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6.97 6.3折 ¥ 43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先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3279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3元
货号8819114
上书时间2024-12-17
目录
?
003??大漠在召唤
007??惊世彩陶
011??蓝色交响曲
013??水的色彩和生命形态
016??红牌频示
018??守望普氏原羚
027??的绝技
037??大漠寻鹤
050??五彩戈壁
060??幽默盐湖
064??百味
070??发现藏宝
076??地质奇观
084??沙漠情人
095??哪位朋友?
100??寻访香獐
102??神奇麝香
111??香料之路
115??奇特路标
119??麝怀绝技
123??麝啸
128??一步天险——测验灵魂的试卷
132??神泉·地裂
136??神话的故乡
140??昆仑,创世传说的根基
144??共栖互助
151??藏羚羊带着孩子回迁
155??藏北的狼不吃人
161??窥视生育大迁徙的神秘
169??生态道德的课堂
174??守望美丽少女
180??黄山与昆仑山的对话
183??变脸盐湖
187??公路化了
191??南八仙,迷失在雅丹群中的八位姑娘
199??花土沟,不是开满鲜花的山沟?
203??泥塑艺术长廊
206??跟踪白唇鹿
210??世界海拔的油井
214??燃烧的石头
217??骆驼灵感
221??展示凝固的历史
226??刻骨的遗憾
228??刘先平四十年大自然考察、????探险主要经历
内容摘要
《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作者刘先平四十年来跋涉在大自然中,五上青藏高原,多年跋涉于横断山脉,连续两年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本文记叙的是作者从南线到达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的历程。
在作品中,作者和儿子君早在地貌多样的高原盆地中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探险活动,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父子二人守望普氏原羚突遇孤狼
偷袭,黑颈鹤父母看着两个孩子手足相残却视而不见
,雄麝在被猎人追逐的过程中自毁香囊跳崖自尽;藏羚羊带着孩子进行生育大迁徙……从而引出主题:呼
唤生态道德,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编推荐
一带壮丽的山河:蓝天、白云和高山,一种神秘的生活:珍奇的动植物、神秘的宗教和天堂与人间的轮回,一对父子带你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物产的丰饶以及人与自然的融合。
——责任编辑
作者四十年来跋涉在大自然中,五上青藏高原,多年跋涉于横断山脉,连续两年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本文记叙的是作者从南线到达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的历程。
在作品中,作者和儿子君早在地貌多样的高原盆地中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探险活动,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父子二人守望*突遇孤狼偷袭,*父母看着两个孩子手足相残却视而不见,雄麝在被猎人追逐的过程中自毁香囊跳崖自尽;*带着孩子进行生育大迁徙……从而引出主题:呼唤生态道德,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刘先平四十年来跋涉在大自然中,连续两年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本书记叙的是作者从南线到达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的历程。
在作品中,作者和儿子君早在地貌多样的高原盆地中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探险奇遇,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父子二人守望*突遇孤狼偷袭,*父母看着两个孩子手足相残却视而不见,雄麝在被猎人追逐的过程中自毁香囊跳崖自尽,*带着孩子进行生育大迁徙从而引出主题:呼唤生态道德,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
封底:
我希望用大自然探险奇遇,还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大自然世界,激活人类曾有的记忆,接通人类与大自然相连的血脉,让人们接受生态道德的洗礼、启蒙,同时启迪人们对人类自身的未来予以思考。请千万不要忘记,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大自然也是知识之源,人类正是在不断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才使得科学技术发展到辉煌灿烂。即使到今天,生命的起源仍是*难解的命题。
精彩内容
守望*
一块鱼肚白在东天弥漫,逐渐隐去了星星。草尖上的露珠晶莹。天色亮堂起来了,雪山闪光,远处的沙地一抹细浪。高原的初晨如西部少女一般妩媚??
有异样声,我立即收回了思绪。却是一只斑头雁模样的水鸟正扇动着翅膀,从湖湾中飞起。不是*,却是个信号:动物们已开始了新的一天。
君早碰了碰我的手臂,一扬下巴。是的,沙地的深处确有动静,但只一会儿又悄无声息。
“别是沙的滑动声?”
沙对气温敏感,高原昼夜温差大,容易产生“鸣沙”。
“食草动物警惕性高,可能正在驻足观察,注意!”
