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96.49 7.0折 ¥ 138 全新
库存19件
作者于是之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23231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38元
货号29598950
上书时间2024-11-19
于是之是我国当代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第一副院长。于是之在话剧舞台上和影视作品中塑造了诸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他饰演的《龙须沟》中的程疯子、《骆驼祥子》中的老马、《关汉卿》中的王和卿、《茶馆》中的王利发、《丹心谱》中的丁文忠、《洋麻将》中的魏勒,以及电影《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以革命的名义》中的捷尔任斯基、《秋瑾》中的贵福等各类艺术形象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的表演既体现出对生活高度凝炼的感性认识,又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审美价值,形成了独特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于是之全集》为于是之存世文字的首度系统整理出版,由于是之夫人李曼宜百岁高龄亲编。全书共分6辑:表演漫谈、演员日记、往事迹踪、家书、师友杂记、旧影存照,完整呈现了一代学者型演员的学术素养、人生阅历与人格魅力。大量一手图文资料首次面世,解密于是之何以成为于是之。随书附赠于是之书法作品两幅——《学无涯》 《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是之 (1927.7.9—2013.1.20)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原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第一副院长。
于是之在话剧舞台上和影视作品中塑造了诸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他饰演的《龙须沟》中的程疯子、《骆驼祥子》中的老马、《关汉卿》中的王和卿、《茶馆》中的王利发、《丹心谱》中的丁文忠、《洋麻将》中的魏勒,以及电影《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以革命的名义》中的捷尔任斯基、《秋瑾》中的贵福等各类艺术形象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表演漫谈
002 / 在《长征》里演毛主席
004 / 我演毛泽东
009 / 我演程疯子
023 / 程疯子传
032 / 重排《龙须沟》的一点体会
036 / 《茶馆》排演漫忆
042 / 演王利发小记
046 / 谈《茶馆》的魅力
054 / 老舍先生和他的两出戏
068 / 写在《茶馆》上映的时候
070 / 老舍先生重视文学语言的规范化
072 / 恩来同志批评我台词不清
075 / 痛苦、学习及其他
080 / 读书小识
084 / 演王和卿记实
088 / 我担心演得不好
089 / 演员创造中的“我”和“他”
093 / 十年从艺小结
102 / 生活·心象·形象——我学习创造人物的第一课
120 / 焦菊隐先生的“心象”学说
125 / 表演漫谈
131 / 《论民族化(提纲)》诠释
174 / 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180 / 一个演员的独白
183 / 我所尊重的和我所反感的
186 / 我们的道路走对了
191 / 话剧用方言辩
193 / 表演笔记
196 / 表演——真挚的严肃的事业
198 / 看《虎符》连排有感
200 / 探索的足迹
208 / 现实主义不是烂熟了非摘不可的果子
210 / 北京人艺剧本组的工作
213 / 普通话里的“连诵”
215 / 《北京人艺》卷首语
216 / 数字背后的隐忧
220 / 红旗就是战旗
222 / 看《同船过渡》
224 / 戏剧对话
演员日记
234 / 创造“程疯子”日记摘抄
259 / 《长征》演员日记(摘要)
274 / 筹拍《赤壁大战》的演员日记
291 / 排《洋麻将》日记摘抄
300 / 《太平湖》演员日记摘抄
往事迹踪
306 / 幼学纪事
318 / 祭母亲
325 / 我曾每天在宫里行走
327 / 天津可爱是今朝
330 / 我主演“牛大王”
332 / 我和祖国剧团
336 / 解放
340 / 演《长征》
343 / “土改”小记
347 / 三幅画小识
349 / 信笔写出来的
365 / ’92.7.16
369 / 访苏活动
380 / 茶·《茶馆》和我
383 / 赴台拾珠小集
387 / 好雨引起的愿望
388 / 我和中医中药
391 / 写给读者的话——“点子”公司点题
393 / 我的三愿
395 / 寄同志——《北京人艺》代发刊词
397 / 建院四十周年纪念册前言
400 / 向工人作家学习——谈《生产长一寸》的剧本成就
403 / 老白
于是之家书
408 / 1951年的来信
424 / 1952年的来信
433 / 1953年的来信
437 / 1955年的来信
447 / 1958年的来信
462 / 1959年的来信
465 / 1960年的来信
472 / 1961年的来信
496 / 1962年的来信
511 / 1965年的来信
519 / 1972年的来信
523 / 1973年从马鞍山的来信
526 / 1973年从河南济源铁矿的来信
529 / 1976年从湖南的来信
534 / 1977年的来信
542 / 1978年的来信
544 / 1980年代的来信
548 / 1982年的来信
554 / 1983年的来信
570 / 1984年的来信
573 / 1985年的来信
578 / 1986年的来信
师友杂记
586 / 老舍先生和剧院
588 / 假如先生还在
590 / 永久的怀念
595 / 长辈·文献
603 / 于是之谈曹禺
605 / 我们剧院的骄傲
608 / 记焦先生的治学精神
615 / 学习焦菊隐,继承焦菊隐
——在焦菊隐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624 / 忆蓝马二三事
626 / 可敬重的人
630 / 找到金钥匙的人——《童超》序
632 / 再悼董行佶
634 / 哭厚明
638 / 农民的儿子,执著的人
641 / 好友——《林兆华导演艺术》代序
643 / 才、学、识——《郭启宏剧作选》代序
645 / 《梁秉堃戏剧集》序
647 / 贺何冀平同志
旧影存照
650 / 看《青山翠谷》
652 / 春雨槐花和其他
654 / 忆张垣
657 / 谈目前演《雷雨》
659 / 我们的母亲
661 / 在病中站起来
664 / 故事片与新闻片
666 / 《国家至上》的演出
668 / 煤气灯下(独幕剧)
附录
690 / 于是之年谱 李曼宜整理
826 / 后记 李曼宜
