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礼制规范套装(礼记+曾国藩家书+孝经)(全3册)余秋雨策划题签,朱永新、钱文忠推荐。原文+注释+译文+解析,轻松读懂 978754552380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礼制规范套装(礼记+曾国藩家书+孝经)(全3册)余秋雨策划题签,朱永新、钱文忠推荐。原文+注释+译文+解析,轻松读懂 978754552380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2.49 4.8折 109.4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汉)戴圣,(清)曾国藩等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23805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9.4元

货号29488498

上书时间2024-12-04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战国时期儒家学者的作品,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汉朝学者戴德将汉初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侄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至隋、唐时期已散逸大半,现仅留传39篇,而《小戴礼记》则成为今日通行的《礼记》。
《礼记》内容丰富,涉及上古时代的礼制、哲学、伦理、道德,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所形成的众多典故和汇集的对自然与社会的许多真知灼见,涵盖面十分广泛,极具警世意义。它的内容广博,门类杂多,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对于我们现今的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教导我们如何学习的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完善人格的八大步骤: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教育教学的九个原则:“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教”——《学记》,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事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礼记》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涵深邃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其中《大学》和《中庸》两篇更位列“四书”,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从语言的艺术成就方面看,《礼记》中的议论文,如《礼运》《乐记》等篇的部分章节,雍容大雅,气势沛然,结构严整。记叙文如《玉藻》《坊记》等篇的部分章节,文笔凝练,言简意赅。尤其是《檀弓》《仲尼燕居》等篇中的叙事小品,写得生动形象、意味隽永,都是较优秀的作品。
《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我们今天读《礼记》不仅有助于具体地了解古代礼制的思想和文化、认识古代社会等级和阶级的构成、深入把握古代典章制度的原则和精神,还有助于增强对当今社会现象的认识和评判能力,有助于建设我们今天的礼仪文化。
礼,是体现儒家“仁”与“德”的各种社会规范,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是维系社会人群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色彩浓厚、影响深远的重要内容,对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中国人来说,礼文化仍有值得借鉴的成分。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告诫我们,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而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懂得“礼”的含义和重大意义。曾国藩也曾说过:“先王之道,所谓修己治人,经纬万汇者何归乎?亦曰礼而已矣。”所谓的修己治人、经纬万汇,是指小到个人修养,大到治国平天下,都应该包括在礼中,由此可见礼的内涵和外延,范围广泛而浩大,学习礼、实践礼势在必行。
本书对所选取的《礼记》中的重要篇章,做了注释和翻译,帮助读者加深对这部儒家经典的理解和把握,使经典不再束之高阁,而成为传承文明的传家宝。历代为《礼记》注释的著作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新的研究成果。
在编著此书时,我们尽量吸取前贤的精辟之论,选录的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力求准确简明,但是限于水平,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
正。



导语摘要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礼治思想的资料汇编,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的内容及产生与变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及他人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论述如何以“礼”正确处理各种人伦关系等。
这部著作内容广博、门类繁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生活习俗、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本书对所选取的《礼记》中的重要篇章,作了注释和翻译,帮助读者加深对这部儒家经典的理解和把握。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同治时封侯爵,世袭。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有《曾国藩家书》传世,是研究其人及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资料。
   本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2篇对后世影响深远、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八个方面。为便于读者深刻领会曾国藩思想的精髓,我们将每封书信的重要文字和名言警句摘录于标题之下,不仅美观,而且方便记忆。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孝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被广为传诵,其影响甚至远及异族他国。它主张珍视生命、尊长敬上、敢言直谏等,具有超时代意义,与当前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
本书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粗存精,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作者简介

唐品,本名唐建福1964年11月18号生于湖南临澧县。1984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即进入江西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96年调入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策划有季羡林、周一良等主编的《东方文化丛书》30余种,余秋雨著作全集22种《秋雨合集》。策划出版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胡平先生代表作《禅机》。另有于丹教授畅销书《于丹重温美古诗词》发行160余万册。现为自由出版策划人、北京唐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策划。



