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7.54 7.0折 ¥ 68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美]卡罗尔·多蒂 著 张宏 译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452869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701233
上书时间2024-11-25
本书是关于普罗米修斯神话的详尽介绍,着重探究这一神话在多种历史、文学和艺术语境中的生命力和灵活性,涵盖了古希腊人、浪漫主义文人以及20世纪英国诗人托尼•哈里森的相关作品。这是一本普罗米修斯神话的重要入门读物,适合对古典学、神话学和文艺感兴趣的读者们。
卡罗尔·多蒂(Carol Dougherty),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古典学系教授,比较文学系主任,主要研究希腊古风和古典时代的历史、文学与文化的交汇。著有《外邦殖民的诗学》(The Poetics of Colon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奥德修斯的木筏》(The Raft of Odysse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荷马与当代文学中的行旅与居家》(Travel and Home in Homer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张宏,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重庆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古典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英语教学和西方古典学,译著《文艺复兴》([英]彼得·伯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22年)。
丛书前言:为何要研究古代世界的诸神与英雄?
致谢
插图目录
谱系表017
为什么是普罗米修斯?
介绍普罗米修斯003
普罗米修斯是谁?
古典文本:神话的源泉
什么是神话?
神话为什么如此重要?
普罗米修斯神话
普罗米修斯神话的主题:火、反抗、创造力,以及劳作
普罗米修斯和人类境况
研究综述和本书概览
关键主题037
一、诡计大师:赫西俄德的普罗米修斯039
赫西俄德和他的时代
赫西俄德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与宙斯:一场智力的对决
诡计多端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与人类境况
小结
二、雅典的普罗米修斯崇拜067
希腊文化中的火
雅典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崇拜
火炬接力赛
普罗米修斯、萨提尔,以及火
普罗米修斯、火,以及公元前 5 世纪的雅典
小结
三、政治反叛者和文化英雄:雅典文献中的普罗米修斯096
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从诡计师到反叛者
从希望到预言
普罗米修斯和进步
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
喜剧中的普罗米修斯
小结
普罗米修斯效应133
四、浪漫主义时期的普罗米修斯135
歌德的普罗米修斯与艺术创造力
政治意义上的普罗米修斯
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爱的力量
普罗米修斯和拿破仑
《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小结
五、现代社会中的普罗米修斯173
艺术中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科学技术的惊人发展
模棱两可的普罗米修斯遗产
托尼·哈里森的《普罗米修斯》
技术意义上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和劳动者:homo faber [工匠人]
火与诗
词源辨析:普罗米修斯有什么“用”?
小结
拓展阅读213
参考文献223
索引236
附录:古代世界的诸神与英雄译名表
跋“古代世界的诸神与英雄”
本书是关于普罗米修斯神话的详尽介绍,着重探究这一神话在多种历史、文学和艺术语境中的生命力和灵活性,涵盖了古希腊人、浪漫主义文人以及20世纪英国诗人托尼•哈里森的相关作品。这是一本普罗米修斯神话的重要入门读物,适合对古典学、神话学和文艺感兴趣的读者们。
卡罗尔·多蒂(Carol Dougherty),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古典学系教授,比较文学系主任,主要研究希腊古风和古典时代的历史、文学与文化的交汇。著有《外邦殖民的诗学》(The Poetics of Colon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奥德修斯的木筏》(The Raft of Odysse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荷马与当代文学中的行旅与居家》(Travel and Home in Homer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张宏,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重庆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古典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英语教学和西方古典学,译著《文艺复兴》([英]彼得·伯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22年)。
世界为神话提供了一种历史真实(historical reality),即便这种历史真实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时代,它的意义也是由人类创造或运用它的方式来界定;而神话给予世界的回馈是反映此种真实的自然(natual)形象。
——罗兰·巴特
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以其模棱两可的复杂性和对权力运用及滥用的关注,引起了某些诗人的特殊共鸣,他们正着手应对拿破仑这位传奇人物,一个27岁的人类佼佼者,他抓住了革命机会,并着手掌控多个国家的命运。也许正是想到了拿破仑,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谈到了反叛者、解放者和暴君之间的细微差别——详细阐明了旧制度(ancien regime)和拿破仑帝国的危险所在。如一位学者指出,
浪漫主义诗人唤起了不同形象的拿破仑,这构成了他们狂热参与当时政治文化议题的重要经历。他们极力追捧拿破仑,将他当作权力的象征,把他神魔化——所有这些 , 都是为了表明他们自身的政治立场,也是为了阐明他们的自我概念以及诗人应承担的角色。因为在那个时代,拿破仑是英雄的至高化身,而艺术家也越来越被视为英雄。拿破仑的某些天赋品质——精力充沛,敢于想象,英勇无畏——也是当时的诗人和作家喜欢赋予自己的品质。于是,拿破仑的人物形象被卷入到浪漫主义时期一场关于诗意与政治力量的相对价值的关键辩论。拿破仑这位充满活力的公众人物既复杂又矛盾,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中设法处理这些问题时,会求助于大量的历史和神话类比,包括意料之中的普罗米修斯。
例如,拜伦的《拿破仑颂》(Ode to Napoleon Bonaparte),这首诗写于1814年 , 正值这位统治者退位之时,它援引了普罗米修斯的形象,试图恢复诗人自己对拿破仑的信心。这首颂歌弥漫着紧张和冲突的意象,拜伦对拿破仑的吹捧和贬低轮流上演。他借用了吉本(Gibbon)的《罗马帝国的衰亡史》(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中的一句警言,把拿破仑失去权位的过程写成了史诗;但他又试图挽回这位皇帝的一些神力,把被囚禁在厄尔巴岛(Elba)的这位战败指挥官描述成那位被锁在高加索山上的强大泰坦神。这首诗以诗人痛苦幻灭的严词控诉开篇,但在颂诗的最后一节,拜伦抒发了他对这位堕落统治者的钦佩之情,将拿破仑比作顽抗到底的普罗米修斯:
有些人认为,这首颂诗是对拿破仑的批判,因为他背弃了普罗米修斯的精神——为了寻求个人权力和荣耀,放弃了自己的自由信条(liberty and freedom)。另一些人的看法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拜伦在这里为拿破仑勾勒出一个新的英雄角色——并延伸到诗人自己。通过把拿破仑塑造成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人物,拜伦将这位跌下王位的统治者与自由和反抗联系起来,并暗示了他的最终胜利。拜伦将拿破仑的投降行为改写为反抗行动,为其赢得普罗米修斯的地位提供了可能。由此可以看出,拜伦试图挽回拿破仑的形象并视其为力量的象征,这也是他重新定义自我的策略。活在一个让他深感疏离隔膜的社会,当拜伦审视深处其中的个人定位时,他求助于退出世界舞台的拿破仑来帮助自己厘清诗人身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