雪山披起彩霞了,红艳飞溢。高原大地弥漫起胭脂雾??隐约之中看见羊群飘飘忽忽??
我使劲揉了揉眼,排除那是海市蜃楼的幻影。可它们确确实实在迈动长腿,金色的身驱,修长的身材,公羊头上的双角、黑黑的环节、优美的弧线??都在说明它们的真实,世界的真实!
是的,肯定是那些可爱的精灵。
“那只小的,看!”
一点儿不错,它落后了,急切地叫了一声。有只母羊跑了回去,用嘴在它头上亲吻了一下,又用舌头舐了舐它的额头,它才欢快地提起小步跑了起来!五六月是*的生育期。它来这个世界不久,有理由在妈妈跟前撒娇。
一共有七只,它们迅速地进入草地,迫不及待地采食。它们喜爱爽口的沙生植物。我虽然听从了小任的告诫,不敢潜越一步,只在远距离观察,但仍能不时看到它们卷草的舌头,听到咀嚼的声音,如一曲无比美妙的晨曲。
雄羊犄角上那对优美的曲线,是角在向上向后延伸、角尖略扩后又转而向内弯曲流畅地形成的。
那只羔羊,一刻也不安分,时时蹿到这头母羊那头公羊的身边,用湿漉漉的嘴蹭着。早晨的和平是短暂的,原羚们要抓紧时间进餐。在草原上,它们是弱小的动物,生态的恶化、生存的威胁,使它们只能在清晨由隐藏地到草地猛吃一顿,再迅速撤回沙地隐藏,用保护色与沙地混淆。这顿早餐要维持漫长的一天,直到傍晚时它们才能再到草地上进食。
即使如此,它们也并不沉浸在享受中,而是时时抬起头来四处张望。是那头公羊,更是挺起两把短剑,威严地扫视着世界??*是营群性动物,过去常能见到上百只的群体,但现在多为小群。它们还像候鸟一样喜欢迁徙,每年冬天跑上几百千米到南边过冬。到了春末夏初,又浩浩荡荡地返回北面生儿育女、度夏。*也有这样的习性,不过,它们的迁徙很特殊。
“看那边,沙包旁的草丛。”君早说。
我顺着君早的手势看去,心也提了起来——草丛中露出两只黄褐色的耳尖。是只动物潜伏在那里。
高原早晨的地气重。我试了试风向,不好,那家伙隐藏在下风??绝不是原羚,也不是旱獭。在野生动物世界,只有心怀叵测者才这样鬼鬼祟祟。
耳尖消失了,草丛中有了波动,潜行的方向直指*。我基本上判别出那家伙是谁了。它们之间还有一段浅草区。
“别轻举妄动!”我告诫君早。
一般说来,狼是营群性的。它的同伙在哪里?
我们只有父子二人,又未带任何武器。君早是第一次到高原,这次和他同行,是因为他的母亲李老师被孙女缠住,家庭会议决定,都说我已66岁,只有带着小儿子,才能出行。
君早30多岁,又高又胖。我担心他能否适应高山反应,幸好这几天还未听到他说头疼之类。
我的视线正在分区搜索狼群中充当包抄或埋伏的同伙,正当我怀疑一个沙堆的后面时,突然看到那家伙走出深草区,弓起身躯,弹开四蹄,箭般向金羊射去。
“狼?”君早惊呼,脸色煞白。
他听的狼外婆的故事,以及关于狼的种种邪恶、狡猾,听得太多了!说来令人难以相信,去年我带他和孙子去动物园时,即使是他这样的大汉,一到狼笼前,他还是不自觉地往我身后一闪,但这偏偏被他儿子看到了,竟然在脸上刮羞。他也只是赧然地笑笑,就是不往前走。
我也曾为他太善良、胆太小忧虑过。虽然他没在野外见过狼,但狼穷凶极恶的作为还是让他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狼也怕人!”在这时,我已不可能长篇大论做思想工作,只能是鼓励。
公羊尖声惊叫,羊群立即启动。
它们善于奔跑,四条长腿、修长的身材,是生存竞争赋予它们的财富。
我们无心欣赏它们在飞跃时异常优美的身姿,那个追击它们的黄褐色的家伙更加矫健??