目录

《礼记》
曲礼上
曲礼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王制
文王世子
礼运
礼器
内则
玉藻
大传
少仪
学记
乐记
祭法
祭义
祭统
经解
仲尼燕居
孔子闲居
坊记
中庸
表记
缁衣
问丧
服问
间传
三年问
儒行
大学
冠义
昏义聘义
丧服四制


《曾国藩家书》


章  养心之道


⊙ 勉在孝悌上用功
⊙ 除骄傲习气,勿夜郎自大
⊙ 进德修业全由自主
⊙ 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
⊙ 以息心忍耐为要
⊙ 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
⊙ 做人要有气量
⊙ 心无愧悔,襟怀坦然
⊙ 讲求将略、品行、学术
⊙ 大者得正,小者包荒
⊙ 切忌骄矜之气、悖谬之语
⊙ 满招损,谦受益
⊙ 切忌骄傲之气
⊙ 骄则满,满则倾
⊙ 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
⊙ 拼命报国,侧身修行
⊙ 人生唯有常是美德
⊙ 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 豁达光明,才有恬淡冲融
⊙ 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 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
第二章 自勉之道


第二章  自勉之道


⊙ 大器晚成,不必忧虑
⊙ 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 须和睦、奉勤为先
⊙ 对盈虚自然之理,不必抑郁
⊙ 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 每日有常,自有进境
⊙ 读书当勤勉,做人需忠恕
⊙ 须勤谦,切戒骄奢淫佚
⊙ 时时自惕劳、谦、廉
⊙ 不宜过露痕迹
⊙ 盛时常作衰时想
⊙ 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
⊙ 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
⊙ 得宽闲岁月,切莫错过好光阴
⊙ 不宜过于菲薄,近于自弃
⊙ 谨记修身三戒,力除傲、惰二弊
⊙ 受挫之时,乃长进之机
⊙ 力守悔字、硬字两诀,以求挽回第


第三章  成事之道
三章 成事之道
⊙ 力行格物、诚意
⊙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 自立志,不必借助于人
⊙ 专心致志,并心一往
⊙ “勤敬”二字须臾不可离
⊙ 成大事者须兼顾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
⊙ 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 致败者约有二端:常傲、多言
⊙ 宜力持不懈,有始有卒
⊙ 人生适意之时当尽心竭力
⊙ 专求怡悦,不存郁损之怀
⊙ 凡作一事,皆宜有始有终
⊙ 无论行坐,均须重厚
⊙ 古今庸人皆以惰败,才人皆以傲败
⊙ 办大事者,须多选替手
⊙ 衣食起居,勿沾富贵习气
⊙ 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
⊙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 艰危之时,坚持硬字、悔字二诀


第四章  为学之道
三章 成事之道


⊙ 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 为学要虚心,切勿恃才自傲
⊙ 学问之道,总以有恒为主
⊙ 事事应勤思善问
⊙ 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
⊙ 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 读古文之要义
⊙ 读书须能涵泳体察
⊙ 每日用功,自有进步
⊙ 学书法不可迷于所往
⊙ 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 读经要胸怀博大活泼,不可无恒
⊙ 读书宜求个明白
⊙ 作文写字,应以珠圆玉润为主
⊙ 为学全靠自己扎挣发愤,扬长避短
⊙ 须读唐宋诗,作五言诗
⊙ 唯读书可变化气质
⊙ 手抄与摹仿宜并进
⊙ 多加涉猎而探讨之
⊙ 好文章须熟读成诵
⊙ 文笔宜从“简当”二字上着力
⊙ 每日参学,自有进益
⊙ 好文字必气、识、情、趣中有一长
⊙ 作文须在气势上下功夫第


