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5.47 3.2折 ¥ 48 全新
库存92件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著 鲍冷艳 译、九志天达 出品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44882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28975577
上书时间2024-11-25
本书由《探险家》《未知》《应许之地》《荣誉之人》四部戏剧作品组成,讲的是四种不同的生活体验,主角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生活本身,自有一种妩媚的风情。
所有的生活,都要付出某种代价,要么去冒险开拓寻求改变,要么就安分守己归于平庸。《应许之地》中女主角诺拉说:
让我们做那些——因为我们想做,因为我们必须做的一切吧,而不是因为别人觉得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让我们过那种——因为我们想过,因为我们内心向往的生活吧,而不是因为别人觉得我们应该过的生活。
生活如此多娇,谁不为它折腰。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故事圣手。
戏剧代表作:《弗雷德里克夫人》《多特太太》《杰克·斯特劳》等。
小说代表作:《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人性的枷锁》等。
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1954年,英国女王授予他“荣誉侍从”的称号。
他的作品语言风格极为鲜明,吐槽犀利,金句迭出。他既是故事圣手,又是吐槽之王。
译者简介
鲍冷艳,翻译过王尔德、毛姆、萧伯纳等人的众多作品,为豆瓣阅读第12期小雅奖·ZUI佳作者。已出版翻译作品:《弗洛伊德口误》《寂静的春天》等。另有大量翻译作品即将出版。
序:生活有多少模样,就有多少风情 / 01
探险家
登场人物和场景 / 002
幕 / 003
第二幕 / 025
第三幕 / 047
第四幕 / 077
未知
登场人物和场景 / 098
幕 / 099
第二幕 / 133
第三幕 / 167
应许之地
登场人物 / 194
幕 / 195
第二幕 / 219
第三幕 / 247
第四幕 / 273
荣誉之人
登场人物和场景 / 300
幕 / 301
第二幕 / 327
第三幕 / 351
第四幕 / 375
本书由《探险家》《未知》《应许之地》《荣誉之人》四部戏剧作品组成,讲的是四种不同的生活体验,主角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生活本身,自有一种妩媚的风情。
所有的生活,都要付出某种代价,要么去冒险开拓寻求改变,要么就安分守己归于平庸。《应许之地》中女主角诺拉说:
让我们做那些——因为我们想做,因为我们必须做的一切吧,而不是因为别人觉得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让我们过那种——因为我们想过,因为我们内心向往的生活吧,而不是因为别人觉得我们应该过的生活。
生活如此多娇,谁不为它折腰。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故事圣手。
戏剧代表作:《弗雷德里克夫人》《多特太太》《杰克·斯特劳》等。
小说代表作:《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人性的枷锁》等。
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1954年,英国女王授予他“荣誉侍从”的称号。
他的作品语言风格极为鲜明,吐槽犀利,金句迭出。他既是故事圣手,又是吐槽之王。
译者简介
鲍冷艳,翻译过王尔德、毛姆、萧伯纳等人的众多作品,为豆瓣阅读第12期小雅奖·ZUI佳作者。已出版翻译作品:《弗洛伊德口误》《寂静的春天》等。另有大量翻译作品即将出版。
序:生活有多少模样,就有多少风情
总括
本书由《探险家》《未知》《应许之地》《荣誉之人》这四部剧作组成,这四部剧作,情节皆跌宕起伏,人物皆饱满丰富,妙语皆层出不穷,实在是熔思想性、文学性、娱乐性为一炉的佳作。这四部剧作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人物的多样性、社会的多样性——每一种生活,都别有风情。