我更紧张地注视着狼的左右前后。按它们常用的伎俩,负责包抄的狼应该出现了。可是没有踪影。难道是在前面设伏,等待羊群钻进口袋?
在这场力量和速度的比拼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并未骤时缩小。*是赛跑中的强手,如果不出意外,这*是难得一睹的精彩较量??
“只有在大漠,才能看到在奥运会上也见不到的这种较量。生存竞争的搏斗,展现生命的壮美!”
我感到了君早起伏的胸膛传来的急速节律。
我并未放松对包抄或埋伏的狼群的警惕。
可怕的情况出现了。聪明的狼已选准了小羊。
小羊落后了。
它的妈妈扭头回来了??
我还未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君早已像出膛的炮弹,从地下一跃而起,挥舞着照相机的三角架,声嘶力竭地喊叫:“啊!啊!啊!”向狼飞奔过去。
狼打了个愣怔。
我惊奇、愣怔,但只一会儿,顾不得狼群的狡猾,也高呼着纵身跑起。
羊妈妈带着孩子扭头向君早跑来。
瞬息,君早和我与狼直面。
我们没有发现阻击、包抄的狼。
眼看羊妈妈已带着孩子跑到我们身后。
狼放慢了脚步,停了下来,血红的怒目圆睁,恶狠狠地盯着君早。
我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十来米。
君早挥舞着三角架示威!
我们相持了漫长的三四分钟后,狼才异常沮丧地扭转身子,悻悻而去。没有低头呼唤狼群的嗥叫,没有昂欲出的激愤,它走了三四步,还回头盯了小羊一眼??
羊妈妈和它的孩子没有走,在我们身后七八十米处伫立着。那充满了情感的黑眼睛在人的身上抚摩。
整个羊群都没走。它们在更远的地方注视着它们的姐妹和下一代,注视着君早。
君早优雅地挥挥手:“去吧!赶快回家去!”
羊全都叫了一声,声音嘹亮悠长。
羊群慢慢地消失在沙丘中??
君早瘫倒在地,平平地躺着,粗重地喘气。
我想,他再也不会怕狼了。
??
媒体评论
如何评价刘先平《大自然在召唤》丛书在文学的地位及其审美价值,已引起文学界乃至学术界的广泛议论,成为大家共同思考和探求的一个议题。《大自然在召唤》无疑已突破了传统的大自然文学作品原有的审美格局,开辟了大自然文学创作的新境界,其审美观是开拓性的,其审美视角已跨入生物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新时代,其笔触已伸向人与自然内在联系的哲理领域,大声疾呼生态道德。道德属于观念范畴。只有当人类真正、普遍地树立生态道德,自觉约束,并加以必要的法律制约,人本与生态、观念与物质才能和谐于一体,这正是刘先平在大自然文学审美观照中呼唤生态道德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走进帕米尔高原》这部吟唱生命的赞歌,是这套丛书中*美学价值、地理学与史学等学术价值的一部大书。刘先平在大自然探险中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我以为有四点值得我们共同探讨和学习:其一是为追求和认识大自然的真谛,不辞万苦、坚韧不拔、自讨苦吃的精神;其二是不拘一格、走自己之路的探索精神;其三是他在创作中永不满足、永不停步、艰苦跋涉的精神;其四是他的顽强求知欲。
——翟泰丰(原中宣部副部长)
?
刘先平的《走进帕米尔高原》把动物、植物看做与人类一样的生命,还大自然生命以同等的价值尊严,这是对人性道德与文学价值的重审,也体现了大自然文学刻的艺术内涵。
——谭旭东(儿童文学评论家)
?
生态道德是道德规范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范畴。刘先平的《走进帕米尔高原》在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基础上,给与生态道德以现代的阐释: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知足知止,平等互利,为人类留一片诗意的柄居地。生态道德的建设,尤其要关注儿童。《走进帕米尔高原》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对童年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大自然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跨文化对话、跨代际沟通、跨文体写作,是大自然文学的重要艺术取向,也是其第三方面的特征。大自然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与资源,也是老中青少幼所有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大自然的美丽与创伤,大自然的呼吸与呻吟,无不关系着所有的生命共同体。因而大自然文学是*国际性的文学,如同儿童文学一样,也是激起全世界少年儿童审美想象与阅读兴趣的文学。进行跨文化对话,传达当今人类共同的生态文明主题,从动物保护、水源保护,到资源寻踪、无人区探险,刘先平的作品几乎涉及大自然的一切命题。他的大自然文学给我们提供了多种阐释的可能性。
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立足于三个回归:回归自然,回归童年,回归生命。激情地召唤三种意识:召唤自然之美,召唤童心之真,召唤生命之善。
——王泉根(儿童文学评论家)
?