于是之是我国当代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第一副院长。于是之在话剧舞台上和影视作品中塑造了诸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他饰演的《龙须沟》中的程疯子、《骆驼祥子》中的老马、《关汉卿》中的王和卿、《茶馆》中的王利发、《丹心谱》中的丁文忠、《洋麻将》中的魏勒,以及电影《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以革命的名义》中的捷尔任斯基、《秋瑾》中的贵福等各类艺术形象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的表演既体现出对生活高度凝炼的感性认识,又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审美价值,形成了独特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于是之全集》为于是之存世文字的首度系统整理出版,由于是之夫人李曼宜百岁高龄亲编。全书共分6辑:表演漫谈、演员日记、往事迹踪、家书、师友杂记、旧影存照,完整呈现了一代学者型演员的学术素养、人生阅历与人格魅力。大量一手图文资料首次面世,解密于是之何以成为于是之。随书附赠于是之书法作品两幅——《学无涯》 《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是之 (1927.7.9—2013.1.20)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原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第一副院长。
于是之在话剧舞台上和影视作品中塑造了诸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他饰演的《龙须沟》中的程疯子、《骆驼祥子》中的老马、《关汉卿》中的王和卿、《茶馆》中的王利发、《丹心谱》中的丁文忠、《洋麻将》中的魏勒,以及电影《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以革命的名义》中的捷尔任斯基、《秋瑾》中的贵福等各类艺术形象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幼学纪事
一
我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跟着寡居的祖母和母亲过日子。“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她们都绝对地一字不识。那时形容人们无文化,常说他们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我的祖母和母亲则更彻底,因为她们压根儿就没有名字。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但只有一册,就是被俗称为“皇历”的那本历书。她们只能从书里的图画中数出当年是“几龙治水”,借以预测一年的天时。至于全年二十四个节气都发生在哪一天和什么时辰,编书人未能制为图像,她们也就自然辨认不出了。直到我上了小学,家里上两代人的这个困惑才算解决,“皇历”也才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利用。
真的,不要小看小学生。在我住过的那个杂院里,出个小学生,就顶得上个知识分子。比如同院拉洋车的老郝叔,孩子多,拉了饥荒要“请会”(一种穷人之间的经济上的互助活动,但要出利息),这就找到了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叫我帮他起草一个“请会”的“通知”。其中包括本人遇到什么困难,为什么要发起这么个活动,将要怎么办等等的内容。那时我顶多不到三年级,怎么写得了!但老郝叔鼓励我:“你照我说的写,他们都懂。”我于是拿了毛笔、墨盒伏到老郝叔的炕上——他家无桌,炕上只有一张席,硬而且平,伏在上面写字是极方便的——就这样,他说,我写,不大会儿的工夫,居然写出来了。随后又抄了若干份分别送出。“凡著诸竹帛者皆为文学”,讲起文学的定义来,是有这么一说的。那么,我替老郝叔起草的这篇“通知”,就无疑是一篇为人生的文学了。何况还分送出去,也算是发表了的呢!
“照我说的写,他们都懂。”这篇出自老郝叔的心与口、“他们都懂”的好文章,可惜我现在竟一点也记不起来了。老郝叔又早已作古。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劳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也就化为乌有。他奔波一世,却仿佛从未存活过人间。
说也怪,人过中年,阅人遇事也算不少了,但对老郝叔,我老是不能忘记,总觉得再能为他做些什么才可以安心似的。
二
现在可以说些有关读书的事了。
一个人的读书习惯,依我看,总是靠熏陶渐染逐步养成的。压、逼、打、骂,都无济于事。这就需要一个稍微好些的文化环境。我的家庭和所住的杂院,自然教给我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但就培养读书习惯而言,那不能说是好的环境。我正经上学只念到初中,且功课不好。虽然读了《苦儿努力记》,也没收到立竿见影的效验。一题稍微繁难的算术作业,我瘪住了,能找谁去?杂院里是没有这样师资的。我以后所以还喜欢读点书,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有的在校内、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在校外和课外,在日常的生活中。
三
开始叫我接近了文艺的是孔德小学的老师们。
孔德小学,在我的记忆里是一所办得很好的学校。设备齐全,学费却低。老师们也都像是些很有学问的人。比方有一次,一位眼睛近视得很厉害而又不戴眼镜的老师,把我们几个同学招呼到他的宿舍里去,给我们诵读《罪恶的黑手》。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所以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他的读法,也与时下的不同,不洪亮,无手势。虽然书挡住了他的脸,但从夹缝里看过去,还是可以看见他脸上的肌肉都是很安静的。他的这种读法,听上去,比听现在的某些朗诵受用,孩子们都被他吸引了,打动了。长大以后,虽然我再没去读这首诗,然而当时听着它所留下的印象,却始终记得。这位老师不久就不见了。当时,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兴致叫几个孩子去听这首诗呢?我至今也不明白。每当路过孔德旧址,我还常常想起他来,我总觉得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虽然我依旧不知道他的名字。
但是有一位美术老师我却记得清楚,他是卫天霖先生。这当然是一位大画家,可那时我们却全然不懂他的价值,竟因他出过天花,脸上留下了痕迹,背地里称呼先生为“卫麻子”。足见“师道尊严”是破不得的,不“破”尚且如此,何况号召“大破”呢!
