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语文课 结构化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9787556134618
  • 重塑语文课 结构化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978755613461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塑语文课 结构化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978755613461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4.8 6.0折 58 全新

库存1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晓晖主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56134618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719352

上书时间2024-11-23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由资深语文教研员罗晓晖研究编排的结构化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共有25位一线中学教师参与编写。全文分为故事、情感、思想和诗赋4大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4种课型:预习课、文本分析课、评价鉴赏课和文学史课,共48篇教学设计。本书立足于单元教学整体,基于课型分类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根据课型开展教学设计、形成课例,不仅能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而且也能为他们开展课型分类教学提供详细、全面的实践指导。

 



作者简介

罗晓晖,成都市语文教研员,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成都文理学院特聘教授,四川省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著作有《论语译释》《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语文课型与语文教学》等。



目录

前言  


第一单元 故事 


一、预习课  


第一单元预习课  


二、文本分析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分析课  


《孔乙己》文本分析课  


《猫》文本分析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本分析课  


《桃花源记》文本分析课  


《促织》文本分析课  


《变形记》文本分析课  


《台阶》文本分析课  


三、评价鉴赏课  


人性的光芒——《台阶》《促织》《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悲悯情怀


向人性更深处漫溯——故事主题深刻性评价  


骨与灵的契合——叙述性文本叙述结构鉴赏  


真实的心灵,深刻的内涵——《促织》《变形记》《桃花源记》的虚构之美  


四、文学史课  


因文观史,据史品文——史学背景下的叙述类文本品鉴  


第二单元 情感  


一、预习课  


第二单元预习课  


二、文本分析课  


《小石潭记》文本分析课  


《湖心亭看雪》文本分析课  


《项脊轩志》文本分析课  


《荷塘月色》文本分析课  


《故都的秋》文本分析课  


《秋天的怀念》文本分析课  


《兰亭集序》文本分析课


三、评价鉴赏课  


困境与自洽——关于中国古代抒情散文的评价课  


“近观”“远望”中的情感意蕴——关于回忆性文学作品视角的鉴赏课  


“有我”之境,独抒性灵——写景抒情散文个性化语言表达的鉴赏课


四、文学史课  


摹物记事,有所兴感——“记体文”的文体流变  


第三单元 思想 


一、预习课  


第三单元预习课  


二、文本分析课  


《〈论语〉十二章》文本分析课  


《鱼我所欲也》文本分析课  


《劝学》文本分析课  


《庖丁解牛》文本分析课


《人应当坚持正义》文本分析课  


三、评价鉴赏课  


持理解之同情,探思想之光辉——思想性文本的分析与评价  


说理的艺术及其限度——《劝学》《人应当坚持正义》说理方法探究


四、文学史课  


文脉传承,思想绵延——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第四单元 诗赋  


一、预习课  


第四单元预习课  


二、文本分析课  


《归园田居(其一)》《登高》《游山西村》文本分析课  


《短歌行》《将进酒》《锦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文本分析课  


《浣溪沙》《渔家傲·秋思》《念奴娇·赤壁怀古》文本分析课  


《赤壁赋》文本分析课  


《阿房宫赋》文本分析课


《天上的街市》文本分析课  


《再别康桥》文本分析课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文本分析课  


三、评价鉴赏课


生命的放逐,文学的突围——贬谪文人的精神世界  


寻“象”会“意”,探究诗心——从“意象”的角度鉴赏《归园田居(其一)》《将进酒》《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渔家傲·秋思》《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有三美,各美其美——《天上的街市》《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鉴赏课


四、文学史课  


文赋的特点——辞赋类作品的表达特征



内容摘要

本书是由资深语文教研员罗晓晖研究编排的结构化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共有25位一线中学教师参与编写。全文分为故事、情感、思想和诗赋4大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4种课型:预习课、文本分析课、评价鉴赏课和文学史课,共48篇教学设计。本书立足于单元教学整体,基于课型分类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根据课型开展教学设计、形成课例,不仅能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而且也能为他们开展课型分类教学提供详细、全面的实践指导。


 



主编推荐

罗晓晖,成都市语文教研员,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成都文理学院特聘教授,四川省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著作有《论语译释》《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语文课型与语文教学》等。



精彩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分析课

四川省教育评估院·冯胜兰

 

教学目标

用对比分析和语言品读等方法,厘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探究文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预习结果,厘清文章脉络

整理预习结果,分别划分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并总结这两部分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1. 本文的题目可以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答案预设:地点(空间)的转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空间转换显而易见,我们先来厘清文章脉络,再一步步探究其内容。
  • 答案预设:划分出文章的层次,我们不难看出,第9段是过渡段。前后场景分别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 小组合作,概括两部分所写的主要事件。
  • 答案预设:百草园生活由三部分组成:百草园自然景观(第2段)、关于“美女蛇”的传说(第3—6 段)、冬天百草园捉鸟(第7—8段)。

    三味书屋生活也由三部分组成:拜师(第10—11段)、问怪哉虫(第12—15段)、上课(第16—22段)。

    ◆方法点拨

    整体感知,指导学生学会从空间、事件等角度进行信息分组和信息概括。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意,厘清文章脉络。