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通过行走,以“在场”的方式书写,颠覆当下诸多作家依赖传媒材料的“媒介化”写作方式;在作品中建构了一种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自然伦理,亦为当代文学增添了新的伦理维度;塑造与现代性预设相反的,俯就、尊崇自然的人物形象,是一种“新人性”的文学表达;“中间性文体”采用是一种跨文体写作,为当代文学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与可能。
——雷鸣(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
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是建立在生态道德基础之上的。这是文学理念的自觉。长期以来,文学就是人学,似乎成了一种定律。大自然文学对这个概念是一次颠覆。大自然文学强调的是生态道德。刘先平说:“生态道德的缺失,造成了我们生态环境的危机”、“只有人们以生态道德修身济国,人与自然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在大自然文学中,人不再是万物之灵,不再是宇宙万物一切的主宰,在大自然文学里,不再只讲人性,而是要讲兽性、禽性、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之性,人类中心主义不复存在,人与大自然的其他万千品类相生相荣。在他共约250余万字的大自然文学作品里,*、*、野象、天鹅、八音鸟、金丝燕、红树林、香榧王等等,都居于主要角色地位,人则退于次要地位,这和历的山水诗文游记比较起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平台,那就是生态道德的平台。他认为“万物之灵的人只是大自然万物中的一员”、“必须迅速从‘大自然属于人类’的传统误区中走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荣的文学,也便是现代意义上的大自然文学”。
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以目击性、纪实性和现场性为标志。这是文学创作方法的自觉。大自然是奇妙的,也是美妙的,对于人类、对于作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陌生的,不亲临大自然之中,便无法领略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妙,更写不出有价值的大自然文学作品。欧美的大自然文学作家,如梭罗,在瓦尔登湖边自造木屋,住了两年多,才写出了《瓦尔登湖》。拉巴斯蒂几十年如一日,几乎与世隔绝,住在大森林里,将她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的各种形态写入她的《林中女居民》,分外新颖动人。奥斯汀和艾比等人也正是在深入大沙漠之后,才能在《大漠孤行》中描绘出沙漠的种种奇观,得以创造出那种别具一格的“沙漠美学”。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出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真实、生动而奇特。在刘先平笔下,相思鸟花样翻新的沙浴,各种姿势的蹭痒,*箭一般出行的一刹那,天鹅扇动巨翅从水面起飞的那一刻,金钱豹腾空捕食的那种力度与柔韧,黄鼬施放臭液使小狗失去嗅觉的那种准确,从海中捕猎红鱼的敏捷与力度,还有植物界的各种奇观,野百合每长一岁增开一朵花,箭竹则用竹叉的变化来记年,这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不是靠苦思冥想得来的,也不是靠读几本科普读物得来的,而是靠实地考察得来的。刘先平曾一连几个月不畏严寒酷暑,深入那些荒山野岭之中,伏在岩石上观察各种兽类的生活情景;他也曾不厌其烦地泡在海水里观察红树林,观察红树根须的生态情况,身心叮上了许多蚂蝗也在所不惜;两去西沙,更是体现了他的执着。深入到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中去,熟悉大自然、理解大自然,然后才有他的大自然文学,这是刘先平的文学实践的自觉,也为其他文学同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中国现代意义的大自然文学发端于安徽,开拓者是作家刘先平。他是一位以崇尚自然、关注自然、描写自然、进而提出大自然文学的比较的作家,是一位用脚来行走、用头脑来写作、用心灵来感受自然的作家,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起,他就致力于开创中国文学新领域、新题材的创作,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在广大读者之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此后几十年的探险考察过程中,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同时也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先后出版了几十部作品。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野性的情趣,以清新简约却又回味悠长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给读者莫大感动。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还看到了一种沉重、一种忧伤,因为人类给大自然留下太多的伤疤。
——高洪波(中国作协副、全国政协委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