经济效益[23]。
1.2 物理组成
可燃固废是复杂的混合物,其特性与各构成组分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燃固废的物理组成与气候、生活方式、经济情况有关[20,24-27]。在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可燃固废中塑料、纸张、纤维等含量较高;在以燃煤为主的城市,可燃固废中煤渣、沙石所占的份额较多[24]。近年来,我国城市固废总量增加的同时,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无机物含量持续下降、有机物含量不断上升、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加的趋势[28-30]。
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31]规定,城市固废组分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如表1.1所示,有机物包括厨余、木竹、纸张、织物、塑料、橡胶等组分;无机物包括金属、玻璃、砖瓦、灰土等组分。
表1.2汇总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中国典型城市固废的物理化学特性,可以看
表1.1 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
表1.2 中国典型城市固废物理化学特性
精彩内容
。通过对实际可燃固废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化学组分分析,筛选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PE、PVC、PP、PS、PET共9种物质作为基元。以TGA热解作为标准测试方法,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对基元和可燃固废进行热解分析,对TGA热解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灰色关联度为判据,用基元的失重曲线拟合实际可燃固废的失重曲线,拟合出实际可燃固废的基元表征系数。利用基元表征系数,结合基元数据,预测了实际可燃固废的挥发分、热值、TGA程序升温燃烧、气化失重变化趋势,以及固定床上快速热解失重特性。为预测多种可燃固废的混合反应特性,建立了基元混合热转化模型,然后用基元混合热转化特性预测了实际可燃固废混合热转化特性。在热重分析仪(TGA)及自行搭建的在线称重实验台(Macro-TGA)上进行了可燃固废基元物质的热解实验,开发了峰分析-最小二乘法(PA-LSM)进行动力学计算。在800℃固定床上进行了基元物质的快速热解实验,分析了产物质量分布特性、气体生成特性及多环芳烃(PAHs)生成特性。作为代表性物质,深入研究了木质素和PVC的热解特性、产物及反应机制。本文建立的用基元表征实际可燃固废热转化特性的方法,提供了基于表征系数和基元特性预测实际可燃固废热转化特性的模型,研究了基元物质的热化学转化特性,得到了不同因素对热化学转化特性的影响及混合作用对热化学转化特性的影响。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