第五章  交往之道
五章 交往之道
⊙ 交友拜师以专一为要
⊙ 必信必诚,侠义之士
⊙ 交友须勤加来往
⊙ 不可占人便益
⊙ 非道义可得者,不可轻易接受
⊙ 与人不合,办事多不能成
⊙ 用人之道:奖之以好言
⊙ 人以巧诈来,我以诚愚应
⊙ 不可动辄笑人之鄙陋
⊙ 观人之法:有操守无官气、多条理少大言
⊙ 负人不惮改过
⊙ 坚忍、言明、不贪乃选将之要
⊙ 交往总以谦谨为主
⊙ 高明之地,唯倍增敬慎
⊙ 交友须择志趣远大者
⊙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 与他人交际,须省己之不是
⊙ 于忍气二字加倍用功
⊙ 交友切记“久而敬之”四字
⊙ 保人荐贤宜谨慎
⊙ 自身检点以杜小人之口


第六章  理财之道


⊙ 家和则福自生
⊙ 补品慎用,银两安排得当
⊙ 赠人乃保持盈泰之道
⊙ 洗心涤虑力挽家运
⊙ 诸事不可不尽心
⊙ 治家八事,缺一不可
⊙ 努力读书,不可积钱买田
⊙ 勤劳之家多兴旺
⊙ 居家之道,唯崇俭可以长久
⊙ 勤俭乃持家之道
⊙ 俭朴之风不可尽改
⊙ 凡事不可过于奢华
⊙ 时刻牢记“勤”“俭”二字
⊙ 惜福贵乎勤俭
⊙ 俭而奢易,奢而俭难
⊙ 勤俭自勉以长保盛美
⊙ 撑持门户,宜自端内教始
⊙ 有紧有松,有发有收
⊙ 爱惜器物,条理有序
⊙ 居家以习劳苦为要义


第七章  为政之道


第七章 为政之道
⊙ 为官亦不忘勤奋好学
⊙ 做官常存谦虚敬畏之心
⊙ 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构讼
⊙ 以做官发财为可耻
⊙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 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
⊙ 谨慎谦虚,时时省惕
⊙ 力尽人事,不存丝毫侥幸之心
⊙ 居官以耐烦为要义
⊙ 戒骄傲、多言二弊
⊙ 以勤字报君,以爱民报亲
⊙ 爱民必去害民之吏,治军必去蠹军之将
⊙ 愿死疆场,不愿死于牖下
⊙ 怀见危授命之志
⊙ 极盛之后应加倍小心
⊙ 投身到报国的大业中
⊙ 责任重大,如履薄冰
⊙ 推诚相与,吏治或可渐有起色
⊙ 安危之际,不可为一己之身名计
⊙ 为政以国事为重
⊙ 服官以耐劳忍气为要
⊙ 无形之功不宜形诸奏牍
⊙ 不可惊动官长,烦人应酬
⊙ 构怨太多影响仕途
⊙ 生平以享大名为忧
⊙ 公事馈赠宜节俭
第八章 养生之道
第八章  养生之道


⊙ 谨记节劳、节欲、节饮食
⊙ 身体如常,即为如天之福
⊙ 读书不求强记亦养身之道
⊙ 早起乃养生千金妙方
⊙ 宜戒酒、起早、勤洗脚
⊙ 毋滥服药、饭后散步乃养生要诀
⊙ 保养之法在慎食节欲
⊙ 读书作字陶写性情
⊙ 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 以早起、务农、疏医、远巫为要
⊙ 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
⊙ 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 保养以莫生肝病为要
⊙ 不可过劳,须心平气和
⊙ 食蔬亦养生之宜
⊙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 体弱宜清静调养
⊙ 养生家唯恐出汗
⊙ 养身之法有五事
⊙ 切记养生六事


《孝经》
开宗明义章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附录一 二十四孝图
附录二 劝孝歌



内容摘要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礼治思想的资料汇编,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的内容及产生与变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及他人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论述如何以“礼”正确处理各种人伦关系等。
这部著作内容广博、门类繁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生活习俗、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本书对所选取的《礼记》中的重要篇章,作了注释和翻译,帮助读者加深对这部儒家经典的理解和把握。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同治时封侯爵,世袭。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有《曾国藩家书》传世,是研究其人及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资料。
   本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2篇对后世影响深远、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八个方面。为便于读者深刻领会曾国藩思想的精髓,我们将每封书信的重要文字和名言警句摘录于标题之下,不仅美观,而且方便记忆。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孝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被广为传诵,其影响甚至远及异族他国。它主张珍视生命、尊长敬上、敢言直谏等,具有超时代意义,与当前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
本书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粗存精,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主编推荐