下面分别就四部剧作略为介绍。
一、《探险家》
本剧从内容上看,属于传奇剧(情节剧),但在有些介绍毛姆作品的资料中,将其归入喜剧,两种划分各有偏重,均有道理。关于《探险家》,要说明两点。
,奴隶贸易和殖民历史。从历史上看,欧洲、非洲以及西亚地区,奴隶贸易的行为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即使近些年来,在战乱频仍的非洲大陆和西亚的某些区域,青壮年被当作奴隶贩卖的新闻还时有听闻,这对自诩文明的现代社会,不啻为一记响亮的耳光。本剧中,毛姆虽然表明憎恶奴隶贸易的态度,但对英国的殖民政策却颇多维护之意。另外从作家的人生经历来看,他对帝国的荣光还是挺留恋的(毛姆曾经当过间谍,而且似乎颇有成绩)。在这点上,萧伯纳远比毛姆更为冷静尖锐,比如《巴巴拉少校》中,萧翁借剧中人物讨论军火贸易的过程,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英国这种到处煽风点火,以致生灵涂炭的对外政策(美其名曰“大陆平衡手”)。
当然,换个角度来看,倒也正常,毕竟爱国情怀是人之常情,只是我们的读者对此要多加留意区分——不能因为喜欢某个作家,连带对残酷邪恶的殖民政策都有好感吧?不过,毛姆作为直面真相的优秀作家,并没有完全受这种心绪的摆布,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种种现实状况,使他产生强烈的幻灭感,于是有了《刀锋》(1944年出版)——但那是后话,与本剧的关系不大,不再赘述。
第二,本剧另有同名小说。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更为干脆利落,而小说营造的氛围更为复杂,人物内心的活动更为幽晦纠结,可能同一个人物,会令读者有不同的观感,基本属于两个独立的作品,因此阅读体验也大不相同。另外,本剧的四幕之间,时间跨度都挺长的,加上第二幕的背景还放在了非洲,跟其他结构紧凑的传统喜剧截然不同,希望读者能稍加注意。
二、《未知》
《未知》创作于一战后,是毛姆为数不多的真正深入探讨宗教问题的作品之一。有些作品,如《信仰》《坏榜样》等虽有涉及,但点到即止,更多的是以某个横断面来阐释作者的一些看法,而且笔触极为冷静,基本上是以旁观者的口吻娓娓道来,然而本剧中,有个别情节,作者借用剧中人物——尤其是利特伍德太太——之口,多少表达出作家内心激昂愤懑的情绪。
从宗教主题上延伸出两个子主题,一个是战争,一个是死亡。由于这些都涉及人生或者人世的终极问题,所以本剧更适宜有些哲学或者宗教基础的读者,不然的话,有些对白会显得莫名其妙。
关于本剧涉及的沉重主题,这世上有两种人的困惑少,一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觉得人到世间走一遭纯属意外,因此要好好经历人间的一切,是苦是乐都要酣畅淋漓,毕竟人死如灯灭,今生不能浪费;另一种是百分之百虔诚的信徒,无论遭遇怎样的苦难,都相信是神的旨意,都认为是自己该受的试炼,终是进入那灿烂美好的永生境地……如果将这两种视作两极,那么大多数普通人应该介于两者之间,如果套用王尔德在《不可儿戏》开篇的话,“正经人看的一部小喜剧”,那本剧是“写给心有困惑的读者看的一部戏剧”。
三、《应许之地》
本剧讲述了一个带有欢喜冤家元素的故事。由于涉及的殖民时代背景,有些角度问题需要注意一下。在殖民扩张中,那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委实黑暗残虐,只是英国作家——即便是像夏洛特·勃朗宁、狄更斯、毛姆等具有强烈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家,也多少在各自作品中给这段不光彩的岁月进行过辩解,我在其他译作的介绍中有过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关于本剧,有两个细节要留意一下,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涵。