孔德学校有一间美术教室,小学部、中学部共用,无论大小学生一律要站在画架子前上美术课。先是铅笔画,铅笔要六个“B”的,还要带上橡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当然是要准备的。可是小学生也要学用炭条作画,炭条消耗大,向家里要钱时,已从大人的脸上窥出几分难色;待知道了擦炭笔画不能用橡皮而必须是烤过的面包时,我便不再敢回家去说了。忘记了是我个人没学着炭笔画,还是卫先生更换了教法,反正是这个阶段不长,后来就变了画水彩——不管我是否买得起炭条和面包,但卫先生这种在一两年内,多种画法都叫孩子们尝试一遍的做法,我是拥护的。孩子们的求知欲是极强的,精力是非常饱满的,那是压抑不了的。当批评孩子“好高骛远”时,至今我仍觉得要慎重些。二十几岁有大成就,我以为完全符合人的智力发展,是很正常的事。相反,四十多岁的人,还被称为年轻艺术家、年轻学者、年轻教授,倒是不大正常而且令人痛心了。
卫先生还有一种教法,我们当时也很喜欢。美术教室里,有许多石膏坨坨:圆球形、正方形……他没有叫我们画这些,开始就是静物写生,画小瓶小罐之类。过了一阵以后,又叫我们到户外去,先画校园里头,后来就去东华门外的筒子河。孩子们对跑出去画画快活无比。我们画,卫先生跟着看,他也好像很高兴。一次写生,我画的地方前边是许多树,后边是一排矮松,再往后则是满墙的爬山虎。当时只知道看见的都要画上,哪里懂虚、实、疏、密这许多深奥的道理!结果,我画的画面上是绿树、绿蔓、绿叶、绿茎,简直绿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了。谁知这时候卫先生正站在我身后看。我扭头看见他,笑了;他看着我和我的那幅绿色作品,也笑了,而且还称赞了我。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当时我可没想这么多,反正是被老师夸了,就觉得了不起,就还要画。
此后,我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差不多延续到上初中一年级的
时候。
对于卫天霖先生,我并不是为写这篇文章才想起他来的。时间还要早十来年。那时,首都剧场附近有一阵颇贴了一些所谓“揭露”卫先生“罪状”的印刷品。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字里看出一个人的真价值来。我也正是从那些印刷品里才知道,原来第一个引导我接近艺术的竟是这样一位大人物,我不禁骄傲了。
前两年,美术馆举办了先生的画展,我去看了。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伫立了许久。他并没有把自己画得如何地色彩斑斓,还是他教我们时的那样的平凡。我不知道美术界里对他是怎样评价,我只觉得他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下过美的种子。而美育,我以为,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四
从十五岁那年起,我就上不起学了。
我的上学,是由本家供给的。那时祖母已殁,只剩下母亲和我。本家们有的给钱,贴补吃喝;有的给我们间房住;有的灵活些,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缺吃的了,到我家去,添两双筷子总还可以”;而有一家就是专门供我一年两次学费。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但是,就在那年的冬天,一位本家来到母亲和我的屋里——
“干什么呐?”他问。
“温书,准备寒假考试。”我答。
“别考了。现在大伙都不富裕,你也不小了,出去找点事做吧。”
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吃人嘴短,还能说些什么呢?我于是阖上了我的笔记本和书,也就从此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找点事做”,那时很难。先得买些“履历片”回来填写。内容无非是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之类。然而字,要绝对的毛笔小楷。写得好坏,据说对于是否能被录用关系极大。我自然写得十分小心。写好后再托本家、亲戚四面八方找门路,呈送上去。请不起客,送不起礼,再加上并没有过硬的门路,回音,自然都是没有的。但是仍要等待。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
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业,去当当。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我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出来径直奔粮店买粮。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嚼裹儿”,计:棒子面一斤(可蒸窝头四个,一天两餐,每餐母子各一个),青菜若干,剩下的买些油盐。我毕竟是读过书的,早懂得玉米、青菜的营养价值高,所以每天吃着不腻。当得无可再当了,便去押“小押”。那是比当铺低下了许多的一种买卖,样子先就没有当铺威严。当铺都是一色青砖到顶、磨砖对缝的高大而结实的建筑,外面堂堂正正地挂着黑地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