唐品,本名唐建福1964年11月18号生于湖南临澧县。1984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即进入江西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96年调入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策划有季羡林、周一良等主编的《东方文化丛书》30余种,余秋雨著作全集22种《秋雨合集》。策划出版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胡平先生代表作《禅机》。另有于丹教授畅销书《于丹重温美古诗词》发行160余万册。现为自由出版策划人、北京唐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策划。



精彩内容

曲礼上
【题解】
《礼记》凡四十九篇,《曲礼》是其篇,因篇首引“曲礼”而命名。《曲礼》原是古礼书名,已佚。“曲”有细微曲折之意,故所记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礼仪。本篇论及礼的社会意义及功能,其思想非常深刻,内容繁杂但大致可分为五点:,阐述“礼”的重要性和为人处世之道;第二,记录卿大夫和士日常生活中所应遵循的礼仪;第三,记述有关的丧葬、祭祀礼仪;第四,记述了君臣之礼和军礼;第五,记述天子、诸侯之礼和相关职官制度、称谓。
【原文】
《曲礼》曰:毋不敬,俨①若思,安定②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③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④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注释】
①俨:通“严”,庄重的样子。②安定:此指和气,审慎。③安安:满足于平安的境遇。④很:通“狠”,意为争论,争执。
【译文】
《曲礼》说:凡事待人必须恭敬严谨,神态庄重若有所思,说话和气、谨慎,这样就可以使民众安定了。傲气不可以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志向不可以自满,享乐不可以达到极点。对待贤者要亲近而尊敬,敬畏而爱慕。对于所爱的人要了解他的短处,对于憎恨的人要看到他的长处。能积聚财富而又能布施,安于习惯了的生活而又能适应变迁。面对财物不随便获取,面对危难不随便逃避。与人争执不要求胜,分配财物不要求多,有疑问的事情不要随便判断,正确时也不要自以为是。
【原文】
若夫坐如尸①,立如齐②,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①,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注释】
①尸:古代祭祀时用以代替神鬼受祭的人。②齐(zhāi):通“斋”,指古人祭祀前的斋戒。
【译文】
如果坐,就要像代替鬼神受祭的人那样端庄,站着就要像斋戒时那样恭敬,礼仪要顺从时宜,出使要遵从别国的风俗。礼,是用来确定亲疏、判断嫌疑、区别同异、辨明是非的。礼,不胡乱说话,不随便讨好人,不说多余的话。礼,不超越节度,不侵犯侮辱,不轻佻亲狎。修养自身,说到做到,叫作善行。行为有修养,言谈符合道理,这是礼的本质。礼,只听说学礼者要前来学习,没听说授礼者跑上门去传授的。
【原文】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①,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②事师,非礼不亲。班朝③治军,莅④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⑤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⑥。是故圣人作⑦,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注释】
①辨讼:辩论,争论。辨,通“辩”。②宦学:谓学习仕宦所需的各种知识。③班朝:谓整肃朝班。④莅(lì):到职;居官。⑤撙(zǔn)节:抑制、节制。⑥麀 (yōu):母鹿。⑦作:兴起。
【译文】
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成就;教导训诫人民端正风俗,没有礼就不能完备;论辩争执,没有礼就不能解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间,没有礼就不能确定;为学习仕宦所需的知识而侍奉师长,没有礼就不能亲密融洽;整肃朝班治理军队,官员到位执行法令,没有礼就没有威严;临时的祭祀和定期的祭祀,供奉鬼神,没有礼就不能虔诚和庄重。因此君子以恭敬、节制、退让来彰显礼。鹦鹉能说话,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终是禽兽。现在作为人而没有礼,即使能说话,不也是禽兽的心态吗?只因禽兽无礼,所以父子才共一雌兽。因此圣人兴起,制定礼来教育人,使人们有礼,知道将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原文】
太上①贵德,其次务施报②。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