一个是女主角原本的工作,“lady’s companion”,即给富贵人家的女眷做伴的女子。这种角色对我们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显得不大好理解,勉强找个参照物,应该类似《红楼梦》中提到的“(女)篾片”“(女)清客”。不过,在欧美担任该角色的女性基本上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应付社交界的迎来送往,算是“准小姐(almost lady)”,而且偶尔撞大运的话,还能嫁给某个有钱/有地位的男人,但其本质纯属给雇主增加体面、排遣女眷闺中寂寞的花瓶式角色。因此从精神层面上讲,是非常屈辱的职业,如在本剧幕中,连女仆都说自己受不了这样被人呼来喝去地使唤,而且在其他作品中也出现过这种职业的女性,我个人估计毛姆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接触过不少这种带着陪伴的贵妇人。
如果阅读过毛姆前面一些作品,包括小说、戏剧等,读者多少应该会有一个印象:大作家喜欢实干的人。比如他不止一次地指出“好厨子很难得”。还有,在《圈》中更是不客气地借剧中人物之口说出“女人想要跟男人平等,的方式就是像他一样挣钱过日子”,以及“一个厨娘嫁给一个男管家,前者可以对后者颐指气使,因为她跟他挣得一样多。但是,如你我这样社会地位的女人,就只能永远依附养她们的男人”。现在关于女性权益的理论一大堆,还真不如毛姆先生这几句话,其从正反两方面干脆利落地说出了问题的实质。
另一个是本剧涉及的宗教元素。剧名《应许之地》(the land of promise)带有非常强烈的基督教色彩(不过关于“应许之地”的解释五花八门,很多涉及现世的政治利益斗争,还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烙印,要加以注意)。同时,从本剧的一些台词来看,毛姆的逻辑跟现在欧美精英阶层的看法并无二致。因此从骨子里来讲,毛姆的民族主义色彩还是挺明显的,当然他后期的一些作品,比如《刀锋》等,对民族、宗教的看法有了很大的幻灭感,以至于现在的文艺评论,有意无意将他说成一个特立独行、反抗传统的作家(尤其是我们读者非常喜欢的《月亮与六便士》更加深了这种印象)。但换个角度来说,“爱得越深伤得越重”,毛姆眼睁睁看着庞大帝国渐渐日薄西山,心境日益苍凉委实太正常不过了。
不过作家的民族立场涉及本族群的生存扩张,为自己国家代言实是人之常情。伟大如莎士比亚,还曾将贞德描写成荒谬的魔女(同样是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圣女贞德》中对这位法国女英雄就颇多喜爱之情,自然这跟英法百年战争早已远去也有关系——塑造一位隐入历史的战神,跟描写敌对国家的某个将领,前者肯定会更客观),只是我们作为后世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多留意作者本身的时代因素。
后说两个后续余音,本剧1913年上演后,颇受欢迎,后来有一位叫托贝特的作者以此创作了同名同人小说。到了1917年,该剧还被改编成电影搬上了大银幕,在默片时代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四、《荣誉之人》
毛姆的《荣誉之人》是一部家庭婚姻悲剧,属于其早期代表作之一。该剧的基调较为灰暗,类似《兰贝斯的丽莎》,女主角都是底层贫家女子,这大概与作者早年学医行医经历有关。他同情备受欺凌的贫家姑娘,写出她们举步维艰的处境,比如《兰贝斯的丽莎》中的丽莎和莎莉,无论是不伦之恋,还是合法婚姻,到头来都有几分“沉沦苦海、走投无路”的滋味。
本剧中的詹妮,是个蓬门陋巷的小家碧玉,有几分姿色,攀附上阶层稍高的男主角,可是这场跨阶层的婚姻基础本来就摇摇欲坠,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不仅面临始乱终弃的羞辱,还要承受爱情幻灭的悲苦,可谓双重悲剧。
《荣誉之人》共四幕,幕和后三幕的时间间隔有一年之久。如果单单看幕,虽然另一个角色约翰说出了某种隐忧,但男方有怜惜之意,女方爱如潮水,幸福似乎隐隐在招手,可惜生活的暗流还是涌向另一个方向,终变得凄厉狰狞。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真是外部环境因素吗?还是人心本来的伪善和诡诈要负更大的责任呢?抑或一切都是因为人生原本就不公呢?……
本剧剧名有译作《体面人》的,但honor一词本有“军功”之意,后来引申为形容那种负责任有担待的男人品格。本剧幕讲到男主人公曾获得过军队勋章,因此剧名有语带双关之意,考虑到这点,本译本将其译为《荣誉之人》,在此说明。
张爱玲:我承认自己是毛姆作品的爱好者。
村上春树:这段时间我又重读了一遍《毛姆全集》
董桥:我为什么要从头看他呢?因为他很会讲故事,我就看他的故事,我看他写的人,就像我在英国接触到的所有的英国人,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