    (二)结构分析,整体把握情感

    学生要仔细阅读“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并从中总结出不同的生活特点,从而整体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 阅读第1-8段,谈谈百草园这段生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答案预设: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出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阅读感受:肆意、放松、闲适、有趣:

    ① 以儿童视角看黄蜂“伏”在菜花上;

    ② 按住斑蝥的脊梁让其“放屁”;

    ③ 攀爬石井栏而致其表面光滑;

    ④ 在雪地上捕鸟的自在生活;

    ⑤ “美女蛇”故事的神秘。

    无不照应开头这是“我的乐园”,这里的生活是自由、快乐、好玩的。

  • 相比之下,三味书屋的生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请仔细阅读原文并加以归纳。
  • 答案预设:学生展示答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其特征:强制、约束。学生要向先生行礼,不能随便问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有罚跪的规矩等,这些规矩无不显示这是一个“严厉”的书塾,这里的生活是以强制、约束、纪律、单一为核心的。

  • 学生齐读文章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试着寻找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 答案预设:文章开头写百草园的荒芜,文章结尾写绣像的消失,这两处描写的关键词是“失去”。首尾勾连的意图十分明显。

  • 总结
  • 答案预设:从结构上看,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是文章的两个大板块。同时,文章的第一段和结尾处的最后两句也是首尾呼应的两个小板块。它们共同表达着作者童年趣味渐逝、人生乐趣渐少的人生感受。

    ◆方法点拨

    提升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设计意图:运用结构分析法,围绕主题展开初步探究。

    (三)人物分析,探寻生命走向

    学生分析文中人物描写的细节,总结不同人物命运相似的发展趋势。

    1. 文中提到了几个人物?其中篇幅最多的是谁?他有何特征?

    答案预设:

    ① 提到了先生、“我”的同窗和“我”。

    ② 主要人物是先生(或“我”)。

    ③ 学生不难归纳出先生严厉、方正、质朴、博学等特征。

    此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在文章中引用李克用在三垂冈上摆酒庆贺盛况的一段赋文。

  • 学生齐读这一部分,分析文中细致描写先生朗诵赋文的作用。
  • 答案预设:

    (1)从何处可以看出先生对这段赋文的态度?

    “总是微笑”“将头仰起”“拗过去,拗过去”。

    (2)教师相机补充李克用的故事。

    李克用又号“独眼龙”,以勇猛刚健著称,智勇双全。他曾带领沙陀骑兵镇压黄巢起义军,进逼长安。后来他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又被封为晋王,此后割据一方。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李克用被尊为“太祖”。李克用,是一个王者,也是一个十足的胜利者。

    (3)先生喜欢赋文,羡慕李克用,而此时的他却只是个社会底层的塾师。由此可见,先生有何感慨?

    在旧时代,经世致用,名垂青史,是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先生对这篇戏文如此沉醉,恰好折射出他也曾胸怀大志,同时也暗示了如今的先生在潜意识里对建功立业的旧梦仍然难以忘怀。

    (4)分析“我”和“我”的同窗的命运走向。

    我:从自由、快乐、好玩的“乐园”到以强制、约束、纪律、单一为生活核心的“三味书屋”。

    同窗:从以前对绣像的热爱到现在的“自己已经做了店主”以及“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5)先生、“我”的同窗、“我”,这三者的人生有何相似之处?

    如前所讲,地点的转换,暗示着童年趣味的消逝;曾经喜欢绣像的同窗也因“店主”的利益与“绅士”的地位而妥协了,这也意味着天真烂漫已经丢失了;曾经胸怀大志的先生沦落为没有半点功名在身的塾师,这些事情都昭示着梦想的幻灭。作者写三人的故事时笔墨虽有详略,其人生的各个阶段也都各有所事,但其生命的走向几乎是一致的——生命原初的趣味、自由和梦想,终将离我们远去。

    ◆方法点拨

    区分信息特质,关注不同信息的同质性,提升语言品读和文本细读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品析,为下一环节得出主题结论做铺垫。

    (四)语言细节分析,细微处见深意

    品味语言细节,探究文章的主题结论。

    1. 本文是散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文中的议论处也不容忽略,请找出文中的议论处,并试着分析其表达的含义。

    答案预设:提问“怪哉”一事叙述完毕后,那段看似漫不经心的议论(第15段)。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 带领学生分析作者在此处议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答案预设:作为成年人意识的代表,先生认为,读书就应该以考取功名为目的,私塾只能教授有助于学生考取功名的内容,这就是冷冰冰的现实。并且更大的悲哀在于,只要进了私塾,儿童们就不得不认可这样的“游戏规则”,即按照成年人的意愿去“读书”,快乐自由的童趣被压制了。这与前面的情感、主题都一脉相承。

  • 归纳本文主题。
  • 答案预设:人生是一个持续地社会化进程,而这一进程的趋势,就是失落和沉沦。

    设计意图: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品析,可以感知鲁迅言简意深的语言风格。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沙与沫》中说过,我们今天的悲哀里最苦的东西,是我们昨天的欢乐的回忆。试想一下,《朝花夕拾》因何得名?课外阅读《朝花夕拾》中的其他文章,会对鲁迅先生有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把解析文章的能力拓展到探索整本书的主旨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